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起步较早,1995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通过我国中星5号卫星播出了五套卫星数字电视节目,后于1996年6月转到亚洲2号卫星Ku频段(通信频段)正式播出,中央电视台的卫星数字电视是采用MPEG2一DigicipherⅡ标准,并对电影、体  相似文献   

2.
1995年11月28日我国采用长征2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亚洲卫星2号"大型通信卫星(简称亚卫2号)。"亚卫2号"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MM7000型卫星,由香港亚洲卫星有限公司经营。主要用于向亚洲区域各国提供广播电视和各种商业通信服务,星上装有24个C频段和9个Ku频段转发器。该星由亚洲卫  相似文献   

3.
我国卫视节目的传送方式 ,已在逐步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由C波段转播向Ku波段直播过渡。目前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已分别通过亚洲 2号、鑫诺 1号、银河 3R以及热鸟 3号等通信卫星的Ku波段向国内外传送 ;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等省市的广播电视节目使用亚洲 2号的Ku波段传送 ;西藏自治区的广播电视节目用亚太 2R星的Ku波段进行传送 ;作为我国“村村通”工程的平台 ,鑫诺 1号卫星上也有了近 4 0套Ku波段的电视节目 (包括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的电视节目 )。下面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 ,结合收转Ku波段电视信号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泰国UBC卫星电视直播系统开播于1998年初,采用东经785度泰国3号卫星的Ku频段广播。泰星3号卫星于1997年4月发射,采用三轴稳定的SpaceBus-3000卫星平台。UBC是联合广播集团(Urlited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缩写,在UBC开播之初,共租用了泰星3号上的5个转发器(12666、V、27500的教育台节目是在泰星2号上,二星在同一轨道位置,它不属于UBC系统),2002年UBC转发器发生故障后,缩减为现在的四个转发器传送节目,但节目数量并没有减少,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知:我国将进行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现在使用的亚洲3S、亚洲4号、亚太6号、亚太2R号、中卫1号、鑫诺1号共6颗卫星上传输的中央和地方卫星广播电视节目将全部调整到鑫诺3号(东经125°)和中星6B(东经115.5°)两颗广播电视专用卫星传输,现在使用的鑫诺1号卫星Ku转发器传输的广播电视节目全部调整到亚太6号卫星(东经134°)Ku频段转发器传输。接收上述原有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所有地面接收站都要进行调整,以便接收新卫星传输的节目信号。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开始通过亚洲卫星2号ku波段第4号转发器进行加密卫星电视的播出,把我国卫星电视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采用Ku波段传送加密卫星电视的优点是:第一,Ku波段频道带宽(54MHz)较C波段频道带宽(36MHz)要宽,每套节目按MPEGⅡ数字压缩编码的压缩比可小一些,这样数字传输比特率可高一些,信号综合指称可得到提高。第二,由于采用12GHz以上的Ku段下行频率,波长只是C波段波长的1/3,同样直径的天线,接收Ku波段信号要比接收C波段信号增益高约10dB。第三,Ku波段转发器功率比C波段转发器功率要大,接收站可用较小…  相似文献   

7.
金钟明 《中国有线电视》2007,(21):2013-2013
(1)在采用不同的卫星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时,需要使用不同标准类型的IRD来接收卫星信号,例如,若接收亚洲2号卫星Ku频段转发器上的中央电视台的电影、体育、文艺、戏曲、音乐等节目,就必须采用符合Digiciphrell标准的专用IRD,且需经中央电视台卫星电视传播中心授权,若接收亚洲2号卫星C频段转发器上的我国11个省(区)的卫星数字电视节目,就必须采用符合MPEG-2 DVB标准的IRD。(2)在接收卫星模拟电视信号时,一般在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接收天线经几次扫描、搜索即能捕捉到需要接收的卫星信号。在接收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时,调整接收…  相似文献   

8.
大安市有线电视网络所传送的中央 4套加密节目(3,5 ,6 ,8)目前使用的是亚洲 2号转发器 ,处于Ku波段 ,其下行频率为 12 .30 5GHz,垂直极化。 2 0 0 2年春季时 ,在高频头与电缆连接处做了一次防水处理 ,之后没有发现收视效果有变化 ,但到了夏季以后 ,经过几次小到中雨便发现图像有黑屏及马赛马现象 ,起初以为是雨衰所致 ,后来发现阴天时也有类似现象。查阅《数字卫星广播系统》 ,由亚洲 2号卫星Ku波段转发器的波束图可知 ,大安市处于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的 4 84 6dBW之间 ,属于接收强度的中等水平 ,并且我们采用的是 3m直径的普通抛物…  相似文献   

9.
波段之战     
客观地、全面地评价Ku频段和C频段在美国的适用性是这篇文章的显著特点。作者把美国国内Ku、C频段争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前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需要指出的是:这场争论是在美国国内早已大量建立和使用C频段卫星系统作为节目传送手段之后引起的,而这种情况在我国是不存在的。因此,对我国卫星广播系统究竟采用Ku频段还是C频段这样一个重大决策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刊登此文或许能对关心Ku、C频段论证的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江联重工集团电视台地面站有两套卫星天线 ,分别接收亚太 1A和亚洲 2号的卫星信号 ,其中亚洲 2号的高频头是双极性双波段四输出 ,它的C波段接收广东卫视、福建卫视和湖南卫视 ,它的Ku波段接收北京卫视和山西卫视。在亚太 1A卫星上接收一套模拟节目 (四川卫视 )和一套数字节目 (中央第 7套节目 )。一段时间以来 ,卫星信号的接收极不正常 ,具体表现为C波段数字节目如广东卫视、福建卫视和中央 7套等节目总是出现马赛克现象 ,严重时数字接收机甚至出现“死机” ,而此时的Ku波段数字信号和C波段的模拟信号却能正常接收。技术人员以为是信号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