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表示:二元数组转换成线性四元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方法实现二值图象的二元数组表示转换成线性四元树描述。它包括两个算法:(1)二元数组转换成0-四分形集合,和(2)平移-合并0-四分形。对于二元数组,算法(1)需要O(2~(2n))时间。算法(2)以0-四分形数目的线性时间运行。  相似文献   

2.
广义线性八元树表示及物体的广义三维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物体的广义线性八元树表示法,推广线性八元树的构造方法完成物体的广义三维重建--广义线性八元树表示,从而为物体三维重建降低约束、增加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计算线性四元树表示的二值图象Euler数的图论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提出线性四元树表示的二值图象的邻接寻找算法,利用该算法的执行结果可以定义一个线性四元树对应的有向邻接图,通过其对应的邻接矩阵的简单运算,能够用代数方法计算图象的Euler数。  相似文献   

4.
线性四元树表示二值图像的围线追踪和Euler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基于边过程的围线追踪算法推广应用于四元树表示的二值图像,给出了一个对线性四元树表示二值图像实现围线追踪的算法,算法利用输入的四分形编码确定四分形左上及右下角处象互的位置坐标,由此确定图像中的所有非零边过程,再进行基于边过程的围线追踪,算法求得围线的树结构,表达和图像的拓扑性质,利用围线的树结构给出了一个计算图像的Euler数的非常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图象的四元树表示提供了有效地节省图象存储空间及快速地实施图象处理的方法,而利用四元树实现图象的连通标记则是图象处理、图象分析及计算机图形学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文献〔1〕和〔2〕分别给出了基于指针四元树和线性四元树的图象连通标记算法。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线性四元树(Linear Quadtree,简称 LQT)的连通标记算法 CCL(T,N)(Connected Component Labeling),其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与前两个算法相同,均为 O(N.logN),但其实用效率及通用性均优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二种算法分别标号和计数线性八元树表示的三维客体群的连通分量.这些操作典型地需要检查线性八元树中诸八分体在三个主方向上的面邻接对.根据这些邻接对,可以建造在计算机中用关联矩阵表示的邻接图.连通分量标号和计数是在关联矩阵上分别执行相应的操作而完成的.连通分量标号的执行时间是O(n+m·logm),而连通分量计数需要O(n)时间,其中m和n分别是线性八元树中八分体和邻接对的数目.  相似文献   

