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机理及规律的研究,可通过计算混合溶液表面层和胶团中分子相互作用参数β_σ、β_m进行定量表征。研究表明,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使混合体系表面活性显著增强,加入非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剂,其溶解性能明显改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是活性剂离子的“互憎”(或排斥)作用占主导,还是“内聚”(或吸引)作用占主导;而无机盐、醇类、高分子化合物等添加剂的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从荧光技术在研究表面活性剂-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及相互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在阐述表面活性剂-蛋白质相同电荷混合体系及相反电荷混合体系的不同相行为特征的同时,介绍了NMR弛豫技术和冷冻蚀刻电镜在研究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蛋白质混合溶液的界面吸附行为的研究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主线,介绍了表面活性剂-蛋白质混合溶液界面吸附的2种机理,以及LB膜技术和流变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表面活性剂-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烷基多糖苷是一类含有一个长烃链(支链或直链)和一个或数个糖苷单元的两亲物质,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运用相图、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小角中子散射和DSC等手段对这类物质进行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表明,APG在许多性质上明显不同于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特别是APG具有较高的cmc,APG与其他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于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25℃~60℃范围内APG的界面性质没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的浊点性质不同于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阴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阳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非离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3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聚乙烯醇溶液黏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醇发生疏水链相互作用使高聚物带有电荷,体系黏度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醇无相互作用,体系黏度不变;盐的加入,只对聚乙烯醇/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影响大,而对聚乙烯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外资讯     
联接基长度对非离子与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测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醚(简称PEG—TMBPE)与三种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alkanediyl—a,x—his(dimethvldodecvIammon|um bromide)(12-s-12.S=2、4和6)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并用小角度中子散射法测定了胶束的大小与胶团聚集数。结果表明:1)随着gemini表面活性剂连接基长度的增加以及混合体系中辛基酚醚含量的增加,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明显增大;2)混合胶束化是热力学自发进行的,混合胶柬的稳定顺觅序为:PEG—TMBPE+12-2—12〈PEG—TMBPE+12—4—12〈PEG—TMBPE+12—6—12。该混合体系的协同效应源于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亲水头基间的静电斥力的减小,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引起的:1)辛基酚醚含量增加时使gemini表面活性剂亲水头基之间的空间位阻增大;2)12-s-12q3连接基长度增加,使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疏水性增大,同时使其亲水头基的极性增大。  相似文献   

6.
期刊文献     
正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铜酞菁染料的相互作用房宽峻,刘代明,蔡玉青摘要:采用电导率测定、可见吸收光谱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铜酞菁结构染料直接蓝199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与表面活性剂作用后,在溶液中形成染料表面活性剂离子对复合物,使染料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最大波长出现红移。同时,离子对复合物的形成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发生变化,混合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大于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而电导率随着表面活性剂浓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洗涤法脱墨废水浮选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福廷 《精细化工》1996,13(3):49-53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洗涤法脱墨废水。墨液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浮选处理后可去除大部分染料离子(或粒子)。实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用量、溶液的pH值等对脱色效果和浮选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泡沫的液膜组成和性能,认为此浮选是离子和泡沫混合浮选。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食品加工、医药制造、日用化工等领域。表面活性剂通常为阴离子和非离子两类,其作用机理不同于普通油脂所用的极性,是通过与脂肪酶的表面结合而起到乳化去污的作用。在生物催化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将阴离子和非离子两类物质以静电或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合体,以达到增强或降低催化活性的目的。生物催化中,往往通过模拟酶与反应底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而提高其活性,以实现更好的催化效果。表面活性剂可以与生物体内酶结合后进行催化反应,从而达到提高脂肪酶活力和生产效率的目的。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生物催化剂对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反应过程中作用和机理与普通溶剂或常规油脂体系中所用溶剂所起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用Gibbs吸附定理和Rosen以正规溶液理论为基础导出的吸附层组成公式,研究了十二烷基聚氧乙烯-3磺酸钠(C12E3)S与PO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10E5,C10E7)的二元体系在25℃和40℃下的纯水溶液中的表面吸附:并用分子间相互作用β参数和交换能ε讨论了吸附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非离子POE在混合吸附层中优先吸附,即使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很低时(≈0.1),POE在表面层的摩尔分数也大于0.5。(2)两表面活性剂组分在吸附层中相互作用为吸引力。(3)POE的EO数增加,表面层中分子间作用力增强,POE的吸附趋势减弱,(4)温度升高,POE和C12E3S的吸附能力均降低,同时吸附层中分子间作用力减弱。  相似文献   

