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高邮县为了探索自流灌区麦田隆渍的途径,从1980年起,开展麦田降渍试验,曾先后采用宽坨深墒、窄坨浅墒、水泥土管和鼠道暗沟等措施,进行观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浅层鼠道易于施工,造价低廉,雨后排水  相似文献   

2.
鼠道     
在治理粘性重、渗透性差的水田渍害中,近年发展了一种新的排水设施——鼠道。在犁具的下部固定一个薄片金属支架,支架下端连接一个类似子弹头的椭圆形犁头,插入地下0.6—0.8米处。当手扶拖拉机或其他引机牵引犁具,犁头将土层钻成小洞并捅挤扩大,在地面下形成一条光滑密实的椭圆形“通道”,因状似鼠路,故名“鼠道”。利用鼠道排水治渍,效果显著。有人实测过,降雨53.5毫米,有鼠道的田,三天后地下  相似文献   

3.
拉链塑料暗管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拉链式塑料暗管是一种新型排水材料.塑料卷材通过成管器一边成管,一边由拖拉机牵引鼠道犁把管子拖入鼠道内,形成排水管路,衬砌鼠道洞体,防止鼠道坍陷,延长鼠道使用寿命,是改造治理低湿地的一种有效方  相似文献   

4.
一、暗沟埋设情况我们在33.51亩高产试验畈内埋设了空心窄暗沟、碎石暗沟、瓦管暗沟(内径6.5×7.5厘米)等几种,分别进行排水效果观察。暗沟设置每丘分2条、3条、4条三种,间距2条的10米左右(瓦管暗沟)、3条的6米左右,4条的3米左右。暗沟埋深为1米。并在试验畈中间造了一条石砌的排水暗渠,暗沟直通暗渠,暗渠上面兼做排水明渠,中央造了一个2米  相似文献   

5.
上海郊区农田地下暗管排水工程建设,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无管材的土暗沟(包括鼠道)排水工程。六十年代松江县佘山公社风凰圩区曾经做过农田暗管排水的有益尝试。之后,一九七四年松江洞泾公社张家生产队进行农田开挖土垡暗沟的试验,促进了三麦增产。在郊区迅速推广。目前,郊区每年开挖土暗沟面积约40万亩左右。第二种是空心砖暗管排水工程。一九七  相似文献   

6.
喜兴市新丰公社林金大队地势平坦低洼,境内河网密布,地下水位埋置很浅,一般为0.2—0.4米,农田土壤以青紫粘土为主,粘性大,透水性差。遇到多雨年份,地下水位抬高、渍害严重,造成烂冬烂春,尤其是占全大队水田总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六百多亩田块,灌得进排不出,地下水位控不住,经常积水,土烂泥粘,当地农民称它为“烂水田”。由于土烂湿重,春粮生产比一般正常田块减产二、三成,严重的达四、五成。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年的十年间春粮生产有五年增产,五年减产,波动大,不稳定。林金大队总结春粮生产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耕作层下面有20—30厘米厚的犁底层,土质粘密,阻碍渗透,地下水位抬高,致使作物根系不能深扎,形成渍害。因此,这个大队自一九七七年起,把原来30厘米深的浅鼠道加深为60厘米深的深鼠道,并与灰土暗沟、启闭控制阀门配套,在出面以下布置排水通道,给已入渗的两水和正在上升的地下水以出路,达到缩短土壤过湿状态持续  相似文献   

7.
暗滤沟又叫煤渣沟,我们大队农科队在1975年冬季开始试验,面积1.8亩。暗滤沟宽12厘米,深60厘米,在沟底部还填煤渣25厘米深,上部还土35厘米,沟距3.5米,沟一端离灌渠2米不掘通,以便保水,另一端接通用砖头砌成的三角形暗沟,再由三角暗沟接通排水总沟,在出口处筑一个小节制闸,以便在需水和排水时节制用。这种暗沟每亩化劳力3工,化煤碴5吨,用砖200块,化钱6元。经一年后检查情况良好,排出清水,沟壁不变形,煤碴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是我国有名的低湿平原,总面积16亿亩,大部分耕地低洼,土质粘重,微地形复杂,雨后积水严重,地块大,积水排除困难。利用鼠道犁打洞(通称鼠洞)不仅能有效地排除地表水,还能排除土壤的重力水,并有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节省劳力、更新容易、造价低和减少冲刷等优点,很适于三江平原排地表水。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用预先打洞排水法,直接打洞排水法,机械人工配合排水法和打洞分散排水法等具体方法。此法也可在其它土质粘重的低洼积水耕地中采用。  相似文献   

