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氧化-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预氧化-化学沉淀法对水中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原水砷质量浓度为5倍标准限值时,在NaClO预氧化条件下,投加8 mg/L的聚合氯化铝可使砷去除率达到84%,且出水砷含量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要求;在KMnO4预氧化条件下,投加8 mg/L的聚合氯化铝可使砷去除率达到90%,且出水砷含量满足标准限值要求,而投加8 mg/L的聚合硫酸铁可使出水砷含量降至18.72μg/L,无法满足标准限值要求;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时的除砷效果优于聚合硫酸铁,以KMnO4作为预氧化剂时的除砷效果优于NaClO。  相似文献   

2.
在原水pH值为6.5~8.5的条件下,采用常规的生活饮用水净化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原水中投加高盐基度(≥85%)的聚氯化铝(PAC)混凝剂,投加量控制在1.0~5.0mg/L(以Al2O3计),控制沉淀水浊度在1.0~3.0 NTU、滤后水浊度≤1.0 NTU,可使净化后饮用水中的残留铝含量在0.05~0.11 mg/L,明显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铝含量限值(0.2 mg/L),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与其他铝盐混凝剂相比,采用高盐基度PAC混凝剂净化生活饮用水的药剂成本更低,有利于提高水厂的经济效益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对水中铍的去除效果及最大应对能力.结果表明,投加5 mg/L三氯化铁或聚合硫酸铁,调节原水pH≥7.5,或投加5 mg/L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调节原水pH≥7.0,均可将原水中0.01 mg/L左右的铍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002 mg/L)以内.投加5 mg/L铁盐或硫酸铝可有效应对原...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不同药剂配比条件下,聚氯化铝(PAC)、聚氯化铝铁(PAFC)、氯化铁(FeCl3)对引江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了PAFC在净水厂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适用性和实操性,以达到丰富净水厂水处理工艺的目标。结果表明,单独投加30 mg/L的PAFC时处理效果最优,对浊度的去除率为96.52%、对CODMn的去除率为61.53%,投加40 mg/L的PAFC仍可保证出厂水中残余铝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小于0.2 mg/L的要求。采用PAC或PAFC复配投加FeCl3的处理效果接近,当总投药量为30 mg/L时,对浊度的去除率约为93.29%,对CODMn的去除率约为61.38%。总的来说,在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及水厂内控指标条件下,综合考虑药剂的使用效果及经济成本,实际运行中可根据原水水质特点合理采用不同的药剂配比。  相似文献   

5.
以针杆藻(Synedra sp 。)为研究对象,考察了 NaClO 与 KMnO4在不同投量和不同 pH 条件下对针杆藻的灭活特点以及对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 mg/L 投加范围内,NaClO对针杆藻的灭活效果随剂量的增大而提高,投加量为3 mg/L 是抑制藻活性的最佳投量,并且在酸性条件下 NaClO 能更好的发挥其氧化降解的作用;KMnO4对针杆藻的降解效果不明显,说明投加KMnO4(≤5 mg/L)对针杆藻没有很好的灭活效果。氯化对针杆藻灭活效果好,但是会造成细胞解体,引起藻内有机物的释放,危及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污染事件,模拟水厂的工艺流程,探讨了聚合硫酸铁应急处理源水镍污染的方法。结果表明,混凝剂聚合硫酸铁的投加量为20 mg/L、助凝剂PAM的投加量为0.5mg/L,调节p H值为9.2,混凝沉淀后再经砂滤处理,对镍的去除率达到88.2%~90.1%,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在不需要回调p H值的前提下,最大处理能力达到0.25 mg/L。  相似文献   

