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近视眼的发展概况近视眼是指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前,使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我国近视眼人数连年攀升,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据  相似文献   

2.
正眼的屈光不正度,是远点距离的倒数。眼镜在矫正视力过程中,作用是将无限远处物体成像在眼的远点。当用接触镜矫正视力时,镜片的屈光力就是眼的屈光不正度,看近时所付出的调节与正视眼相同。而在用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或看近时,由于存在镜眼距,镜片的屈光力与眼的屈光不正度有差别,并且看近时所付出的调节也与正视眼不同,下面作分别讨论。1看远时镜眼距对矫正视力的影响1.1近视眼的矫正如图1所示,A是近视眼的远点,与视网膜共轭,远点距  相似文献   

3.
正高度近视患者为何不能献血?有高度近视的人,血站一般不建议献血,主要是因为会影响眼底血管。近视眼属于眼的屈光异常,一般来说,轻度近视眼(小于300度)并发症很少,而高度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明显变长,但视网膜和脉络膜却不能相应地变长,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被拉长并呈弥漫性萎缩,相应血管也变得更加纤细,这样血管对血压的变化非常敏感,同时眼玻璃体可由胶状变成液态。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近视眼未矫正前,焦点会在视网膜前,物体在视网膜上会形成一个模糊的像,此时看散光表,放射线呈较模糊状。 如果单纯性近视完全矫正,焦点就会在视网膜上。如果单纯的近视散光眼一1.25DC×90,在未矫正的时候,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上而另一条则在视网膜前。此时看散光表,一条线(横线)比较清晰,而其他线比较模糊。  相似文献   

5.
眼镜透镜的理论是以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为基础。 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平行入射光线通过该透镜后呈发散,其反向延长线在透镜物侧空间交于一点,成虚焦点。近视眼患者,平行光线通过眼本身屈光作用后,在视网膜前方聚焦若从眼底发出光线则聚焦在眼前的有限距离(如图1)。应用适度凹透镜矫正近视眼时,是使远方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凹透镜发散,改变了到达眼的光线聚散度,从而使远方物体恰在视网膜上聚焦成清晰像(如图2)。  相似文献   

6.
正准备做激光手术的人群,一定要慎重选择医院,挑选经验丰富的医生,这样才能避免意外,保障手术的安全。手术能根治近视吗?其实,做近视眼纠正手术后,虽然看物体的清晰度恢复了正常的水平,但看物体的质量及"画面感觉"却依旧和近视眼却一样。本来高度近视眼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状",如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很多人认为近视眼纠正手术是近视一族,尤其是高度近视眼人群治疗的好办法,一个小小手术就能摆脱"看不  相似文献   

7.
Q:有散光的患者在看散光表时,感觉哪一根线条最清晰?散光表上的清晰线条为什么总是与眼的轴位相差90度?A:其实散光表的原理可以结合史氏光椎图来进行分析。根据史氏光椎图可知,相互垂直的线条成像在散光眼视网膜上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一个靠前一个靠后,中间存在一个距离差,这个距离相差多少直接与散光度的高低成正比,这两条线究竟哪一条让人眼看起来更清晰取决于它们与视网膜的距离,离视网膜近的那条线人眼就会感觉更清晰。  相似文献   

8.
正600度以上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有些人对高度近视不以为然,不就是度数高点嘛,也不明白高度近视的危害。这6条常识,高度近视的朋友需要知道。1.高度近视者眼睛被拉长了通常,近视度数越高的话,眼球就会被"拉"得越长。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球会前后径变长,就像乒乓球被拉成了鸡蛋的形状一样。所以,这就导致光线不能准确地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造成我们看东西模糊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近视600度以上的叫做高度近视,有些人对高度近视不以为然,不就是度数高点嘛,也不明白高度近视的危害。这8条常识,送给高度近视朋友。1.高度近视者眼睛被拉长了通常,近视度数越高的话,眼球就会被"拉"得越长。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球会前后径变长,就像乒乓球被拉成了鸡蛋的形状一样。所以,这就导致光线不能准确地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造成我们看东西模糊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患者看到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他们戴上框架眼镜后看到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呢?1近视眼的世界正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物清晰;-3.00DS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模糊;-9.00DS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很前的位置,非常模糊;所以,近视越高,视物越模糊。戴-3.00DS眼镜,看到的影像缩小,而且镜片对光的透过率没有100%,所以还会略变暗;戴-9.00DS眼镜,看到的影像明显缩小,而且镜片  相似文献   

