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采矿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灰色方案决策理论对采矿方法进行选择,能够避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观性。针对铜坑矿92号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初选确定了深孔房柱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垂直连续采矿法3种方案,利用模糊灰色理论,选择了11个技术指标综合比对3种采矿方法,确定了在该矿选用垂直深孔连续采矿法开采。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Malanjkhand铜矿矿体特征、生产现状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VCR采矿 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及阶段强制崩落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为该矿露天转地下的采矿方法,同时优化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结构参数,从而减小采切工程量、降低了损失贫化.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Malanjkhand铜矿矿体特征、生产现状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VCR采矿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及阶段强制崩落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为该矿露天转地下的采矿方法,同时优化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结构参数,减小了采切工程量、降低了损失贫化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空场法嗣后充填的方式进行采矿是一种高效的采矿方法,已成为特大型地下矿山采矿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结合Mathews稳定图法和FLAC3D数值计算方法,利用Mathews稳定图法初步选定采场结构参数,而后利用数值方法在初选方案中进行比选获得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以张庄铁矿为例,对应用阶段凿岩阶段出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厚大矿体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以及不同暴露面积条件下采场的稳定性,从而得出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为阶段凿岩阶段出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矿山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安全高效地开采破碎铅锌矿体,在分析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山原有的下向分层崩落法基础上,提出了整体钢筋混凝土假顶分层崩落法及下向分层膏体充填采矿法两种方案,对比了3种采矿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开采顺序、采矿工艺、支护方法及技术经济指标,推荐整体钢筋混凝土假顶分层崩落法。试验采场工业应用表明,该方案成本189.3元/t,矿石损失率3.6%,贫化率6.5%,同时较好地限制了上下盘岩移,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较优。  相似文献   

6.
王腾  鄂玉强 《现代矿业》2022,(2):96-100
针对某矿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初选了4种采矿方法,从技术、经济和安全3个方面选取影响采矿方法的10个评价指标,运用AHP-FUZZY法对4个初选方案的优越度进行综合评判.最终确定最优的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并针对该采矿方法的矿块结构参数、工程布置、回采工艺的确定开展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对倾斜中厚矿...  相似文献   

7.
作者提出,采矿方法及其结构参数选择不当、覆盖废石块度细小、凿岩爆破质量差、采场管理落后等因素造成矿山损失贫化指标偏大。在继续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生产时,必须采取调整采场结构参数和改变覆盖岩层条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平分层崩落法在本溪铀矿3#矿体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德攀  张飞凤  徐有才 《铀矿冶》2004,23(3):113-118
2000年4月,本溪铀矿对某矿床3^#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法进行回采。由于缺乏从地质角度深入研究该矿体的赋存条件,采场一开始回采就发生了冒落;由于180~234m标高阶段的矿体、围岩较为破碎,生产安全得不到保证,被迫停止了该采场生产。结合3^#矿体地质赋存条件,改用水平分层崩落法对该矿体进行回采。通过试采,摸索出该采矿方法在3^#矿体回采中的结构参数、矿体布置、适用条件等方面的各项工艺参数;摸清了分层崩落法在3^#矿体回采中的地压规律,并灵活运用了各种条件下的悬顶距和放顶距等有关地压管理参数。对于矿体和围岩较破碎的矿体,该采矿方法是完全适用的。  相似文献   

9.
陈宪龙  徐志宏  肖福龙 《金属矿山》2013,42(7):38-40,44
根据马钢姑山矿业公司后和睦山矿段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定无底柱分段崩落与诱导冒落相结合作为和睦山矿体首采段的采矿方法,双工作面回采诱导冒落法为其采矿方案。采用较大结构参数(-150 m分段采场结构参数为15 m×12.5 m,-162.5 m分段采场结构参数为12.5 m×12.5 m)与诱导冒落技术,确定了采准工程施工顺序和回采顺序并进行了试验采矿工程,对松软矿岩采准巷道提出掘支技术措施,保证了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锡矿急倾斜薄矿体的赋存形态和矿岩稳固性,对崩落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进行初选,对初选出的浅孔留矿法和分段矿房法从采场生产能力、采准工程布置、回采工艺和矿石综合回收率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选择浅孔留矿法开采,并对所选的采矿方法进行了底部结构优化,降低了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优化后的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对类似生产条件矿山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某矿山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充填法联合开采。研究两种方法同时开采时采场地压的变化及采场稳定性问题,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该矿山采场地压的演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并利用微震监测技术验证模拟结果。研究表明,该矿山上部矿体随着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进行,下部胶结充填体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下部充填采场矿柱受力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结束后,下部充填采场矿柱的垂直应力下降了约35%。由此可见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能有效缓解下部充填采场的地压,有利于提高采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孙健  陈俊智  汤祥 《矿冶》2015,24(6):19-23
针对地下矿山采场结构参数设计中常用方法未能将结构面对岩体的稳定性影响充分考虑等问题,以云南省某铁矿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对矿山上盘围岩进行结构面调查和分析,并应用Mathews图解法对急倾斜采场暴露面冒落问题进行研究,计算得出采场巷道不稳定极限跨度为4.37 m,上盘不稳定暴露面积为366 m~2,可以对矿山采场现在出现的一些零星冒落现象做出合理解释。针对采场冒落现象,根据采空区缓冲垫层设计的经验公式,得出冒落垫层厚度为2.7 m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在该矿山实际生产、采场参数优化方面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玉斌 《金属矿山》2007,48(5):32-36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和放矿管理可以取得较好的矿石贫损指标,矿岩放出体形态对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调整及放矿管理尤为重要。为研究某铁矿矿岩中含水量与放出体形态的关系,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含水量ω分别为0、4%和6%),对取自该铁矿井下采场的矿岩材料进行了单体放矿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①沿进路方向,矿岩中含水量对放出体形态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顶部矿石在放出矿石量中占比越来越大;②在垂直进路方向,当矿岩中不含水时,放出体形态接近椭圆,矿石放出效果好;ω=4%时,放出体下部偏“瘦”,表明侧面矿石放出困难;ω=6%时,放矿过程中多次出现矿石成拱堵塞现象,导致放出体形态异常;③降低矿岩散体中的含水量有利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堆中矿岩散体连续、顺利放出。  相似文献   

