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基于弹道仿真的杀伤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预定制导规律飞向设定目标的导弹弹道仿真入手,定量分析出满足拦截命中约束条件的弹目遭遇点,并建立杀伤区数据库。分析防空导弹飞行弹道特性与杀伤区指标的相关性,基于simulink模拟典型目标运动,以满足命中条件的导引段弹道轨迹为主体进行系统建模。并以比例导引率弹道为例进行攻防对抗仿真演练,得到具体目标的杀伤区指标体系,对武器效能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以脱靶量最小,导弹机动过载最小为出发点,应用现代控制理论推导一种制导规律。由于采用相对距离力自变量,公式中不含有剩余拦截时间,适用于战术导弹拦截目标制导的特点。为了验证所求得的制导规律的优劣,采用了斯普林特导弹参数对民兵导弹进行了拦截弹道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求得的制导规律能够有效地拦截高速度、大机动飞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导弹外弹道飞行姿态,提出一种直观的动画模拟仿真方法。以滚转导弹为例,通过解算导弹外弹道方程组并运用ACIS造型平台对滚转导弹和目标坦克进行三维建模,建立滚转导弹外弹道飞行仿真系统,模拟导弹飞行并击中坦克的过程,最终获得导弹飞行时外弹道数据。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辅助现代外弹道研究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适配变后掠翼巡航导弹多任务飞行的弹道设计问题,将导弹飞行过程分为爬升、巡航、下滑、盘旋和攻击5个飞行阶段。为了使导弹实现快速平稳的爬升和下滑,并顺利地转入巡航和盘旋阶段,弹道高度采用指数形式的程序飞行高度指令函数,并根据导弹运动方程,解析出高度指令函数关键参数的选择公式; 盘旋段采用覆盖作战区域的圆形弹道,偏航过载指令由与作战区域面积相关弹道曲率得出; 巡航段采用等高飞行直线弹道,攻击段采用自动寻的导引。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任务弹道及指令合理,满足多任务飞行和高精度制导要求。  相似文献   

5.
鲁卫红 《弹道学报》2001,13(2):28-31
原认为导弹战斗部破片相对目标的飞行弹道为直线,实际上,破片相对目标的飞行弹道为曲线.以导弹战斗部破片相对目标直线飞行为前景,计算破片相对目标的飞散密度的计算公式已经不准确.为此,指导了以破片弹道弯曲为前提的动态飞散密度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一致.  相似文献   

