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成都市金堂县毗河三桥主桥(60 m+90 m预应力混凝土单索面非对称斜塔斜拉桥)成桥后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建立施工控制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确定合理的成桥及施工阶段状态,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成桥状态下主桥轴线实测标高、桥梁应力状态、成桥索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徐州徐洪河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针对该桥施工监控实践,阐述了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和主要内容,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合理的立模标高和应力。施工中对梁体线形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桥主桥轴线、合拢段高差、成桥线形、桥面标高均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保证了桥梁的质量与安全,为同类型的桥梁施工监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澳門-氹仔第三桥的斜拉桥风载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桥址处台风多、风况复杂,为保证桥梁抗风安全,对主桥斜拉桥成桥状态、施工最大单悬臂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风载内力计算和抖振响应计算,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该桥无论是成桥状态还是施工状态均具有足够的抗风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桥址处台风多、风况复杂,为保证桥梁抗风安全,对主桥斜拉桥成桥状态、施工最大单悬臂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风载内力计算和抖振响应计算,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该桥无论是成桥状态还是施工状态均具有足够的抗风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杨培仕 《山西建筑》2010,36(3):347-348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平湖塘特大桥主桥上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变截面单箱室连续箱梁施工为例,对连续箱梁采用挂篮进行悬臂浇筑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施工中挂篮的安装、走行、拆除提出了安全保证措施,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刘平  吴美红 《山西建筑》2010,36(11):218-219
结合汉江特大桥主桥变截面箱梁挂篮施工,从挂篮的质量要求、悬浇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变截面箱梁桥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了探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施工受施工流程、工艺水平、受力阶段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梁体恒载、二期恒载、施工临时荷载、风荷载、预应力、临时约束、桥位变形、基础沉降、施工误差等,使得其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因此,有必要通过现场监测和监控计算等手段,对主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内力和位移状态进行有效地监测、分析、计算和预测,以便为施工提供施工控制信息,从而保证整个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安全并最终达到设计成桥状态,符合设计状态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下承式钢桁架式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且成桥后的主梁线形控制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内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主桥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为了确保下承式钢桁架式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且成桥后的主梁线形控制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内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主桥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对于支架拼装施工的钢桁架式桥来说,通过监控施工时临时墩的应力应变和标高、贝雷架的应力应变和标高、桁架杆件标高、应力应变及施工完成后几何状态,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控制以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施工过程的数据采集和严格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保证结构的受力合理和线形控制平顺,避免施工差错,尽可能减少调整工作量,为大桥安全顺利建成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以某75m下承式钢桁架式桥为依托,研究下承式钢桁架式桥施工监测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薛鹏 《四川建材》2010,36(1):141-142
本文介绍增江大桥主桥钢构施工中监测监控的重要性,确保了主桥的成桥线形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并为悬浇立模标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确保了主桥顺利合拢。  相似文献   

10.
1、工程概况 某跨河特大桥桥长860m,桥面总宽24.5m,主桥跨径组合为52m+3×90m+52m五跨PC变截面连续箱形钢构桥,由上、下行分离的两个单箱单室截面组成,梁根部高5.2m,箱梁顶板宽11.75m,箱梁底板宽6.25m。箱梁设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主桥箱梁除0#块、1#块及边跨现浇外,余均采用悬臂挂篮施工。悬臂施工开始至合拢结束混凝土未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11.
合龙段施工是变截面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成桥后梁体的内力分配以及线形状态有决定性作用。论文以某南水北调特大桥施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合龙方案、控制性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施工要点等内容,同时结合现场测量监控结果,对方案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为此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拱形连续箱梁设计新颖,结构复杂,施工监控难度大。该文以武汉南太子湖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全桥仿真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拱形连续箱梁桥的线形和应力控制技术。监测结果表明,桥面标高的最大偏差为14 mm,轴线偏差为6 mm;成桥时,最大压应力为7.02 MPa,各截面混凝土下缘没有出现拉应力。实测数据表明南太子湖大桥的成桥线形和成桥后各截面应力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生大道跨蓟运河故道桥梁工程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鱼腹式变截面箱梁,结构新颖、造型独特,但施工难度大.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进行控制,思路清晰,工艺明确,较好地解决了变截面箱梁的施工难题,具有较好地推广意义.采用空间中的点进行梁体线形控制,施工偏差小,施工质量能够较好保证.计算机辅助软件CAD在工程中的使用,较好地模拟了施工过程,为施工提供控制点,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4.
曹会兰  梁艳 《山西建筑》2014,(22):185-186
对雁盐黄河大桥成桥状态进行了结构分析,并采用SAP有限元分析程序,利用虚功原理方法计算了主拱肋及副拱肋控制截面的内力影响面,绘制了主拱控制截面的内力包络图,同时在桥梁横向计算中考虑横向预应力及人群活载的效应,对主桥控制截面进行了成桥状态各种分析和验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叶辉 《山西建筑》2010,36(26):312-313
以MAFRQQ立交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大跨度弯箱梁桥施工控制的方法、对箱形截面的温度场进行了观测,并用观测结果剔除温度对施工控制的影响,以期使成桥线形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S20外环线吴淞江桥主桥为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目前箱梁内部腹板、腹板上部加腋和端横梁上方均出现明显受力裂缝,严重影响到桥梁的耐久性和结构整体承载力。根据加固设计要求,改进施工工艺,在不中断交通情况下,重点对箱梁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大幅减小交通影响和施工风险,缩短施工工期,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结合乌龙江大桥改造及接线拓宽工程新建复线桥实例,采用空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六跨刚构——连续组合结构桥梁在四种不同的合龙顺序和体系转换方案下的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状态。通过对不同合龙顺序和体系转换方案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合龙方案对成桥阶段主梁截面正应力分布有很大影响,主梁截面下缘的最大压应力差值达到2.5MPa左右,截面上缘的压应力差值为1.0MPa左右,且中间跨受到的影响较边跨大;不同的合龙方案和体系转换步骤对主桥悬臂施工的施工预拱度影响很大,结构体系转换顺序对主梁施工预拱度的设置影响最为显著。因此,为了确保合龙后的成桥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控制好体系转换的顺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郝志强  谢海龙 《山西建筑》2003,29(9):122-123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结合工程实例 ,对主桥箱梁施工过程中的高度进行了误差分析和计算 ,指出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是提高主桥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桥梁监测的监控方案、监控计算、监测技术要求、荷载试验要求的探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主桥应力及变形.使成桥后主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受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值。  相似文献   

20.
范海林 《中华民居》2013,(2):291-292
预应力连续箱梁桥以其外形简洁、受力合理、施工工艺成熟、行车舒适等独特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已浇筑完梁段的线形在后期施工中是不可调节的,为了保证大桥的顺利合拢及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使成桥内力控制在设计容许范围内,必须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控制。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要点进了探究,希望对同类型工程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