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氯化钠模板法制备了光谱选择性聚乙烯膜。采用压汞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Vis)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其气孔直径分布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性。结果表明:聚乙烯膜内部分布着细小的气孔,具有光谱选择性。当氯化钠质量分数为40%时,在AM1.5太阳光光谱波段(0.3~2.5μm),聚乙烯膜的光谱吸收率低,其平均光谱吸收率为25%;在大气红外辐射窗口波段(8.0~13.0μm),聚乙烯膜的光谱发射率高,其平均光谱发射率为81%。  相似文献   

2.
张霞  焦宝祥  李军 《硅酸盐学报》2012,40(3):357-358,359,360,361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组分偏离的堇青石基红外辐射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IR-2双波段发射率测试仪对样品结构和红外辐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300℃制备的Si偏离量x=0.50的全波段辐射率达到0.90,8~14μm波段红外辐射率达到0.94;Mg偏离量x=0.10的全波段红外辐射率达到0.90,8~14μm波段红外辐射率达到0.93;Al偏离量x=0.20的全波段辐射率达到0.89,8~14μm波段红外辐射率达到0.93。适当的组分偏离能有效提高样品的红外辐射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红外辐射产生机理,采用过渡区金属氧化物掺杂、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陶瓷红外辐射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确定配方,制得的红外辐射粉经XRD表征,生成了高红外活性的四氧二铁酸钴反尖晶石相,在26℃,8~13.5μm波段"大气窗口"的发射率大于94%。以此红外材料为功能填料,氟碳乳液为基料,辅以其他颜填料及助剂,制得了在"大气窗口"波段内发射率大于78%的外墙节能涂料,SEM测试表明漆膜表面平整紧密,其他基本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纳米金属氧化物填料TiO2、ZrO2、ZnO和Fe2O3填充PE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与光反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白色的TiO2、ZrO2、ZnO填料而言,光反射性能越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填充的PE复合材料隔热性能越好;对于有色的Fe2O3填料,其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与光反射性能似乎关系不大,隔热性较差。通过对纳米金属氧化物填料隔热机理的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纳米金属氧化物填料的隔热方式为反射隔热屏蔽热辐射,反射率高的材料,在0.4~2.5μm的范围内反射太阳辐射能的功能强,表面温度低,反射率越高,在2.5~15μm的辐射波段范围内,会辐射出更多所吸收的热量;而有色的Fe2O3/PE复合材料会强烈地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使复合材料本身温度上升很大,热传递成为升温的主要途径,因此隔热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i离子掺杂的LaAlO_3基高发射率红外辐射陶瓷粉体。研究表明:Ni离子掺杂能够显著提高LaAlO_3基陶瓷粉体的红外吸收性能,当Ni离子掺杂量为40%(摩尔分数)时,所制备的LaAl_(0.6)Ni_(0.4)O_(2.89)粉体红外吸收性能最佳;以LaAl_(0.6)Ni_(0.4)O_(2.89)为基料,采用铝溶胶为黏结剂,制备出3~5μm波段发射率高达0.93的红外辐射陶瓷涂层。Ni离子掺杂能够显著提高LaAlO_3基陶瓷材料红外辐射性能的物理机制在于:Ni离子进入LaAlO_3晶格后,在其带隙中引入了Ni^(3+)和Ni^(2+)杂质能级,形成了跃迁激活能仅需0.03eV的Ni^(3+)?Ni^(2+)小极化子吸收带;通过小极化子跃迁吸收,增强了LaAlO_3基陶瓷材料的红外辐射性能。这种新型的高发射率红外辐射陶瓷涂层在热工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i离子掺杂的LaAlO_3基高发射率红外辐射陶瓷粉体。研究表明:Ni离子掺杂能够显著提高LaAlO_3基陶瓷粉体的红外吸收性能,当Ni离子掺杂量为40%(摩尔分数)时,所制备的LaAl_(0.6)Ni_(0.4)O_(2.89)粉体红外吸收性能最佳;以LaAl_(0.6)Ni_(0.4)O_(2.89)为基料,采用铝溶胶为黏结剂,制备出3~5μm波段发射率高达0.93的红外辐射陶瓷涂层。Ni离子掺杂能够显著提高LaAlO_3基陶瓷材料红外辐射性能的物理机制在于:Ni离子进入LaAlO_3晶格后,在其带隙中引入了Ni~(3+)和Ni~(2+)杂质能级,形成了跃迁激活能仅需0.03eV的Ni~(3+)?Ni~(2+)小极化子吸收带;通过小极化子跃迁吸收,增强了LaAlO_3基陶瓷材料的红外辐射性能。这种新型的高发射率红外辐射陶瓷涂层在热工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尖晶石结构的红外陶瓷粉料和堇青石高温焙烧制备复合红外辐射陶瓷粉料,然后与硅酸盐粘接剂混合配制涂料.用SEM、XRD和红外辐射测试等方法对复合红外辐射陶瓷粉料的结构、物相和涂层的红外辐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高温焙烧后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粉料与堇青石之间未产生明显的高温固相反应,这有利于在高的工作温度下红外辐射涂层保持其物相结构和红外辐射性能的稳定.涂层在2.5~5 μm波段平均辐射率为0.88,6~15 μm波段辐射率达到0.9以上,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震稳定性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挤出二步法制备了环保型PVC基塑木复合材料,同时与用复合铅制备的PVC基塑木复合材料进行了物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用环保稳定剂(RT-800E)制备的PVC基塑木复合材料的外观颜色更鲜艳,同时制品的密度小,产出率高,而加工性、物理性能相当,说明环保稳定剂在PVC基塑木复合材料加工中是可以很好地替代不环保的复合铅.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固相合成法制备Y2O3掺杂的尖晶石型Mg0.8Mn0.2Fe2O4(MMF)红外辐射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发射率测试,研究了Y3+掺杂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当Y2O3掺杂量为0.6%(质量分数)时,镁锰铁氧体性能最优,在3~5μm和8~12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分别达到0.869和0.948。  相似文献   

