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津茶淀玫瑰香葡萄酒精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变化,并结合感官评价手段,确定最优的玫瑰香葡萄酒酒精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天津茶淀玫瑰香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原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出现先升高再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酒精发酵96h时的原酒白藜芦醇含量最高,感官评价的得分为最高分85,酒精度达到10%vol以上.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梨酒、梨醋中有机酸,研究了发酵条件对其有机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可代谢梨汁中有机酸。与梨汁相比,梨酒中的草酸、奎宁酸含量下降,乳酸、琥珀酸含量上升。梨酒中乙酸、琥珀酸随着酒精发酵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苹果酸、乳酸、奎宁酸则随着酒精发酵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醋酸菌具有代谢各种有机酸的功能,在醋酸发酵过程中均消耗柠檬酸,而产生和积累酒石酸。梨醋中酒石酸、奎宁酸、莽草酸、琥珀酸和乳酸随着醋酸发酵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苹果酸和草酸几乎不受发酵温度的影响。发酵方式影响醋酸菌对有机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梨酒、梨醋中有机酸,研究了发酵条件对其有机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可代谢梨汁中有机酸。与梨汁相比,梨酒中的草酸、奎宁酸含量下降,乳酸、琥珀酸含量上升。梨酒中乙酸、琥珀酸随着酒精发酵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苹果酸、乳酸、奎宁酸则随着酒精发酵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醋酸菌具有代谢各种有机酸的功能,在醋酸发酵过程中均消耗柠檬酸,而产生和积累酒石酸。梨醋中酒石酸、奎宁酸、莽草酸、琥珀酸和乳酸随着醋酸发酵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苹果酸和草酸几乎不受发酵温度的影响。发酵方式影响醋酸菌对有机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5.
6.
红枣醋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试验方法对红枣醋发酵过程中的酒精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相关试验结论,果胶酶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36.61℃、pH值4.19、时间1.50h、酶量0.12%。酒精发酵过程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8℃,糖度16%,酵母菌接种量3%,乳酸菌接种量2%。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为探究葡萄酵素接种发酵过程中物质变化规律,以葡萄为原料,分析了接种酵母菌、醋酸菌以及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总酸、有机酸、乙醇体积分数、总酚、主要功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β-葡萄糖苷酶)以及香气成分等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酸质量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第34天达到最大值19.37 g/L;在接种酵母菌(0~6 d)发酵过程中有机酸主要以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为主,且乙醇主要产生于该阶段;接种醋酸菌后(6~27 d)主要产生乙酸;而后接种乳酸菌后(27~41 d),乳酸、柠檬酸质量浓度逐渐增加至最大值102.09 mg/L和67.70 mg/L,而苹果酸减少,此时乙醇体积分数降低至最小值0.47%并趋于稳定;总酚含量与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一致,主要于接种酵母菌(0~6 d)发酵以及接种乳酸菌发酵后期(34~41 d)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葡萄酵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以醇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葡萄酵素的精准制备以及品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葡萄酒发酵期间白黎芦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直接进样、水/乙腈二元梯度洗脱方法同时检测葡萄酒发酵期间四种白藜芦醇异构体含量,发现:1)在15天的发酵期内,酒体中总白藜芦醇含量持续增加,至发酵结束后达到4.89mg/L,其中以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反式异构体为主,含量达到4.59mg/L:2)发酵过程中反式白藜芦醇糖苷含量持续增加,而发酵至13天在2mg/L的含量水平上出现了溶出高峰,随后趋于平衡:3)由于原料的差异,不同年份的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2.
葡萄果醋发酵饮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麸皮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后加入葡萄皮渣进行醋酸发酵制得葡萄果醋,再经调配,制成风味独特的葡萄果醋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和配方.结果表明,以玉米、麸皮汁为发酵基料(基料糖含量为12°Bx,pH4.5)的酒精发酵条件为:酵母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经酒精发酵3d,酒精体积分数达到6%时进入醋酸发酵;醋酸发酵条件为:葡萄皮渣与玉米和麸皮的质量比为1∶2、糖含量3°Bx、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5d.葡萄果醋发酵饮料配方为:葡萄果醋12%、柠檬酸0.2%、蔗糖10%.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液态法生产葡萄醋过程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葡萄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生产葡萄醋。研究了其生产工艺,分析了温度、通气量、酒精含量、接种量及pH值等对醋酸发酵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酒化过程中,糖度与酒度的变化呈负相关性,发酵度的变化情况呈抛物线形:醋化过程,采用前期低强度通气(1:0.8m^3/m^3/min)与后期高强度通气(1:2.0m^3/m^3/min)相结合,有利于醋酸发酵的快速进行。在一定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下,影响醋酸发酵的主要因素为酒精含量、起始pH值和接种量,其最佳组合为酒精含量9%,起始pH值3.4,接种量12%。 相似文献
17.
18.
19.
该研究对永春老醋发酵过程样品中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出3株具有较高耐酸性菌株YCA-6、YCL-5和YCL-6,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分别属于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mianu)、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利用乳酸菌和醋酸菌混合微生物菌株进行葡萄醋的静置液态发酵,利用Box-Behnken试验对其添加比例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有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CA-6、YCL-5和YCL-6接种量分别为3.0%、5.0%和5.0%的条件下混合进行葡萄醋静置发酵获得的葡萄醋总酸(以醋酸计)约为6.5 g/100 mL。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和怀仁醋酿造工艺对细菌菌群的影响,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种工艺酒精发酵阶段样品(分别编号为S和X)的细菌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样品的细菌菌群多样性更高。两种工艺酒精发酵阶段样品的细菌菌群组成差别较大,与S样品相比,X样品中相对丰度较高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乳球菌属(Lactococcus)均增多,片球菌属(Pedi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泛菌属(Pantoe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非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均减少。导致两种工艺酒精发酵阶段样品有显著差异的细菌在S样品中为片球菌属、明串珠菌属、链霉菌属和泛菌属,在X样品中则为乳杆菌属、魏斯氏菌属和乳球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乳杆菌属、泛菌属、魏斯氏菌属和片球菌属与其他物种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