7.
选取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氯化铝、硫酸铝五种混凝剂,对未发生水华的湖水进行混凝试验。结果显示,五种混凝剂对磷的去除效果排序为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硫酸铝,对TP/TN值影响程度排序为氯化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铁。同时,在研究范围内,确定了各试剂投加量限值,即氯化铝投加量应大于8 mg/L、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应大于15 mg/L、聚合硫酸铁投加量应大于40 mg/L、硫酸铝投加量应大于50 mg/L。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BAF前或后投加不同量的高锰酸钾,考察高锰酸钾对给水BAF/常规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强化效果,并确定最佳投加点和投加量。结果表明:在给水BAF前投加0.8 mg/L的高锰酸钾时处理效果最佳,对NH3-N、CODMn、锰和藻类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4%、70.6%、92.5%和95.7%,相应的砂滤出水平均值分别为0.03 mg/L、1.60 mg/L、0.03 mg/L和33.6×104个/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混凝搅拌设备模拟水厂净水工艺,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对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调整原水pH>10.5(反应后pH>10.1),采用三氯化铁或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投加量为5 mg/L,能将水中汞从0.005 mg/L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001mg/L)以下,是一种有效去除汞污染物的应急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粉末活性炭耦合过硫酸盐(PAC/PS)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考察其对原水中镉和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对超滤膜污染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镉超标6倍的原水水样,当PAC和PS投加量分别为30 mg/L和300μmol/L、接触时间为60 min时,UV254、DOC和镉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1.7%、68.2%和92.7%,镉浓度可降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限值(5μg/L)以下;与直接超滤相比,设置PAC/PS预处理工艺后超滤膜比通量提升了50.5%,XDLVO预测模型中胶体污染物-超滤膜相互作用的总界面能降低了75.38%,超滤膜污染减轻。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广西贺州市贺江合面狮段水体受到铊和镉污染,位于下游的信都自来水厂供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中铊的污染浓度是全国最高浓度之一。根据现场条件,并通过生产性实验,提出了采用在弱碱性条件下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并与聚合硫酸铁水解产物混凝吸附共沉除铊及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难溶的碳酸镉和氢氧化镉并与聚合硫酸铁水解产物混凝吸附共沉除镉的应急水处理技术方法。其中水处理药剂选择、投加顺序、投加点设置和加药量确定在方案实施中极为关键。实践证明,本次的技术方法是正确的,最终实现了在原水铊浓度为0.44μg/L和镉浓度为18.4μg/L的情况下,处理后出厂水铊和镉的浓度都能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铊和镉同时去除率分别达到88。64%和97.28%。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滤膜与混凝集成反应器(简称膜混凝反应器,MCR)处理某湖水,规模为0.5m3/h。结果表明:当氯化铁投加量为30~50 mg/L、粉末炭投加量为20~30 mg/L时,MCR对微污染水中浊度、有机物和细菌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试验期间出水浊度和菌落总数分别低于0.3 NTU和30 CFU/mL;当原水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的Ⅴ类水时,出水水质基本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当原水是劣Ⅴ类水时,出水水质接近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受毒死蜱污染的原水,通过小试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强化聚合氯化铝混凝工艺对毒死蜱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投加8mg/L聚合氯化铝和0.05mg/LPAM难以将毒死蜱浓度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值(0.03mg/L)要求,需要采用PAC吸附与混凝沉淀联用工艺。当原水毒死蜱浓度超标5,10,20,30,40和50倍时,所对应的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30,30,40,40和50mg/L,出水浓度均小于0.03mg/L。PAC吸附强化工艺聚合氯化铝混凝工艺可有效应对原水的毒死蜱污染,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赵志领  李涛 《供水技术》2008,2(6):42-45
以采用黄河侧渗水为原水的柿园水厂现有常规净水工艺为基础,开展了水源突发性砷污染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对砷的混凝去除效果优于三氯化铁;液氯投加量为2.0 mg/L时,除砷效率均最佳;调节pH对砷去除效果的改善不明显.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适合黄河侧渗水砷去除的最佳参数:聚合硫酸铁投加量10 mg/L,硅酸钠投加量3.3 mg/L,液氯投加量2.0 mg/L,沉淀时间60 min.混凝剂的投加量是影响除砷效果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郑州市饮用水源水的砷污染情况,应用原子荧光法对2012年—2014年水源水中的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个采样点的砷含量均小于地表水Ⅰ类标准限值(0.05 mg/L),其中5个采样点的砷含量小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限值(0.01 mg/L),另外1个采样点的砷含量大部分超过了GB 5749—2006的限值,2012年—2014年的超标率分别为41.7%、66.7%、83%。对2014年地下水与自来水中的砷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砷的致癌风险值虽然已经超过美国EPA建议值,但砷含量低于GB 5749—2006限值,不会对人群产生致癌毒害。  相似文献   

