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眼镜瞳距测试不准确,又或者镜片光学中心距离与瞳距不吻合,透过镜片看到的景物就会变形、失真、模糊,同样,镜片的瞳距不合适就会造成头晕恶心,镜架不合适直接影响镜片位置,同样也会造成视疲劳,对眼睛造成伤害。很多人都知道:配框架眼镜除了测量度数,还需测量瞳距等,为何要测量瞳距(PD)?如果眼镜瞳距测试不准确,又或者镜片光学中心距离与瞳距不吻合,透过镜片看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瞳孔距离(简称瞳距)是指两眼正视前方或两眼视线平行时,两眼瞳孔中心的距离。 但是,处方笺上的瞳距(FPD)不单是指两眼瞳孔中心的距离,而且还指眼镜镜片光学中心距离。换句话说,眼镜镜片光学中心距离要与处方笺上的瞳距相吻合。 GB13511-1999《配装眼镜》国家标准对配装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和垂直互差作了规定,但是国家标准对光学中心水平偏差的方向(或正负)没有作  相似文献   

3.
屈光不正患者戴眼镜注视远处物体时,左右两眼的视线应当恰好通过各自眼镜片的光学中心,此时称为透镜的正光心(如图1、图2)。如左右两眼镜片的光学中心与两眼视线不相符合,远处的光线通过镜片后,光线会产生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偏斜,致使光心偏位的眼产生三棱镜效应。镜片光心偏移和棱镜效应的关系,因两眼镜片的顶焦度和偏心距离的不同而有差异。如果  相似文献   

4.
瞳孔距离,简称瞳距(PD),是指双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在处方上标示PD实际上是指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眼镜片光学中心应与戴镜者两眼瞳孔中心吻合。国家眼镜配镜装标准(GB13511)对眼镜片的光学中心有三项要求:两镜片的光学中心水平偏差、水平互差和垂直互差都要在规定范围内,且要求很高。 1、光学中心偏离对眼的影响: 眼的视线应该通过眼镜片的光学中心,若偏离镜片的光学中心就会产生棱镜效应。患者戴镜后必会出现眼胀、头痛、视疲劳等现象,严重者根本无法戴用。故瞳距测量准确与否是影响配镜质量的关键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棱镜效应与偏心距离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眼镜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垂直互差是判定配装眼镜合格与否的两项重要指标。眼镜光学中心水平偏差是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与瞳距的差值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是指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差值。因此,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垂直互差测定的关键在于找到两镜片的光学中心。 镜片光学中心的测定一般用光学仪器(如焦度计)来进行。另外,也可不需借助仪器。现分别就球面镜片、散光镜片将这种不借助仪器的的测定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不合格眼镜已成公害。不合格的眼镜可导致视疲劳等症状,如易疲劳、头痛、眩晕、眼眶痛、肩酸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眼干涩,面肌抽动、嗜睡、隐斜或斜视。视疲劳患者往往被延诊误治,视疲劳也可与许多疾病形成恶性循环、交叉疼痛。 有上述症状的常年戴镜的病人更应注意排除不合格眼镜对身体的影响。 一、查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光心距) 小灯法 手电简去掉聚光罩后,将小灯泡放在镜片前(凸)面时会映出两个亮点,改变镜片角度,两亮点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两亮点重合的位置即为该镜片的光学中心。可先在食指尖画一小点,置于镜后(凹)面,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正如何为消费者调整眼镜?何氏眼科何向东:A.根据不同用途的镜片光学中心。B.根据不同用途的眼镜前倾斜角度。C.眼睛角膜到镜片后表面的距离。D.眼镜脚套与耳朵的接合适当、美观、舒适。E.两侧眼镜腿对脸部的压力适当。F.眼镜宽度与面部宽度合适。G.镜片的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一致。H.鼻托位置正、舒适。  相似文献   

8.
何谓瞳距、镜架几何中心距和眼镜光学中心水平距(之五) 瞳距(远瞳距)是指眼睛视轴正视和平行时两瞳孔中心的距离。除了远瞳距外还有近瞳距,近瞳距通常比远瞳距小3—4毫米; 镜架几何中心距离是指两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距离(等于一个镜圈的横径加上鼻梁的宽度),通常是用毫米表示; 眼镜光学中心水平距离是指两镜片光学中心在与镜圈儿何中心连线平行方向上的距离(装在镜架上  相似文献   

9.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水平互差和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是《配装眼镜》标准中的主要项目,也是评价配装眼镜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下面介绍这三个主要项目的检测方法。 1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 光学中心偏差是两镜片的光学中心的水平距离与处方瞳距的差值,而水平距离是指两镜圈几何中心  相似文献   

10.
屈光测试是判断分析视觉功能异常的主要手段之一,测试工具包括检影镜、验光仪等客观验光设备,综合验光仪、验光试片箱等主观验光设备以及用于瞳距测试的辅助设备。1瞳距尺和瞳距仪双侧瞳孔几何中心的间距称为瞳距,框架眼镜两透镜光学中心的间距称为光心距,在看远时为了使双眼的视线能通过眼镜透镜的光学中心,应尽量使眼镜的光心距趋近于双眼瞳距,通常须在验光之前精确定量测试双  相似文献   

