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运用实例说明了恒温箱温度偏差的校准方法以及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向阳 《中国计量》2011,(8):99-100
恒温箱温度计量性能的校准(以下简称"恒温箱校准"),依据JJF1101-200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进行。实际校准工作中,大多数恒温箱容积小于2m3,按照JJF1101-2003要求温度测试点为9个,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款便携式空气恒温箱并对其优化,以满足标准电阻的存放及高精度量值传递。温度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模糊PID控制来调节PWM波占空比,进而改变功率电阻的发热量,实现温度调节;通过恒温箱不同供电方式对量值传递造成的干扰来分析和比较电源噪声;用高速采样器PXI-5922对温度控制系统在温度上升期、调整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的PWM波进行采样,分析各阶段占空比进而得到实验室温度下(19.5±0.5)℃系统的功率消耗。经过数据分析,36 V电池可在实验室温度下为稳定状态的恒温箱持续供电(49.8±0.3)h。实验表明,恒温箱功耗低、噪声小、便携性强、稳定性高,满足标准电阻存放和量值传递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邱迎 《硅谷》2010,(7):121-122
为使用PID算法控制恒温箱温度,对恒温箱在增量PID控制下逐渐稳定在设定值附近进行研究,采用单片机分别通过PWM模块输出端口和通用I/O端口产生的PWM信号进行输出功率控制。通过对PID参数的合理整定,能够迅速精确的把温度调节到设定温度,达到良好的恒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恒温箱随之产生,恒温箱的作用是显著的,在医疗、家居与生产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变化,对恒温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普通的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本文将研究恒温箱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分析其原理与设计,旨在发挥该系统的作用,实现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恒温室控制精度低和分离式恒温箱因振动而无法满足微纳米三坐标测量机需要的问题,研制了一套自然对流式高精度恒温箱。用定制尺寸的中空亚克力板和轻便型超低导热系数真空绝热板制成绝热箱体。以仪器测量点温度作为温度控制反馈值,均匀位于恒温箱顶部的9个半导体制冷片对其周围空气进行制冷,箱内冷空气均匀向下流动,与向上流动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采用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写高精度温控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设定值为20 ℃时的稳态误差为0.003 2 ℃,稳态时温度波动小于0.03 ℃,优于一级恒温室。新型恒温箱具有成本低、能耗小和无振动干扰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有机液体冰箱温度计是用来监测冰箱温度使用率极高的一种仪表。文章参照规程JJG 130—2011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对有机液体冰箱温度计的校准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选用恒温箱替代液体恒温槽对有机液体冰箱温度计进行校准,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具有三个箱体的多温区恒温箱进行其均温性的研究。以多温区恒温箱的一个箱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稳态数值模型,模拟了加热器情况不同时该箱体内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方形薄片加热器并布置于风机下方时,该箱体内的温度场最均匀。恒温箱三个箱体的加热器均采用上述情况后,对其设定了工况1(各箱体的设定温度分别为-15℃,-10℃,-5℃)和工况2(各箱体的设定温度分别为-20℃,-15℃,-10℃)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工况1(即模拟工况)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较吻合,最大误差为3.1%;两种工况下各箱体的温度均匀度最大为0.54℃。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测试工况下该多温区恒温箱各箱体内的温度分布都能维持均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实验室所使用的恒温箱和高温炉采用二位式温度调节仪控制炉温,提出在不增加用户较大成本的情况下来改善炉温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性、温度偏差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新研究设计的一台用于冷却仪器设备的使用温度范围为15~25℃的小型中温恒温箱,其外箱尺寸为49 cm×48 cm×45 cm,控温精度为±0.5℃。为实现小空间的高效率与高精度的恒温效果,本系统采用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为系统提供冷量。此外,还对该恒温箱进行试验研究,对影响恒温箱性能的参数进行试验分析,为该系统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