9.
去冬今春,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针对我区地处杭嘉湖水网地带,土质粘泞,地下水位高,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在省、地有关科研部门的支持下,组成了一支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科学实验小组。在万荣大队第一生产队进行暗洞暗沟的试验。经过一年来的实践,采用暗洞暗沟排水,不但对春花作物能增产,对水稻高产更有保证。这是毛主席“开门办科研”的成果。试验是在原来电犁打洞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法采用横洞直沟。横洞:绿肥田间距5  相似文献   

10.
丁中兵  倪同坤 《江苏水利》2005,(3):32-32,34
试验区地处淮河下游滨海垦区.紧邻黄海,地块平整,地面高程2.0m(废黄河基面,下同);土质为砂壤土,灌排体系比较健全。其中鼠洞排水是暗管排水的型式之一,它能使浅层地下水降得深、降得快.有利于作物增产,同时成本又较塑料暗管低廉。设计打鼠洞的试验区面积为6.67hm^2(另有未打鼠洞的对照区面积为3.33hm^2)。采用牵引式鼠洞犁打鼠洞.鼠洞间距为15m,鼠洞位置为距地表面向下0.9m,鼠洞呈上下略长.左右略短的椭园形,直径为6cm。  相似文献   

11.
在庙滩水库加固工程中,因当地缺乏合格的块石,棱体用块石需到40km外采运,运输费用很大,坝体排水采用无纺土工布暗沟排水代替传统的块石排水棱体,不仅效果好、施工进度快,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该文介绍无纺土工布暗沟排水设计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鼠道排水是利用机械在土壤中拉挤而成的空洞,形成地上一条缝、土中无数缝、地下一个洞,用于地下排水。这是解决粘重土壤排水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许多国家至今仍把鼠道排水作为涝渍地地下排水的常规措施或临时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74年冬,我站在省农科院高产土壤组的具体指导下,用暗洞、暗管降水对春粮增产效果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探讨麦子不同生长时期(出苗、分蘖、抽穗、成熟期)对“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计划用大田试验与盆钵试验相结合,试验田观察与面上调查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大田试验在总结群众的排水方法基础上采用五种形式:①埋暗管(有瓦管、有灰土管)深度在100厘米左右;②土垡暗沟,总深度65厘米,宽沟深度26厘米左右;③打暗洞,45厘米左  相似文献   

14.
文中对改良山区渍害田的暗沟排水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具体介绍了暗沟的布局、暗管的埋设、管材与外包滤料的选择等方法.经实践检验,其排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位高、土壤内部排水不良,这是影响麦子高产的因素之一。为了探求改善麦田土壤内部排水的途径,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春粮能够稳产、高产,1974年冬我们在本校农场开展了设置地下暗沟,加强麦田土壤内部排水的科学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鼠道犁初探     
阐述了鼠洞的成洞原理及方法,并对ZSL-70振动式鼠道犁的工作状况、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坡降导向装置的构成等作了分析。它可在农田改造中广泛使用,以增加农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17.
李小荣  陆建峰 《上海水务》2003,(3):24-25,39
分析挡土墙设置排水通路对挡土墙稳定的影响,并根据感潮河道防汛墙前潮位与墙后地下水位变化的特征,提出在感潮河道建设防汛墙需根据防汛墙所处位置、墙前后水位、墙后地面高程及墙后填土特性,设置或取消排水通路,探讨设置排水分设集水、排水等不同排水通路的可行性,从而为平原感潮河道的防汛墙建设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冬季特别多雨,间断发生“烂冬”情况。“烂冬”的年份,雨多、田湿、土烂,严重影响冬作正常生育,导致产量下降。实践证明,在烂冬期间,群众采用开明沟、打暗洞、挖暗沟、埋瓦管等措施改善田间排水条件后,对冬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其中暗洞、暗沟不仅排水效果好、土地利用经济,特别是暗洞用机械操作又比较省工。为此阐明分析暗洞、暗沟的排水方法和作用以供各地推广选用,这对保证冬作的稳产高产有重要意义。本文就1974年冬至1975年春在各地调查和试验的有关情况,综合汇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三暗”工程是灌水暗渠、排水暗沟、渗水暗管三者的简称,是建设吨粮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65年冬埝乔公社刘巷大队建成第一条灰土暗渠以来,至1978年春全县已建成暗渠  相似文献   

20.
鼠道暗管排水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鼠道暗管排水技术机理,得出该技术费用低廉,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若充分发挥该排水技术在中低产田改造中的作用。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