6.
基于射击线技术的杀爆战斗部杀伤面积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杀伤面积进行计算时,通常借助统计学原理建立破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向目标方向投影,从而得到破片密度和杀伤面积,提出了采用射击线技术描述全部破片的飞行轨迹参数和威力参数,完成杀伤面积的计算;基于杀爆战斗部破片飞散参数,建立了破片弹道射击线模型;对杀爆战斗部的杀伤面积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杀伤面积与导弹落速、落角、炸高之间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落角和炸高时,随着导弹落速的增加,破片杀伤面积增大;一定的落速和炸高时,随着落角的增加,破片杀伤面积也增大;在设定落速为500 m/s 时,计算落角分别为20°、40°、60°、80°、90°均存在一个使杀伤面积最大的炸高,由此可确定杀爆战斗部的最佳炸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红外制导导弹攻击目标过程中干扰释放时间对导弹飞行弹道及脱靶量的影响问题。依据稳态随机过程的时间遍历性原理,利用遍历转换技术开发了导引弹道时间统计代替相空间统计方法,可以对抗干扰过后稳态弹道的导引误差进行相关特征参数的提取。研究了靶场飞行试验参数提取与仿真试验相结合,对干扰时间和脱靶量的定量关系进行预测与评估的方法。计算表明,文中的方法结论可信,能达到减少实弹飞行试验数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空面导弹弹道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空面导弹下滑段、俯冲攻击段的弹道优化设计方案,以及一种实现航向动态跟踪的具体方法。大量算例表明,采用本文中的空面导弹控制方案可以设计,调试出较满意的弹道,达到获取导弹飞行性能数据并验证导弹总体设计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由发动机羽烟效应或冲击波产生的尘云引起前视红外的匿隐和目标的遮蔽,采用三点法导引导弹在初始段沿偏离瞄准线的弧形弹道飞行.通过非线性规划的直接方法优化得到最优的初始段弧形弹道,提出了采用加PI校正的过载驾驶仪对导弹进行控制.结果表明,与标准过载驾驶仪和加积分校正的过载驾驶仪相比,PI校正的过载驾驶仪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能消除跟踪误差,具有良好的性能.利用优化得到的控制指令进行了初始段弹道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小口径榴弹设计性能,缩短设计周期,建立了包括结构、内弹道、外弹道、杀伤威力以及武器后坐力5个分析计算模型的集成优化设计模型.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分别以最大杀伤面积、最短弹丸飞行时间以及杀伤威力与武器后坐力综合性能为目标对榴弹进行了集成优化设计.与原设计相比,杀伤威力提高39%,弹丸飞行时间缩短5%,杀伤威力提高38%,后坐力降低44%.得到了榴弹各目标性能最优时的结构参数、装药参数、射击条件及单兵武器缓冲器参数.该研究为小口径榴弹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舰舰导弹的弹道规划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前飞航式反舰导弹的射击诸元只精确确定导弹的自控终点,而导弹的弹道尚未进行参数控制的现状,提出了弹道规划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包括改变导弹飞行弹道和末制导雷达搜索方向在内的弹道规划的主要方式,以及弹道规划的战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飞行器再入大气层后的滑翔弹道,建立了飞行动力学模型,采用设置虚拟目标的导引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了几种调控弹道形式和射程的途径,并结合具体算例进行了弹道仿真,具体分析了虚拟目标位置、比例导引系数、攻角等参数对弹道弯曲程度、过载、热流、射程等方面的影响规律,说明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得到理想的弹道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过载控制导弹发射段弹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反舰导弹在机载发射方式和舰载发射方式下的发射段弹道。由于其控制系统采用过载控制技术进行设计,导引规律采用虚拟目标比例导引法,使导弹的发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而且发射后可以实现大空域机动飞行,因此,其适应性,突防能力,作战能力都会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4.
高原飞行导弹因受其所处的大气环境影响,其飞行特性相对海平面变化很大,为解决高原飞行导弹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高原导弹飞行特性的分析研究,采用全程变系数方法更改原重补指令与调节规律等,构造适合导弹高原飞行的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高原导弹飞行特性得到改善,推力矢量控制导弹高原飞行弹道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试验设计和CFD方法,分析了钝化后乘波外形导弹的气动性能,建立了乘波外形导弹的空气动力响应面模型,详细分析了弹道初始条件和发动机推力对跳跃式弹道特性和飞行轨迹的影响.在弹道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乘波外形导弹跳跃式弹道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跳跃式弹道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弹道特性和飞行轨迹主要受弹道初始条件的影响;根据设计人员对弹道性能指标的要求,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取最优方案弹道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敌防空压制背景下研究敌方区域防空系统杀伤区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特性的杀伤区推算方法。分析了制导作用距离、过载限制等因素对杀伤区各边界的影响,利用理论公式和弹道仿真等方法对上述影响进行定量计算,建立了基于目标特性的杀伤区推算模型。结合对敌防空压制作战背景,给出了敌方区域防空系统拦截我方不同类型导弹目标的杀伤区算例。分析表明,目标的高速特性和低可探测特性分别能够显著压缩防空系统杀伤区的低界和远界范围,为己方导弹的突防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法国一直重视军事应用光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涉及到地面、海上和机载光学设备的应用。由于这种光学设备能进行飞行控制和导航,能进行目标的探测和识别,能进行目标的指示和控制武器的发射,还可以进行远距通信和弹道记录。因而它的用场不断得到扩大。研究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的大厂家,例如法国宇航公司、布朗特武器装  相似文献   

18.
汪恒  何源  何勇  郭磊  王传婷  徐涛 《弹道学报》2021,33(3):25-31
为研究末弹道参数与杀伤面积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达到优化末弹道参数的目的,对破片飞散过程进行分析,为描述破片飞行轨迹建立了破片飞散模型,得到破片的落点,然后通过统计地面有效破片数,求解战斗部在不同末弹道情况下的杀伤面积,得到1 225种末弹道组合下的杀伤面积,最后基于这些数据,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得到1 903 993种末弹道组合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当极限学习机的激励函数采用sigmoid函数,隐藏节点数在200个以上时,决定系数能够达到0.9以上,求解时间远远小于1 s,求解得到的最优末弹道参数对应的杀伤面积从优化前的438.1 m2上升至优化后的541.2 m2。  相似文献   

19.
从飞航导弹作战过程中的软杀伤对抗出发,对软杀伤效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飞航导弹软杀伤效能评估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评估指标.提出了利用导弹飞行数字仿真技术,通过软杀伤弹道仿真评估软杀伤效能的思路,并为一些顶层的典型效能指标建立了初步的解析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移动目标运动预测的弹道导弹被动段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弹道导弹打击海上慢速移动目标,弹道再入段需要采用有效的制导方法以便确保打击精度的问题。对大型慢速移动目标位置进行实时跟踪预测,对导弹被动段弹道落点进行弹道数值计算,由移动目标预测点和弹道落点可求得两点之间距离与方向差异,根据误差信号与控制函数关系求出比例导引系数,然后对弹头实施有效控制,以致最后导弹能准确命中目标。制导仿真结果表明,模型方法可行,制导精度高,导引迭代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