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混合味精废水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合味精废水的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试验研究表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混合清废水是可行的。其适宜的运行参数为:硝化反应HRT≥26h,反硝化反庆HRT=6~8h。硝化反应的COD饥荷率0.4~0.8kg/(m^3.d),NH3-N负荷率0.06~0.11kg/(m^3.d)。当进水COD浓度为800~2400mg/L,NH3-N浓度为250~500mg/L时,硝化反应COD去除率一般为95%,NH3  相似文献   

2.
粘胶纤维醚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纤维状离子交换体,研究了粘胶纤维与二氯乙酸(DCA)在碱性介质中非均相继化反庆。交联莳翼在粘效纤维(CCEV纤维)中羧基的形成速率R=k「DCA」^103「NaOH」^105(mmol/kgs)。醚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在低于66℃时为47.88kJ/mol,高于66℃时为42.73kJ/mol,CCEV纤维具弱酸性阳离子交换特性。含羧基450mmol/kg的CCEV纤维旧保护纤维形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六溴环十二烷(HBCD)、HBCD和Sb2O3的热分解,HBCD对于聚丙烯(P.P)、聚乙烯(Pst)热分解的影响。发现HBCD分解时吸热,和Sb2O3混合一起,其唯象动力学参量值变大,HBCD对pp的热分解、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对Pst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室温下[Fe(phen)3](ClO4)3·H2O与NaI发生的固-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ssbauer谱、XRD、IR、元素分析、TG-DTA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固相产物,并采用反应截面移动法研究了等温固相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室温下该反应速度快、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微量有机物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溴酸钾氯化偶氮氯膦Ⅲ褪色的新指标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EDTA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2,4-二氨基-1,5-二甲硫基(DADMT)和N,N-二(2-羟乙基)苯胺(lsonol)分别与聚酯型预聚物和了羟型预聚物固化反应过程,求出相应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并对扩散控制阶段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采用新工艺-水相法合成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的合成条件,产品用IR光谱及元素分析表征,并用DTA技术比较了原料及产品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选用30%Na2CO3溶液,温度控制在60‰,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反应液pH值为6~7,恒温反应6h后,所得反庆产物中锡含量为13.63%,收率可达97.7%,经DTA检测得产品热分解温度为232‰,此外,经理论计算得产品分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07.53kJ.mol^-1,比作为原料的酯基氯化锡的分解反应表现活化能(111.24kJ.mol^-1)大196.29kJ.mol^-1,说明所得产品的热性能优于酯基氯化锡,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颈基乙酸异辛酯)为低毒产品。  相似文献   

8.
磷脂酸酶D催化反应中的有机溶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酶催化反应中的有机溶剂效应进行了深入讨论,引用溶剂化概念解释了有机溶剂对反庆平衡状态,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此外,考察了24种有机溶剂对磷脂酶D催化反应的影响,提出了有机溶剂作用机理,即有机溶剂使酶蛋白微粒和底物磷脂表面更具疏水性,从而增加了酶和底物的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9.
TiC—Al体系的燃烧反应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整体加热法对Ti,C和Al三种粉末混合料的压坯进行燃烧反应合成,研究了长温速度以及Al含量对反应过程及反应产物微观形貌和组成的影响,探讨了A1基中TiC粒子的形成机理,对Ti-C-Al体系反应物进行的差热分析(DTA)及对产物进行的X射线衍射合成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的结果表明,在热爆反应合成过程中,首无是Ti与Al反应形成Ti与Al的化合物,放出热量,随后促进Ti和C的放热反  相似文献   

10.
全工表征了一个全新的双核铜(Ⅱ)穴合物,并首次利用脉冲辐解法来研究双核铜(Ⅱ)穴合物(SOD模型物)与O2^-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铜(Ⅱ)穴合物的催化速率常数可达1.89×10^7,铜(Ⅱ)穴合物催化歧化O2^-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庆的影响表明:在合成丁酸丁酯时,采用001×7树脂和D72树脂和D72树脂作催化剂,均有较高的酯化活性,其丁酸的转化率分别为98.43%和96.4%,在合成丁酸乙酯时D72树脂的酯化活性优于001×7树脂的酯化活性,其丁酸的化率分别为93.55%和80%。  相似文献   

