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美是一种完全和谐的、抽象形式的艺术美.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数学美.教师若能较深刻地认识数学之美,有意识地创造数学教学之美,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庄子哲学的本体依据是"道"论,道即自然和自由,这种本体之"道"具有体悟生命、追求理想人格的色彩,是生命的本体。"道"是隐藏在大千世界万物外表之下的内在的"真"。"真"是一种审美理念,美的本质是自然无为,这种美是一种最高的美,天地之大美就在于自然而然。庄子时代面临诸多人生困境,庄子以高度的内心直觉,以崭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生命的存在,提出建立逍遥游式的理想人格。庄子生命之和谐在于心灵的和谐,这种境界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之美,是一种心灵与道合一的美。这些思想有着重要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对于当代物欲文明背景下人的生  相似文献   

3.
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一首好诗,它的内在美的内容和外在美的形式应廖融洽地结合在-起.时代精神应该在一幅幅壮丽的画卷中展示出来,这是诗的绘画美:壮志豪情在语言的节奏和旋律中谱写而成,这是诗的间乐美.没有美,就没有诗.诗的绘画美和音乐美是由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新诗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自古至今有太多的书法艺术家,用他们的手中之笔书写出书法美的艺术,书法的美存在很多方面,一点、一画、一撇、一捺、处处都体现出书法得艺术之美,自古至今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它总是体现出书法美的方方面面,更能体现着无穷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油画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探索,已形成独具中国绘画特色,在中国传统思想意识和古代哲学、美学等文化的熏陶以及国画中写意性绘画语言的影响,中国写意性油画的笔触之美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舞蹈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过去和现在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独舞《扇舞丹青》便以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表现了无限多样的人生和无限多样的情感变化。作品《扇舞丹青》具有生动、形象的动态艺术性能,这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它让我们感悟生活,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丝绸艺术自仰韶文化至今,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并有着"丝绸之国"的美誉。而丝绸生产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除了基本的工艺价值外同时还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本文便是从设计美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丝绸纹样史中最为生机盎然的一笔——生命树纹样——作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这一纹样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传播路径等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就魏晋和隋唐两个生命树纹样在我国丝织品艺术中发展的重要时期,从造型、色彩、主题等因素以案例的形式分别研析了生命树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及风格特点,展现了这一纹样在我国丝织品历史中的设计美和艺术风  相似文献   

8.
在张承志的文学创作中,自然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性,取得了与情节等要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张承志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源于他在北方三块大陆不同寻常的生活体验和孕育的独特民族精神,这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超然的气质,包含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回归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尤其是生命在自然面前呈现出坚韧、刚强的一面.让他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可观可感的自然之物上,还让他不断地追寻民族精神与和谐理想.  相似文献   

9.
美在生命的文学理想贯穿于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创作中.这些作品,热情赞美生命的健康与雄强,憧憬生命的淳朴、优美与向善,表现生命的沉迷和人性苏醒,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缤纷璀璨的风景线.它不在于给文坛留下多少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在于凸显一种真实自然、健康雄强的精神气质,表征一种淳朴率真的文化形态和生命力量.沈从文歌唱生命的庄严和美,说到底还是为了燃起这个民族被权势萎缩了的情感,和财富压瘪扭曲了的理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在小说中发现米兰·昆德拉对人类寄予的深沉思索和深切期望,通过小说中萨宾娜形象的两个意象的解读进一步诠释这种思考在人物身上的体现,进而通过阅读作品解读作者带给我们的精神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作为一个文化上的概念,是以中国文化为支撑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的观念不同,其绘画的造型、技法和绘画风格亦大不相同。本文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分析,理解中国画美的存在方面,从而对中国画艺术的美进行一次浅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电影《21克》,又名"灵魂的重量""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电影通过三个原本毫无瓜葛的家庭,由于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而相互交集,从而探讨人类的生死观念。本文从生与死,人类存在的命运轮回;奖与罚,虔诚幻想的无常宿命;得与失,现实生活的悲欢交替三部分来阐释人类生命的灵魂救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不断充斥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品设计也不例外,它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美,而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迪。产品设计得简约而更富有多样性的用途,正以它简约的形式与简练精悍的词汇成为产品一个更好的买点,区别着产品的层次,它的简约不仅来自于外型,包括着结构、功能及其形式的表现,真正让人感受愉悦的美—"简约"。  相似文献   

14.
"乐",郭沫若先生的解释是:"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广泛地称之为乐。"而中国的文化就是一种乐天的"乐感文化"。它是慢慢由思想理论积淀并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积淀为形式,成为中国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思想集中现象。这种由文化转变来的心理结构,被称之为"文化—心理结构"。中国书籍自古以来就强调书卷气,追求乐感之美,以陶冶情操为目的,以心理愉悦为己任。  相似文献   

15.
一张照片上升成为一副摄影作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体现出自身美的形态,将现实的美进行了二次折射。而且这种艺术作品所具备的美也是通过一定方式和规律传达出来,从而让受众者进行二次审美。所以,要想了解一幅摄影作品的美如何体现并展示出来的,就必须深入了解它的美的内容和外在形式以及表现规律。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存在状态对于生命自身来说有自然状态、本然状态、异化状态、理想状态和灰暗状态等,对于别的生命来说又有最佳状态、不佳状态和敌对状态等.老子认为生命的自然状态表面上看既是生命的本然状态,又是生命的异化状态,实质上看则是生命的本然状态;生命的本然状态就是生命的理想状态,与生命的理想状态相对的则是生命的灰暗状态;生命的本然状态、理想状态就是对别的生命来说的最佳状态,与生命的最佳状态相对的则是生命的不佳状态乃至敌对状态.由于生命的本然状态、理想状态和最佳状态是吻合一致的,老子强调生命中的"自然",反对对生命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一位诗艺超群却争议颇多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他的诗歌在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举世推崇.他的诗歌是恣意哀怨的花朵,是诗人坎坷人生体验对已经逝去的、极易消逝的、憧憬过却不曾拥有的万物的沉痛追悼,所以它们都笼罩着浓浓的悼亡色彩,然而它们又是一致公认的表现美与意蕴美浑然融合的名品佳作,诗歌中幽婉阴暗的意象、弦泉幽咽的意境与诗人对死亡的哲理思索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它们是爱伦·坡诗歌理论的实践体.  相似文献   

18.
<复仇(其二)>是鲁迅的一篇以"耶稣受难"为题材的作品,它内容和主题等方面的独特性,既为我们深入探究鲁迅的"复仇哲学"提供了可能,又为我们从"耶稣受难"这一宗教题材研究鲁迅思想的某一侧面提供了特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入技能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顾城的诗构筑了一个至善至美的童话世界,本文以诗人纯净自然的美学思想为径,探索顾城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