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在2×1 000 MW机组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和整体优化设计,实现“优化设计、提高效率、降低造价”,使现代化电厂采用创新的技术对机组工程进行优良设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吴文健  戴惠庆  吴斌 《热力透平》2012,41(4):288-291
针对宁海电厂6号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出现的高压转子和低压转子轴瓦振动大的问题,通过试验,对其振动现象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抬高轴承标高、轴承座检修和轴系精确动平衡并重的方法,彻底解决了轴瓦振动大的问题,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该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为处理同类机组振动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湖北汉川电厂一期工程2×300MW机组的整体工程建设作了扼要总结,并对工程中各系统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出了初步分析及探讨,有利于二期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韩松  张长山  郝彦勤 《锅炉制造》2023,(3):16-17+45
由于煤电机组面临着燃料不可再生、气候环境恶化等问题,使得燃煤发电技术不得不向高效、清洁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新建了较多1000MW等级燃煤发电机组,该类型机组由于各部件较重、工艺复杂,在安装过程中难度系数较大,文中采用一种卷扬机智能吊装系统对1000MW机组锅炉省煤器、过热器及再热器进行吊装,可以有效提高安装效率及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5.
《电力与能源》2015,(4):577-579
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2×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串联布置,运行电耗偏高,为简化系统,配合后续节能技术改造并节约用电,拟进行引风机与增压风机的合并改造。对改造方案的确定及改造效果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改造后机组满负荷运行可使厂用电率下降0.32%,节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刘四海 《节能》2012,31(12)
针对浙江国华宁海电厂2台1000MW机组经济性指标与国内百万机组先进值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通过对机组经济性进行分析,确定影响机组经济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主再热汽温偏低、排烟温度偏高、部分辅机选型偏大、辅机电耗率偏高等问题;针对各个影响机组经济性的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文章详细分析、介绍了六横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本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技术及关键部套的设计与研究,对促进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进步具有现实意义,对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设计研发具有可借鉴的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9.
王小龙 《锅炉制造》2012,(4):1-3,16
由于印尼煤具有挥发份高等特点,燃烧印尼煤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制粉系统的调节与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制粉系统在燃烧印尼煤时,磨煤机出口温度异常变化等现象,通过分析燃烧印尼煤的特性,探讨总结出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燃烧印尼煤时的控制策略,有效地保证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上海漕泾电厂2×1 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给水泵运行状况,以及故障情况,指出了原设计中的一些不足。针对目前给水泵芯包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及缺陷,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并对改造后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了阐述。通过给水泵芯包的优化改造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其他同类型机组的给水泵芯包优化改造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某电厂1 000MW机组上进行了神华煤与霍林河褐煤掺烧试验,研究了褐煤掺烧比例对磨煤机最大出力、机组最大出力和机组性能的影响,在最佳褐煤掺烧比例下进行了燃烧优化试验并提出了掺烧褐煤后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随着褐煤掺烧比例的增大,磨煤机最大出力逐渐降低;当褐煤掺烧比例大于40%时,机组最大出力将受到明显影响;在目前设备条件下,褐煤最佳掺烧比例为30%.在最佳褐煤掺烧比例下,额定负荷时省煤器最佳出口氧量偏置为+0.4,最佳燃尽风挡板开度偏置为-10%.通过燃烧调整,基本上解决了掺烧褐煤后炉膛结焦问题,锅炉效率提高了0.07%,NOx排放质量浓度为293.2mg/m3.  相似文献   

12.
白尊亮 《节能技术》2014,(1):92-94,F0003
生物质发电是节能减排的手段之一,优化生物质电厂的主厂房布置对电厂的高效运行十分有利。本文以某30 MW生物质直燃发电厂为例,阐述了30 MW级生物质电厂的主机选型及参数,对主厂房布置特点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从节约建设用地、合理组织工艺流程出发,对其主厂房的布置提出了若干优化方案。本文对我国该容量等级的生物质电厂主厂房布置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