12.
CaO颗粒脱硫化学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CaO颗粒脱硫反应用热重分析法进行了实验研究,CaO颗粒由国内有代表性的6种不同产地的石灰石加热分解制成。实验表明石灰石品种对脱硫反应有影响,在870℃时,CaO转化率在17%~36%之间。建立了CaO脱硫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即反应速度常数Ks和产物层扩散系数Dp。在870℃时Ks为1.64×10(-8)~6.86×10-8m4/(mol·s),Dp为3.15×10(-13)~1.61×10(-12)m2/s。CaO脱硫表面化学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6~59.1kJ/mol。  相似文献   

13.
借助显色剂DPC(二苯胺基脲)与Cr(Ⅵ)的显色反应.研究了锰(Ⅱ)对Cr(Ⅵ)氧化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的催化作用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锰的新方法,检出限为3.2×10-9g/mL。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漆酶催化转化4-溴酚(4-BP),2,4-二溴酚(2,4-DBP),2,4,6-三溴酚(2,4,6-TBP)的反应 动力学,考察了温度、pH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催化转化三种溴酚的反应总体遵循 假一级反应动力学;在pH 5~8范围内,pH越低,溴酚转化速率越快,2,4,6-TBP的转化速率随pH 变化最明显;在中性溶液和15~45℃条件下,2,4-DBP反应速率最快,2,4,6-TBP次之,4-BP最慢.漆 酶催化转化4-BP,2,4-DBP和2,4,6-DBP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7.07,19.18,24.00kJ/mol.  相似文献   

15.
黄铜矿硫化焙烧相变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热分析方法 (DTA) 及物相分析法 (化学物相和X-衍射分析法) 研究了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硫化焙烧黄铜矿的相变反应动力学.实验数据和热分析一致表明黄铜矿硫化相变转化完善的最佳温度为350~400℃, 在此温度下 (有硫存在) 焙烧试样的X-衍射线和化学物相分析均证明转变的物相为CuS 和FeS2, 残余黄铜矿很少,符合文中反应(1)式.在最佳条件下,黄铜矿相变转化率的对数值与反应时间成直线关系, 动力学方程为:lgα =k·A·t +const,这与按计量化学反应(1)式推导的动力学方程式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药物在丝素膜中释放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测定药物释放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并测定了洗必泰(Hibitane)和磺胺嘧啶银SD-Ag)的渗透系数P、扩散系数D和膜-液分配系数K,为研究药物在丝素膜中的释放动力学规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亚硝基二苯胺(NDPhA)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高铁酸钾(K2FeO4)对 NDPhA 的去除效果,探讨其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ND-PhA 的去除率不断上升;K2FeO4 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显著,随着投加量的增加,NDPhA 的去 除率不断升高;pH 值影响 NDPhA 的去除率,当 pH=6时,NDPhA 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64.47%;温度升高能促进 NDPhA 的去除,但促进作用不明显。K2FeO4 降解 NDPhA 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采用Dew ar聚合釜,运用绝热量热法,研究动力学机理既复杂又未知的聚合系统——氯化二烯基二甲基铵(DADMAC)以过硫酸铵(NH4)2S2O8 为引发剂的水溶液自由基聚合,用数值计算法拟合其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但所得动力学参数与文献值有些出入,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文献中将引发剂(NH4)2S2O8 的热分解简单处理成一级反应而未考虑其副反应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自旋捕捉法对叶绿素衍生物(CPD)的光敏反应进行了电子自族共振波谱(ESR)的研究.以2-亚硝基特丁烷(NtB)作为自旋捕捉剂,得到CPD光敏反应的ESR信号,并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甘露醇等清除剂作清除作用的研究,表明CPD在光敏反应中生成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和羟自由基(OH)。对其ESR波谱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及谱图解析,进而证实了这些自由基的产生和各种自由基之间的关系。为叶绿素衍生物在恶性肿瘤的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阳离子乳液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进行阳离子乳液聚合反应的历程和乳液粒子模型,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氢氧化钾、蒸馏水所组成的体系的阳离子乳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温度、催化剂的用量、乳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聚合物分子量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