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 基于结晶器铜板热传输的漏钢预报逻辑判断模型 逻辑判断模型,就是以上述三节内容为基础,结合连铸设备工艺的实际情况,定时采样处理每一组热电偶数据,把其中的温度上升值、升温速率、上下热电偶温差等数据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单个热电偶温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和组偶温度关联的空间序列,结合钢种、拉速、铸坯宽度、经验值等因素,判断坯壳断裂的发生部位、裂口的发展方向和坯壳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将连铸过程连铸坯凝固收缩、鼓肚变形、气隙、保护渣及结晶器传热进行耦合求解,开发出了适用于165 mm×225 mm的Q235B钢矩形坯连铸过程中钢水传热凝固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拉速1.5 m/min工况下结晶器内连铸坯的传热凝固行为进行了详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连铸坯宽面温度在气隙分布的影响下呈不均匀分布,且与现场坯壳比对研究可以发现振痕的形成分成了4个阶段,第1阶段发生在距弯月面0~0.17 m,高温区分布法向与拉坯方向垂直,法向垂直于拉坯方向的振痕形成;第2阶段发生在距弯月面0.17~0.26 m,温度分布呈现W形,法向与拉坯方向平行的振痕形成;第3阶段发生在距弯月面0.26~0.36 m,宽度方向温度进一步均匀化,法向与拉坯方向平行的振痕进一步向均匀化发展;第4阶段发生在距弯月面0.36~0.80 m,连铸坯宽面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趋于稳定,振痕也趋于稳定。现场漏钢坯壳的振痕形貌图与计算的温度分布图相似,计算模型可以用来解释该工况下连铸坯的传热凝固行为。现场加大结晶器锥度和调整结晶器铜管刚度,漏钢率和铸坯鼓肚及脱方超标比例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连铸粘附性漏钢预报装置工作原理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采用热电偶测量连铸结晶器铜板温度在发生粘附性漏钢前的变化,通过数据处理,逻辑判断,预报粘附性漏钢的原理,并对其在宝钢板坯连铸机二年多的应用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裴红彬  张慧  席常锁  吴夜明  施哲 《钢铁钒钛》2012,33(6):45-48,62
为了研究板坯粘结漏钢的机理和预防粘结漏钢的发生,分析了粘结漏钢后凝固坯壳的厚度、裂纹形貌和表面振痕等特点,建立了初生凝固坯壳受力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正常生产及粘结漏钢前后结晶器热电偶温度变化规律.总结出粘结漏钢坯壳的典型特征,确立了保护渣性质、拉速、振动参数等对粘结的作用,得到粘结的热电偶温度变化特征,为漏钢预报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FTSC薄板坯连铸漏钢预报及热像图技术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漏钢预报系统具有非常高的粘结漏钢预报准确性,粘结后恢复浇注的成功率达到99%,特有的热像图技术非常直观的反应了结晶器内的温度场情况,在弥补漏钢预报判断逻辑不足的同时,也为深入研究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的冶金行为提供了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漏钢事故,莱钢在宽厚板连铸机应用结晶器专家系统,使用神经元网络模块建立振动摩擦力分析模型,通过拉钢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特征来预报不同类型的漏钢;将实时采集到的热电偶温度、拉速、液位、摩擦力等作为模型的基本参数,钢种、水垢厚度、保护渣、铸坯宽度等作为辅助参数,建立结晶器热力学模型,采用离线方式训练神经元网络。应用表明,连铸过程漏钢预警预报频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板坯连铸生产中有很多重要的技术,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了连铸结晶器智能管理系统(MIMS)。本文简要介绍MIMS的软硬件系统,重点介绍MIMS系统中基于逻辑判断、神经网络和摩擦力分析3种算法的漏钢预报技术。通过在柳钢板坯生产线采集的数据测试,证明MIMS系统的漏钢预报报出率高,该系统能为连铸生产提供生产指导,减少漏钢事故。  相似文献   

8.
<正>在连铸过程中,钢液由盛钢桶经中间包连续不断地注入一个或一组水冷铜制结晶器。注入结晶器的钢液受到强烈冷却后,迅速形成一定形状和坯壳厚度的铸坯。同时结晶器振动引起弯月面钢水周期性流动,使坯壳发生折叠,形成振痕。横裂一般产生于结晶器内,与振痕共生。振痕能产生缺口效应,造成应力集中。振痕深时,振痕波谷  相似文献   

9.
减少连铸坯表面振痕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结晶器振动产生连铸坯表面振痕的生成机理,论述了振痕对连铸坯质量的影响,研究和探讨了减少铸坯表面振痕的途径,提出了减少连铸坯表面振痕、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结晶器振动产生连铸坯表面振痕的生成机理,论述了振痕对连铸坯质量的影响,研究和探讨了减少铸坯表面振痕的途径,提出了减少连铸坯表面振痕,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