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传统森林观是我国人民在认识、改造、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季节节律观,是对我国古代生态环境理念和传统森林观的高度概括与理论升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森林观对弘扬我国古代人民热爱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生态理念与生态价值观,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意境探讨的是人与自然或心与物的关系,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为意境中人与物的和谐、统一关系奠定了基础。宗白华先生这样概括意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从极度封闭到彻底开放的两极变换的动荡时代。《沉沦》是在"五四"诞生的,"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状况及其复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礼教为中心的道统对个性的压抑,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当时的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生活在本土文化与殖民主义文化杂糅并存的文化生态中,  相似文献   

4.
"乐",郭沫若先生的解释是:"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广泛地称之为乐。"而中国的文化就是一种乐天的"乐感文化"。它是慢慢由思想理论积淀并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积淀为形式,成为中国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思想集中现象。这种由文化转变来的心理结构,被称之为"文化—心理结构"。中国书籍自古以来就强调书卷气,追求乐感之美,以陶冶情操为目的,以心理愉悦为己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其中包含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精髓,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全盘性的反传统",甚至"全盘西化论者"。就其一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一直贯穿于他思想的始终。提倡积极主动向西方学习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是他思想中永恒不变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并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进行阐述,以期通过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理念来重新理解和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重要特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中国的群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原始社会先民的生产劳动之中诞生以来,就寄托着先民的美好社会理想,洋溢着和谐精神。群众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以及它的多姿多彩、共荣共茂,更呈现"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是建筑、文学、绘画等的综合艺术,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产物,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点与文化传统.是一门受本身传统制约影响综合的艺术.诗文的影响更为突出.园林艺术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诗情画意为其精髓所在.中国园林艺术与其诗文盘根错节,难分难离,从诗文中可悟造因之法,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从中感悟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绘画是以水墨为主的,这与中国几千年来的色彩观互为因果互为表里。本文试从两方面来讨论色彩观与古典绘画的关系,一是"五色说"的提出对中国古典绘画色彩观的影响;二是形成中国古典绘画中"墨即是色"的主流意识的格局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设计的现状,有人提出"现在的设计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体到视觉设计领域,有人直接定义好的设计是"能用上中国传统图形而又呈现现代感的作品"。在此,不禁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和是疑问:"中国传统元素"中"传统"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如果我们现在设计的图形仅是套用传统并赋予其现代感,而没有属于我们当代自己的文化发现,那么我们的后代在设计时所寻求运用的"传统图形"还是我们现代正寻求运用的我们之前的先人们所创造的"传统图形",即我们的后代所定义的"传统文化"仍然还是我们当代之前的先人们所创造的"文化"之时,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土地文化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土地文化具有坚实的生态哲学基础,"天人合一"和"五行说"是古人认识土地重要性的世界观;土地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理民之道和国之财富的重要基础.同时,古代的土地保护实践在土地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画中的空间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采用焦点透视法表现出来的描摹客观物理世界的"真实性"空间,这归根结底是由中国人心性视野下的"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宇宙意识和空间观念所决定的,由此造就了与欣赏西方画迥然不同的"观看"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对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移植"与"复制"到其后"中国符号"的介入,中国当代艺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局面,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需要一个新的艺术批评方式来促进其发展。因此,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艺术批评方式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武术、舞蹈和巫术是社会发展中被人民所接受的文化形式。武术、舞蹈和巫术的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国自古就有武舞同源的说法,中国文化对中国武术、巫术和舞蹈的滋养更是源源不断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分合中,三者中的"形"与"意"是相互交融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兢要克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时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入手,强调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精神特征是其形式表达的必然性所在,它与中国的哲学文化、社会体制以及其他一些文化现象是密不可分的,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在心态层面的特征,认为其在精神表达与诉求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礼和天"的礼制文化以及归隐、求安的隐逸观.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形式对精神文化的具体表达,指出其在自然观的形式表达方面崇尚自然、万物有道,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摹写自然、仿造山水;在分析对隐逸观的形式表达方面,着重于园林题名匾额对隐逸文化的表达、园林中含蓄的形体表达方式对"隐"的体现;从宅园的布局与宅的营造上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礼制与秩序:在此基础上细致并深入地感悟古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中国人的精神模式是古典园林造型的源泉,山水、植物、建筑及其组合形态所表达的正是人的精神追求境界.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8日,由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高清发展论坛暨第八届索尼‘高清杯’颁奖典礼"在中国南海之滨的"百岛之市"珠海隆重召开。索尼的专家和领导们与全国各级电视台代表、专业影视制作机构客户、致力于广电行业高清发展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起,再一次就中国高清市场现状与前景、高清产品与解决方案、高清全流程网络化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而作为本届高清发展论坛的主题,从高清到3D节目制作、4K摄制和播放等前沿技术的展示与探讨更是让所有与会者通过论坛对广电事业未来  相似文献   

19.
一开先河的中国古代人物画大师顾恺之,在画论中首先提出的"以形写神""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理论,本论文旨在探究顾恺之形神观的形成和确立,得力于魏晋玄学代表人物嵇康玄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精神性是我国艺术的基本特征;而所谓文人画的"重神论"是相对于西方艺术的写实主义而言。在古代思想中,从宇宙精神方面追求美,从宇宙与人的精神之间的交融中确定美,评价美。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即讲求"天人合一"之境。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传统艺术之美,传达道家的"重神"意识,虚,静之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