10.
天然混合羧酸盐的复合驱油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价格低廉的天然混合羧酸盐为表面活性剂,选择我国两种典型原油(酸值高称S油;酸值低为D油)为油相,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相态试验研究,得出复合驱油体系组成,通过瞬时界面张力测定,研究氯化钠,钙离子和镁离子和羧酸盐的浓度对驱油体系的影响。最后开发室内驱模型试验,得到该体系所得水驱后的采收率达到42.9%的好效果,为我国三次采油时在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聚合物PAM/PVP与表面活性剂SDS混合体系的相对粘度和表面张力研究,证明聚合物PAM/PVP与表面活性剂SDS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这两种聚合物很容易和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通过缔合,形成混合胶束状聚集体,导致溶液粘度剧增。随聚合物溶液中SDS的加入,溶液粘度发生起伏变化,出现最大值(最小值)。而二者的相互作用使体系溶液的表面张力在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前后呈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平衡的情况。且聚表相互作用使溶液界面的界面张力比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2.
从3方面综述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与生物活性分子的相互作用。亲油性的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可与β-环糊精形成1:1,1:2或2:1型包合物,而亲水性的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不能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这些包合物的形成影响了表面活性剂的cmc和在界面的吸附。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能够与牛血清蛋白、β-酪蛋白、溶菌酶等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蛋白质的分子构型以及在油/水界面的吸附状态。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与DNA的相互作用主要来源于静电吸引和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共存时,存在相互作用,体系黏度,表面张力等性能将发生变化。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过程具有协同效应或非协同效应,相互作用和表面活性剂电荷、疏水性、胶束形状以及聚合物的结构、线性电荷密度和介质离子强度等因素有关,综述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相互作用机理及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的性质和应用,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外加聚合物、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机电解质、助表面活性剂等对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浊点的影响规律 ,发现聚合物由于其结构和分子量不同对浊点的影响也不同 ,一般可使浊点降低 ;加入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 ,从而使浊点升高 ;无机盐由于存在盐析和盐溶两种不同效应而对浊点的影响比较复杂 ;醇和有机酸等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碳链的长短不同而影响浊点。这些规律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专利文献     
一种碱-混合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及其应用;一种碱(盐)-混合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复合驱油体系及其应用;三次采油用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水杨醛缩牛磺酸席夫碱合铜配合物,研究了该配合物分别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胶束中对H2O2分解的催化性能,探讨了pH、过氧化氢浓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阳离子胶束中对H2O2的分解具有快速催化作用,其催化速率远远高于铜离子本身的催化速率,而且在碱性介质中催化速率明显提高;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刺胶束对配合物的催化有禁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冀华 《化工之友》2001,(6):40-40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十分广泛,各种民用及工业部门都用到它,而耗用量最大的是民用各种洗涤剂。用用洗涤剂的基本原料发展趋势是:基本品种仍然是阴离子直链烷基磺酸钠(LAS)、脂肪醇硫酸盐(FAS)、α-烯基磺酸盐(AO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非离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APE。从洗涤活性物发展看,醇类表面活性剂将占主导地位。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LAS和醇类产品仍然是主要表面活性剂。新开发和有发展前途的品种有仲烷基磺酸盐(SAS)、甲酯磺酸盐(MES)、α-烯基磺酸盐(AOS)以及非离子烷基多糖苷(APG)等。从配方设计的发展看,重垢衣用液体洗涤剂由原来含大量非离子活性物的无助剂产品改进为采用阴离子与非离子(3:1)复配物,增加了LAS等用量。我国工业表面活性剂起步较晚,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应用的工业领域来看,目前,我国以纺织工业为最大用户,其次为石油和建材工业。今后工业表面活性剂的发展仍将立足于纺织、石油、建材大用量行业,发展系列化、专门化、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面向其它工业行业。我国表面活性剂品种以非离子为主,阴离子占1/3,阳离子和丙性离子所占比重小,开发阴离子和两性离子系列化产品、衍生产品,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双长链季铵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已经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有十二烷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其衍生产品;N-(3-烷氧基-2-羟基丙基)三乙基氯化铵以及多种水溶性高分子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我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现有烷基咪唑啉、羧酸型咪唑等,今后开发生产咪唑啉系列衍生物是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国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虽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这方面还有大量品种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18.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介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含氟表面活性剂(简称:FS)为特种表面活性剂产品中最重要的一类品种,有关它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和用途,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导、专利和文章予以较详细的论述,笔者也曾在“工业表面活性剂技术经济文集(4)”中发表过相应的论述文章。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技术要求较高的特种场合或一般普通表面活性剂难以胜任的、应用效果较差的领域。由于Th是一种高性能的产品,因此在许多特殊的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可作为普通表面活性剂增效用的特殊添加剂,通过添加极少量的FS后的普通表面活性剂产品,即可极大地改善普通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正庚烷中的分配系数,以及混合阳离子,非离子表活剂在水-庚烷中的分配系数。通过分配系数和有关假定,计算出两种表面活性剂在单独和混合分配时的ΔGW→0,ΔSW→0,ΔHW→0值。并利用热力学函数推算出阳离子和非离子表活剂在小于临界胶束浓度时的分配过程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系数β值。  相似文献   

20.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或dimeric)是由两个单链单头基普通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通过化学键联接而成,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更优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简史、研究概况以及结构特点,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