11.
要准确确定眼镜的光学中心距,首先要准确测量配镜者的瞳距。根据测得的数据来确定所配眼镜的光学中心距。 严格地说,眼镜的光学中心距应与配镜者的瞳距相一致认识并不完全正确,而是眼镜的光学中心距应与配镜者的视轴距离相一致才是正确的。因为生理或病理因素,视轴并不一定是从瞳孔中心通过,两眼视轴距离与  相似文献   

12.
测量瞳孔距离是验光配镜的重要内容之一。瞳距测量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配镜的效果。正确的眼镜片,眼的视线必须通过光学中心,也就是说瞳距必须要与镜片的光学中心相一致。同一水平线上。在实际配镜中,这方面却常常被忽略,以致配成眼镜戴之不适或根本不能戴用,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为此我科门诊对137名戴镜不适者,行瞳距及光学中心的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实践中发现,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GB13511—1999《配装眼镜》中的光学中心偏差问题存在应修改之处,现提出个人拙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光学中心即镜片前表面与光轴的交点,光线由此点透过时,光线不产生偏折。瞳距,也就是眼睛视轴正视和平行时两瞳孔中心的距离(Inter—Pupilery Dis-tance)。光学中心与瞳距是配装眼镜质量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实践证明,当合适镜度眼镜上的镜片光学中心点对准戴镜人瞳孔时,视物最佳,戴镜也就觉  相似文献   

14.
正答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瞳距是两眼瞳孔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人眼在看远时,其瞳距与光心距相等,也等于两眼转动中心间距离。近用时(33cm),瞳距则不等于光心距。因为眼镜的后顶点距离(VD)约等于12mm。两眼在注视33cm时,在集合作用下,近用瞳距小于远用瞳距。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近用眼镜光心距小于瞳距。临床经验方法,近用瞳距比  相似文献   

15.
Q&A     
金登洲,男。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仪器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现任重庆市眼镜专业技工培训学校校长。曾编写《眼镜镜片》、《眼镜光学》,《眼屈光学》、《眼镜制作加工》等教材。编译《双眼视功能检查》,《眼镜制作加工和调整》等著作。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上发表过《眼镜片设计》、《浅析瞳孔距离和眼镜片光心距的关系》等论文,在《照相机》,《湖北光学》,《重庆科技》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装成眼镜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测量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屈光度计可以测量镜片直径的功能测量 将眼镜两镜框底部紧靠屈光度计镜片台,先测一个镜片,移动眼镜使靶标位于焦环的中心,记下此时的直径值,用同样方法得出另一镜片的直径值,两直径值之差,就是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一  相似文献   

17.
我在《中国眼镜》杂志2001年第五期的“对《配装眼镜》标准中光学中心高度和光学中心水平允差的理解”一文中阅读到如下段落: “在1999标准中,第5.3.1表1规定的光学中心水平允差都是正公差。例如:镜片度数是-6.25D,要求光学中心水平允差是2mm,若瞳距是62mm,做好眼镜后,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为62-64mm属合格品,小于62mm属不合格。” “配装眼镜以远用瞳距为准,眼在近用时要使用集合和调节。看一尺距离时,瞳孔要内移2-4mm,用+3.00D的调节,同时,受镜片的色差和像差的影响要大,因此,视轴  相似文献   

18.
配好眼镜,不仅要验准屈光度,还必须搞好瞳距测量。对屈光度稍大些的矫正眼镜,如果瞳距有明显误差,即使屈光度符合要求,戴了也会觉得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这是因为两眼的眼肌平衡遭到破坏。只要有一只眼睛的视轴接受的光线不是通过镜片的光学中心进入,由于镜片的三棱镜效应产生折射,  相似文献   

19.
问视光     
<正>Q:散光眼可以佩戴大框眼镜吗?遇到一位顾客没有近视,但双眼有500度左右的散光,请问这样的情况可以佩戴大框眼镜吗?陈为民辽宁铁岭光明眼镜店主A: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综合考虑顾客的瞳距和所选镜框的大小。如果瞳距和两镜框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相差太大,镜片的中心点就要摆在远离镜框中心的地方,由于大框镜架尺寸偏大,镜片的光学中心有可能与瞳距不匹配,  相似文献   

20.
在眼镜制作中,为了使眼免受棱镜效应的影响,需要把镜片的光学中心和配戴者的瞳孔中心重合。从以下两方面达到这一目的:1、水平方向上,当镜架的几何中心水平距与配戴者的瞳距一致时,使镜片的光学中心位于镜架的几何中心位置即可;若不一致时,依据瞳距尺寸把镜片的光学中心从镜架的几何中心处移至适当位置。2、垂直方向上,依据使用目的不同也做一些调整,使镜片的光学中心与镜架的几何中心重合或移开。这个使镜片的光学中心离开镜架的几何中心的过程叫“移心”(也称定心)。这是加工眼镜中的常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