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在苏联,大约20年前,就利用电磁石的磁力,对水的磁化处理进行了研究。苏联的 B·E 格拉森在1967年发表了关于“由于磁场的影响,水和水系在技术性质上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的论文。以此为依据,如在互相交替逆方向产生磁场通过电流那样,在12个的线圈的中心位置通过普通的水。这时水的性质在未通磁场前和通过磁场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水通过磁场被磁化后的效果能从数小时保持到数日。1967年以来,在苏联又发表了许多与此有关的文章。在1982年,通过日苏版权中心,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水质净化厂尾水排放对自然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青岛市某河流为例,通过长期跟踪监测水质净化厂通水前后河道上覆水及底泥间隙水的COD、总氮、氨氮、总磷4项污染指标,比较了河道水体的水质在水质净化厂运行通水前后的变化.研究发现水质净化厂通水后,尾水排入河流,其上覆水水质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污染物指标显著下降并逐步稳定达标;但是河道底泥间隙水的污染情况仍较严重,建议进行底泥疏浚,以减少底泥向上覆水释放污染物而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
目的分析某市某区南水北调通水前后市政末梢水中各项非致癌物质水平及所致健康风险的变化。方法在某区15个街道设置21个市政末梢水监测点,2014年—2015年期间每月监测1次,监测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氨氮、硝酸盐、铁、锰、铅、汞、铜、锌、硒共12项非致癌物质含量。以2014年全年监测数据作为南水北调通水前的本底值,分析南水北调通水后2015年全年市政末梢水中非致癌物质水平的变化,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南水北调前后市政末梢水中非致癌物质所致个人健康风险的改变。结果南水北调通水后某区市政末梢水非致癌物质中的氟化物、硝酸盐含量下降,铁含量升高,氟化物、硝酸盐的个人年健康风险均下降,铁的个人年健康风险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末梢水年总健康风险为3.326×10~(-9),低于南水北调通水前的4.068×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水北调通水前某区市政末梢水健康风险远低于USEPA、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南水北调通水后市政末梢水健康风险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是世界难题,尽管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在水工大坝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但仍未完全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其中混凝土冷却通水降温是关键的一环。通过对混凝土浇筑的初期、中期和后期过程中混凝土不同龄期水化热的发展特点、不同季节内外温差的不同要求以及混凝土块体间接缝灌浆施工的温度需要,在通水冷却过程中,需根据坝体内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采取个性化通水方法,减小混凝土内的拉应力,达到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目的。文章就针对在已建完的藏木水电站大坝混凝土冷却通水的技术方案进行整合与分析,得出较为完善的大坝混凝土冷却通水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为以后的大坝混凝土工程冷却通水施工及质量控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洪武结 《福建建材》2012,(11):65-6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及内、外温度变化等情况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在施工中采用"内部通水降温,外部蓄水养护"水循环施工技术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同时辅以电子测温实施信息化施工等技术措施,成功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中子透射技术,研究了重水(D2O)在典型水泥基材料中的侵入特点及其与普通水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子成像技术能够实现重水向水泥基体侵入过程的可视化追踪;重水侵入后未与基体内原有水分(H2O)互溶,反而压迫普通水,使之在基体内部积聚并形成中子成像可追踪的水分聚集区,产生重水对普通水的"驱逐"现象;由重水侵入和水分挤出引起的中子透射率变化则沿深度方向先后呈曲线下降和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潘绣  宣卫红  王瑶  黄冬辉 《建筑结构》2021,51(20):124-130
动态养护技术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期养护的有效措施,可有效动态控制基础内外温差及温降速率,降低早期开裂风险.系统开展了蓄水外保温及水管内冷却两类动态养护技术的控制因素分析,明确了各控制因素对基础内部温度峰值、内外温差的作用效应,并相应提出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控施工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蓄水水温和降温速度是蓄水外保温措施的重要温控指标,而开始蓄水时间影响较小;水管内冷却措施关键控制因素有水管间距、开始通水时间、通水水温和持续通水天数,通水流量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动态养护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人工调节通水流量间隔长、不精确,人工采集温度和流量数据工作量大、精准度差,不能做到实时、灵活地根据混凝土温度变化对通水流量进行精确调控,特别是大坝混凝土温度、通水流量、水温等数据。以乌东德水电站工程为例,概述了大坝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控温方法;详细介绍了智能通水系统、软件平台及设备现场布置,包括热交换装置及辅助装置、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等;分析了智能通水的一整套措施,分析了现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流量不显示、温度采集异常、通水不均、日降幅突变(超标或较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总结了智能通水的优点及实施效果,以期促进我国大坝智能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多水源供水局面以及由此形成的新供水模式,在建立管网水质风险判定指数和划定五级风险分级基础上,针对北方某城市已切换"南水"区域和未切换"南水"区域,选取地表水供水区、地表水/地下水的混水区和单独地下水供水区三类代表性区域12个管网点,对"南水"通水后主要水质指标跟踪调查。通过对比"南水"通水前各点水质变化,预测当供水水源突然变化时,发生"黄水"风险从高到低为:单独地下水供水区、地表水/地下水的混水区和地表水供水区。依据风险预测结果,在"南水"停用前做出预案,为多水源供水格局下,水源调度时管网输配过程水质安全保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第11届亚洲大会于1999年8月16~20日在汉城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印度等1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土协官员、特邀代表等共514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中国大陆共有7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共有6个议题,论文集共收录135篇学术论文,各议题主要内容分布见下表。议题名称论文内容论文数1.岩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基本性质;测试技术;非饱和土;岩石基本性质382.浅基础与深基础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桩基测试技术323.隧道与地下开挖隧道;地下开挖;监测技术;地下管线124.挡土结构与边坡边坡;稳定分析;加固技术;路堤285.环境岩土工程工业废物利用与稳定;污染影响的评  相似文献   