16.
以合肥市某水厂生产时原水中二甲基异坎醇(2-MIB)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限值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次氯酸钠预氧化、高锰酸钾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对2-MIB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分别单独预氧化对2-MIB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36%和63%,但过量投加均会导致去除率降低;粉末活性炭对2-MIB吸附去除效果好,去除率高达85%以上,但粉末活性投加量过大,吸附时间长,容易穿透滤池,出厂水浑浊度升高;而在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下,2-MIB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同时能大大减少活性炭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17.
以长江镇江段原水为处理对象,在中试规模下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其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该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程度为:絮凝剂投量絮凝时间絮凝搅拌速度;当絮凝剂投量为0.5 mg/L,絮凝时间为20 min,三联机械搅拌絮凝池的搅拌速度依次为150、100和50 r/min时,絮凝效果最佳,此时砂滤出水浊度1 NTU,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与现行使用的聚合硫酸铁相比,使用该絮凝剂时砂滤出水浊度略高,但其用量远低于聚合硫酸铁的(平均约为25mg/L)。另外,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先升后降,当接枝率为286%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某砷化镓芯片生产厂家的含砷废水经石灰-铁盐法处理后,出水中砷浓度仍有0.2mg/L,未达到回用水的要求。采用含有活性炭三维电极的一体化除砷装置对该含砷废水进行中试规模的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装置在药剂投加量为0.10 g/L、反应时间为60 min、pH为9的最佳条件下运行30 d后,对废水中砷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且出水中砷浓度低于0.005 mg/L,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可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清华  丁卫  胡小芳 《城镇供水》2014,(2):38-40,37
通过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强化混凝试验,研究不同的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对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势、UV254及TOC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聚铝投加量时三卤甲烷生成势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聚铝投加量为2.7mg/L时,三卤甲烷生成势的去除由原水的238.9μg/L降至114.5μg/L,去除率高达52.07%,四次试验的平均去除率达40%;投加不同聚铝量后UV254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聚铝投加量为2.7mg/L时,UV254由原水的0.070降至0.042,去除率达40%,且四次试验的平均去除率达到32.32%;投加不同聚铝量后TOC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聚铝投加量为2.7mg/L时,TOC的去除由原水的3.231mg/L降至1.226mg/L,去除率高达62.06%,四次试验的平均去除率达到48.48%。  相似文献   

20.
采用碱性高锰酸钾预氧化法去除水源水中的铊,研究了其可行性、处理条件及应对能力。结果表明,碱性高锰酸钾预氧化法是去除水中铊污染的可行有效方法;本试验范围内铊的去除率与氧化反应p H值、高锰酸钾投加量、氧化时间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聚合氯化铝投加量无明显相关关系;氧化反应p H值9.0,高锰酸钾投加量2.0mg/L,氧化时间30min,可将限值3倍的铊去除至限值以下,去除率84.4%;氧化反应p H值9.5,高锰酸钾投加量2.0mg/L,氧化时间30min,可将限值10倍的铊去除至限值以下,去除率93.4%;氧化反应p H值10.0,高锰酸钾投加量2.0mg/L,氧化时间30min,可将限值50倍的铊去除至限值以下,去除率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