1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采场结构参数与出矿设备配套与否非常重要,当采场为大结构参数时,采用大型先进开采装备与其相配套可显著提高生产能力,降低采矿成本。首先介绍了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理论,后详细论述了大型先进开采装备在我国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的应用与实践,从实用情况、安全环保、经济效益分别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5.
全面法采场矿柱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面采矿法在采场中留下规则(方形、矩形或圆形)或不规则的矿柱作为永久支撑,不予回采。全面法矿柱的稳定性与采场结构参数密切相关,作为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工作的前奏,有必要对全面法采场矿柱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本文利用南方某钨矿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矿柱稳定性分析,进行了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正交极差分析,最后对矿柱稳定性进行校核。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以作为类似矿山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合理设置采场结构参数是矿山企业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大新锰矿西北采区+340 m中段的采矿工程为背景,采用Mathew图法验核现有采场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优化了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为:1矿山矿柱尺寸选取合理,能够保证开采安全;2矿块斜长为60 m时,Ⅰ矿与Ⅱ、Ⅲ矿的矿房沿走向的极限宽度理论计算值分别为13.5,10.8 m;建议在今后采矿设计中矿房宽度取9 m;3合理布置西北采区Ⅱ、Ⅲ矿矿柱与Ⅰ矿矿房采空区位置,使之达到上下对应,减少矿柱不合理布置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地质冶金学模型包含众多参数,对矿山生产的全流程有着指导作用,而对于采矿生产的指导意义尤为直接。在吉家洼金矿地质冶金学模型中,结合工程地质数据,对采矿方法、采场结构参数、贫化率和采矿成本参数进行了准确赋值。首先基于工程地质块模型中综合稳定参数和矿体厚度,将矿体划分为三类区域,分别适用于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和留矿采矿法,并在相应区域内,获得采场结构参数,并据此建立线框模型。进一步采用单一域赋值法,在地质冶金学模型中增加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字段。采矿贫化率赋值是通过将试验采场内的局部点贫化率和矿体厚度做散点图,然后在三类采矿方法对应的区域内,求得三类贫化率回归方程,并利用回归方程在模型中赋予贫化率字段。采矿成本的计算以矿房为单位,计算矿房中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生产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的总和,然后根据模型块尺寸占所在矿房的比例来分担整个矿房的成本费用。地质冶金学模型中采矿参数和工程地质块模型中综合稳定参数及矿体厚度动态关联,采矿参数的优化依赖于工程地质模型中综合稳定参数。  相似文献   

18.
苗胜军  史丽超 《矿冶》2016,25(2):1-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产量在地下铁矿开采过程中占总产量的85%以上,小尺寸的采场结构参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采矿方法的开采效率,制约矿山经济发展。从放出体空间排列优化、爆堆体与放出体吻合度等角度,对比分析高分段结构和大间距结构两种大结构参数方案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的适用性,认为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能够大幅降低采掘比,改善采场地压环境,控制矿石损失贫化,降低采矿成本,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并结合矿山开采实践,采用FLAC3D软件对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路开采的围岩应力及位移变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安全稳定性满足生产要求,验证了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地表不允许塌陷时,急倾斜厚大矿体的开采是一个世界采矿技术难题。国内外对此类矿体采用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和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李楼铁矿厚大矿体的开采为实例,从矿体赋存形态和矿岩稳固性对空场法、崩落法、充填法进行采矿方法的初选。对生产中应用的25 m高分段凿岩空场嗣后充填法和高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从采场生产能力、采场工程布置、采准工程量、工艺技术、采场充填周期进行技术分析比较,提出以高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为主,25 m高分段上向扇形孔空场采矿嗣后充填法和浅孔留矿法为辅的采矿方法,能实现安全、高效、大规模生产。随着凿岩设备、装药设备、爆破器材的发展,大孔穿爆,高分段或阶段凿岩在矿山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类似开采条件的矿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