7.
在图象编码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四元树转换为边界链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线性四元树到边界链码的新转换算法,与以往一些算法相比,该算法实现起来非常简单而又不失通用性,在该算法中,四元树上所有大于最小黑结点的黑结点被递归划分为最小黑结点大小,随后采用一种堆栈的方式实现结点的邻接寻找,最后通过求得组成区域边界的有向线段从而得到区域的边界链码。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彩色人脸的色彩信息进行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彩色图像四元数表示的算法. 首先基于彩色图像四元数表示和四元数代数理论定义了四元数伪Zernike矩(Quaternion pseudo-Zernike moments, QPZMs), 将传统的主要处理灰度图像的伪Zernike矩(Pseudo-Zernike moments, PZMs)推广应用于彩色图像,然后基于QPZMs构造了彩色人脸图像针对旋转、缩放和平移(Rotation, scaling, and translation, RST)变换的四元数值不变量,最后结合这些鲁棒的不变量特征和四元数BP神经网络(Quaternion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QBPNN)分类器进行彩色人脸识别. 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基于四元数的算法比较,本文算法在表情、光照、位置等变化方面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四元数用于3D方位表示和旋转计算相关的一些基本定义和计算规则,主要包括旋转转换、角位移的计算及插值计算,并对四元数用于3D计算的优劣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P-推理与信息的P-推理发现-辨识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P-集合((Packet sets)是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内(Cantor set X),改进有限普通集合X得到的一个新的数学结构与数学模型。P-集合是由内P-集合XI' (internal packet set XI')与外P-集合XI' (outer packet set XI' )构成的集合对;或者,(了,了)是P-集合。P集合具有动态性。利用P-集合,给出内P-推理(internal packet reaso-ning)、外P-推理(outer packet reasoning) ,P-推理(packet reasoning)与推理模型的图形表示;P推理的结构是:if时,ak, )}}ak, }ak} ) } then ((x)k+} , (x)k)}((x)k , (x)象1)。给出内P-推理与信息删除定理、外P-推理与信息补充定理、P推理与信息删除一补充定理、P-推理与普通推理关系定理、信息单位圆、内P推理信息圆、外P-推理信息圆概念、P-推理信息圆的动态特性定理、推理信息圆一未知信息的内发现准则、推理信息圆一未知信息的外发现准则。利用这些结果,给出内P一推理在未知内一信息发现一辨识中的应用。因为P推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给出P推理的属性扰动特征、内P推理的内P扰动定理、外P推理的外P一扰动定理与P一推理的P扰动定理。在内P推理中,因为内P一扰动存在,使得内P推理结论中的信息丢了部分信息元;在外P推理中,因为外P扰动存在,使得外P-推理结论中的信息被补充了部分信息元。P集合是智能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应用前景看好的新模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边肇祺 《自动化学报》1987,13(5):330-336
本文叙述了在保持原始数字波形过零点位置信息的条件下,用几个具有不同斜率的直线段逼近原始波形的算法.根据波形的复杂度和所要求的精度可以方便地调整基元数目.一般说来用三个基元组成的链保存了原有波形的大部分信息并可用于对波形的句法识别.在某些地震信号上进行的试验说明了这种链表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何长安 《自动化学报》1985,11(2):166-174
本文应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可测强外扰作用的伺服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最优的状态反馈,而且具有最优的前馈补偿和外扰补偿,系统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文中还介绍了当系统的状态不能直接量测时,最优状态观测器的设计问题.通过一个电液力伺服系统的实例具体说明了设计步骤、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任一连续系统采样后的性质,提出了一种无需时频转换(FFT运算)而直接求取连续系统传函模型的辨识新方法.它适用于在线或离线递推,计算简便、计算简便、精确性好,且很容易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的辨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笔者研制的新产品中的软件部分,产品已多年应用于生产实际中,该电视扫描式图形显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使用专门的CRT控制器,引用较成熟的电视扫描原理构成的[1].即时显示的图形内容存贮于刷新存贮器中,象素与该存贮器的位置具有一一对应的"映象"关系.在刷新扫描期间,刷新存贮器每一位的内容(即象素值)被顺次读出,经过视频控制电路,转换成视频信号,送CRT显示.用软件改变存贮器中的内容,便能显示各种图形.  相似文献   

15.
鲁棒保护-时滞跟踪自适应控制及其在球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鲁棒保护-时滞跟踪自适应控制新方法,着重论述该方法在球磨机微机自控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实践和计算机仿真实验都一致表明:该方法成功而有效地解决了时变滞后系统的控制问题,克服了自校正调节器等方法的主要缺点,其实际工程应用效果令人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6.
自动振幅控制系统是非线性闭路控制系统.本文研究它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及设计方法,证明了系统的静态压缩精度完全取决于环路增益.如在环路中使用一个积分器,系统的静态性能将到到改善.本文还研究了一阶及二阶自动振幅控制系统低通滤波器参数的设计问题,导出了设计公式,并证明了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优于一阶系统.还分析了输出信号波形畸变的原因,介绍了减少畸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最优二次型渐近设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用闭环系统预期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确定加权阵,及依靠最优调节器的渐近特性确定Riccati代数方程迭代解起始阵的方法.据此提出了线性系统最优二次型渐近设计法,编写了设计程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地讨论人口系统稳定性中临界妇女生育率的离散和连续两种计算公式的关系,并对连续型给出了一种较好的离散化计算公式.用具体数学说明几种公式在计算中的差异,从而看出从离散方程导出的离散公式在应用时较为直接方便,与实际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及智能控制系统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新松 《自动化学报》1981,7(2):148-156
本文扼要地概述了人工智能与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全文分五个部份:1)前言;2)人工智能的历史及主要研究课题;3)人工智能核心问题的研究与进展;4)智能控制系统;5)结论.本文提出应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专家咨询系统的基本思想,建立新型的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来解决复杂大系统的辨识和控制中一些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者曾研究过带有一个参数的非线性矢量常微分方程所描述的分岔系统,得到了这类系统存在非零平衡解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获得了非零平衡解的精确个数.本文研究非零平衡解的近似表示问题,得出其近似表示式,所得结果有助于了解平衡解的实际位置及其对参数的依赖状况,有助于研究分岔系统轨线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