11.
<正>(续)4两眼像不等4.1两眼像不等的定义屈光参差可以使两眼像不等,两眼像不等是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或形状不同。两眼视网膜像的轻度差异,即成像"既大同而又小异"是形成立体视觉的基本因素,立体视觉是在轻度像差的基础上经长期锻炼而形成。"大同"是指两眼看同一物体时视网膜上的成像在外观轮廓上基本相同;"小异"是指两眼所看物像在水平方向有细节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眼视轴既平行又分  相似文献   

12.
小孔片是辅助验光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它相当于光学系统中设置的一光阑,对进入人眼的光束加以限制,起到孔径光阑的作用。小孔片置于眼前对眼屈光系统的成像性质会产生重大影响。1人眼的景深当人眼注视一定距离物体时,由于眼调节,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中心凹,而此时在视轴一定范围的物体虽与眼的距离不同,但也可同时被看清楚,这表示在调节不变的情况下,眼的明视有空间深度。实际上,眼不仅要看平面的物体,还可以看前后具  相似文献   

13.
正当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眼睛就会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调节状态,时间一久,就会出现视远模糊、视近清晰的近视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假性近视。如不及时干预,假性近视将转变成真性近视。假性近视主要是由于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转为看远时不能放松调节,使晶状体回复扁平状态,造成视远焦点成像于视网膜前,远视力下降,呈现出  相似文献   

14.
我们配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近视患者配镜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远处的物体能够看清楚。不论是何种程度近视患者,配了眼镜,看远时都必须坚持戴镜,这样才不会造成视疲劳。在医学界和眼镜界多数眼科和眼镜专家提倡:(1)近视300度(-3.00DS)以内,看远要戴镜,看近可不戴;(2)近视300度~600度(-3.00~-6.00DS)范围,看远要戴镜,看近最好有副浅一点光度的眼镜,靠近近视300度(-3.00DS)的中度范围近视患者,看近要不要戴镜以视力不疲劳为准则;  相似文献   

15.
眼镜按处方定配完成后,眼镜片后顶点到角膜距离(简称后顶点距离)直接影响到眼屈光的矫正。久戴近视眼镜的患者,大都有这样的经验:将眼镜往眼前贴近些,视物更清晰,这现象对近视眼镜光度已不足的患者尤为明显。戴习惯了的旧眼镜,更换一副新镜框,虽然镜片依旧,仍感到不如以前眼镜看物体清晰。上述现象原因之一就是改变了原来眼镜片的后顶点距离,导致有效镜度变化所致。 眼镜的作用是将屈光不正眼的远点物体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因此眼镜片的后焦点一定要与该眼的远点相重合。 框架眼镜的眼镜片后顶点至角膜有一定距离。在  相似文献   

16.
人到老年常出现视力模 糊、眼睛昏花,其中一种常见的病因是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发生变性(AMD)。由于视网膜黄斑变性,物体投射到视网膜黄斑上的影像就不清晰,因而视力减弱,这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更常见。  相似文献   

17.
陆熹 《美容院》2023,(11):84-85
<正>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指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前,从而导致视网膜无法形成清楚的图像,也被称为近视眼。在我们的眼睛验光时,可以测出具体的近视度数,例如检查显示近视度数50度,检查报告上会记录为“-0.50D”。目前根据近视度数,可分为轻度近视(<300度)、中度近视(300~600度)、高度近视(>600度)。根据发病原因,又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且多数患者无眼底病变,度数进展速度慢,使用框架眼镜矫正即可恢复正常视力,  相似文献   

18.
老花眼不是屈光不正 近视眼到老年时也会成为老花眼 知识分子近视眼患者年老时的优越性 有人说,患有近视眼的人年老时眼睛不花,这种说法是欠妥的。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爱花不花四十七、八”,这句谚语从感性上总结了人眼进入老年期必然成为老花眼的事实。 人们凭感觉得知:近视眼的特征是看远处物体模糊,看近处目标(阅读书写)清晰。老花眼的特征是  相似文献   

19.
近视十一问     
一、什么叫做近视? 答:我们眼睛的屈光系统由四部分组成: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它们都是无色透明、有一定屈光力量的组织。如果一只眼睛的前后轴径正常(约24毫米),屈光系统的屈光力量也正常的话,那么,从外界无限远(5米以远)的物体所发出的平行光线,就会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我们把这样的眼睛称之谓正视眼。如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家里小孩接触电子产品的也越多。由于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很多小孩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近视,并戴上了眼镜。视力不断加深、眼镜镜片越来越厚,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近视眼是指看近处清楚而看远处不清楚的一种病理状态。即只能看近,不能看远,属于一种屈光不正,视物通过眼球屈光系统的折射,无法汇聚在视网膜上,因此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