11.
简讯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六建设公司施工的郑州铝厂黄河水源工程已于1987年一次通水成功交付生产,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在该工程中采用推广了地下连续墙、强夯法、半壁围堰挡水技术、深基坑挡  相似文献   

12.
对副通气立管排水系统进行了不同通气立管管径(DN100、DN75、DN50)的对比试验,分别测定系统的最大通水能力,并观测了各个楼层的压力波动、水封损失、排水系统通气量变化。结果表明,通气立管管径越大,副通气立管排水系统的通水能力越强,3种管径下系统的最大排水流量分别为17.0、14.0、7.5 L/s,说明副通气立管排水系统具有较大的通水能力;当通气立管管径为DN75时,副通气立管排水系统就可以满足《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中高层建筑最大排水流量10 L/s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麻栋栋 《工程勘察》2024,(3):15-18+43
为研究打桩前后桩周黏性土和泥岩力学性质的变化,在打桩前后分别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分析了桩周黏性土与泥岩经打桩扰动后的力学特性,探讨了桩周岩土体力学性质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小扰动、保证桩周岩土体力学性质的工程措施。研究表明:锤击打桩导致桩周泥岩力学性质降低,桩周泥岩产生损伤;黏性土随打桩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其力学性质28d后基本恢复,但不同黏性土的消散速率不同,力学性质恢复存在差异;泥岩打桩损伤后很难恢复,打桩前后同深度处以标贯锤击数表征的力学性质最大差异超过2倍;若存在软弱夹层,会加剧打桩对泥岩的影响;地下水、软弱夹层、打桩扰动是影响桩周泥岩力学性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佘晓雁 《门窗》2013,(12):217+219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基础底板大体积砼,在水泥水化热的作用下,将产生较高的水化热升温,为保证工程质量,避免温度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单向通水降温施工技术,有效的控制了内外温差,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在反渗透膜污染去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反渗透膜杀菌剂ORPERSION E2661A在某电子废水反渗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运行开始时就添加ORPERSION E2661A,能有效控制通水压差上升并防止膜通量下降,同时可有效控制细菌总数,但对电导率没有显著影响;对通水压差上升的RO膜添加ORPERSION E2661A,能有效降低通水压差,同时具有控制细菌增长的趋势,降低药品清洗的次数。  相似文献   

16.
小湾水电站大坝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特殊、最高温度控制困难、精细化冷却控制以及制冷水生产和供应要求高.根据施工重点与难点以及温控主要控制指标及其调整情况,重点介绍了出机口、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通水冷却温度控制措施及实施情况,以及混凝土保温控制措施及其养护.同时分析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通水冷却对混凝土强度及温度发展过程的影响,外界环境气温对大坝通水冷却效果的影响和大坝通水冷却标准调整对施工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浮法玻璃中Fe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氧燃烧技术在浮法玻璃生产中的应用,在玻璃熔化时玻璃熔窑火焰空间中的气氛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玻璃的熔制质量与其配合料的氧化还原性质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玻璃中Fe^2+、Fe^2+的含量,可以表征玻璃原料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而计算出玻璃配合料的Redox数(氧化还原数)。因此,有关铁的测试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就玻璃中铁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测定方法的特点、发展状况及其分析的灵敏度、选择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91年6月18~22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会议由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周镜及副理事长陈仲颐等主持。虽然,由于皖北水阻,部分代表未能如期到达,但出席人数仍达323人。会议论文集,收集论文206篇。内容涉及土的基本性质及其测试技术;天然地基、土与基础相互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7):24-24
建设部科技司、城建司决定于2 0 0 4年8月2 4—2 6日在北京召开2 0 0 4’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与技术研讨交流会,本次会议是国际水协会2 0 0 6年世界水大会系列会议,现面向全国征集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典型工程筹备与建设管理经验交流材料。论文一经录用,将提供大会交流机会和参与论文评选,并颁发论文获奖证书。国际水协会专业杂志《WaterScience&Technology》(全部文章收录进SCI)每年将从2 0 0 6年世界水大会系列会议论文中选择优秀论文编辑出版一期中国论文专集。会议主要议题与征文内容:1.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的筹…  相似文献   

20.
 就宜万铁路堡镇隧道高地应力大变形段中所揭示的黑色炭质页岩设计不同饱水时间下的三轴试验方案,进行三轴力学性质测试,获得围压和饱水时间对软岩残余强度和峰后体积变化的影响规律,探讨二者对软岩残余强度和体积变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对隧道二次衬砌作用时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