10.
以松香、二乙撑三胺和12-羟基硬脂酸为原料,合成了松香超分散剂(RDH)。用RDH对高密度聚乙烯塑木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了RDH对塑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等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经RDH改性后,塑木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5.2%和21.5%。RDH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储能模量提高,损耗因子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废旧聚乙烯、木粉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加工助剂,经高温模压成型制备了一种新型塑木复合材料,并采用辐射交联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了木粉、粉煤灰和辐射剂量对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经60 kGy辐射后,其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1.2%、37.5%和12.1%,材料的摩擦系数也降低了12.6%。  相似文献   

12.
正一种共挤聚乙烯薄膜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的共挤聚乙烯吹塑薄膜,由发泡的、颗粒状的芯层组成,其厚度为20~250μm。该芯层是有聚乙烯或聚乙烯基混合物作为聚合物组分,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190℃,2.16kg时大于5 g/10 min(DIN ISO EN 1133标准)。USP9944045,2018-04-17一种具有高冲击强度和黏合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国外塑料》2013,31(4):47
塑木复合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加工性能优势,使得这种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也很好,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建材和室内装饰英国Bristol应用市场信息咨询公司市场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到2013年止,塑木复合材料年增长率预期可达22%。其中最大的增幅预期在房屋建材和室内装饰部分,户外地板仍将在国际市场塑木复合材料应用中占主导地  相似文献   

14.
堇青石--铁氧体基复合节能涂层的结构与红外辐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2O3、MnO2、Cr2O3和堇青石粉末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堇青石--铁氧体基红外辐射复合材料。以改良后的硅酸盐无机胶为黏结剂制备红外辐射涂料,采用涂刷工艺在普碳钢基体表面制备红外辐射节能涂层。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光谱对粉末的热稳定性、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及涂层的发射率进行分析。探讨了黏结剂的浓度、粉胶比对涂层机械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配料比及工艺制度。结果表明:当硅酸盐质量分数为32%、粉胶质量比为1∶1.2时,制备的红外辐射涂层具有较好的红外辐射性能和机械性能,在6~20μm波段内,红外辐射率在0.8以上,最高可达0.94;涂层的附着力为1级,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和抗热震性能,可在600℃的碳钢基体表面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5.
气相二氧化硅/碳化硅复合绝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化硅微粉作为红外遮光剂,通过干法成型工艺制备了具有优良高温绝热性能的气相二氧化硅/碳化硅复合绝热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热重-差热分析、导热系数测定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SiC粒度、添加量和复合材料密度对复合材料绝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的引入可明显降低红外辐射传热,有效提高材料高温绝热性能;当复合材料使用温度为500℃时,较适宜的SiC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平均粒径约为3.029μm;此外,在满足材料力学性能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其密度.  相似文献   

16.
在常规聚氯乙烯(PVC)基木塑复合材料配方中分别添加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UV–P或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UV–531,延缓PVC基木塑复合材料暴露于户外所引起的降解,提高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耐自然光老化性能。采用氙灯照射加速老化、紫外线照射加速老化和户外自然老化试验方法,研究了2种紫外线吸收剂对PVC基木塑复合材料抗老化性能的影响。在PVC基木塑复合材料常规配方中加入5份UV–P或UV–531,用氙灯照射加速老化5 000 h,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色差分别为33.1,40.5,较常规配方分别降低了34%,19%;用紫外线照射加速老化3 000 h,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色差分别为5.33,8.62,较常规配方的色差分别降低了58%,31%;在户外自然老化24个月,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色差分别为26.3,30.2,较常规配方分别降低了54%,47%。加入紫外线吸收剂UV–531或UV–P,都能有效提高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效果。UV–P的抗老化效果较UV–531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_(1–x)Sr_xMnO_3 (x=0.1, 0.2, 0.3)样品,以0.76~2.50μm和2.5~500.0μm辐射场与样品相互作用,研究了样品的晶格结构、磁性能和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x=0.2样品晶格对称性和铁磁性随温度升高而提高;温度达到318 K时,样品处于铁磁–顺磁共存态。由于2.5~500.0μm辐射与样品形成共振,且该波段辐射的高能光子较多,样品在2.5~500.0μm下的温度高于0.76~2.50μm下的温度,从而在2.5~500.0μm下的发射率较高。x=0.1样品在两波段下的发射率随辐射时间没有明显变化,x=0.2样品在2.5~500.0μm下的发射率随辐射时间而显著增高,增高幅度达23%。x=0.3的样品在两波段的发射率随辐射时间缓慢增大。与同温度场相比,辐射场对x=0.2样品的发射率起到抑制作用,且0.76~2.50μm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化工》2021,49(5)
C/C复合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热膨胀系数低以及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因此C/C复合材料是制备低红外发射率薄膜的理想基体材料。本文通过改变参数,探究了薄膜厚度、真空热处理温度对薄膜表面形貌、附着力、物相组成、红外发射率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Ti薄膜厚度为1.06μm,真空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经过320℃/5 h氧化处理后制备的Ti/TiO_2/Pt薄膜综合性能最好。该工艺制备的Ti/TiO_2/Pt表面较为光滑,粗糙度较小,3~5μm和8~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分别能达到0.061和0.065,附着力为7.344 MPa。  相似文献   

19.
铜渣作为炼铜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常被堆放占用土地资源,并且污染环境,其资源化利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针对此问题,以铜渣为主要原料,松油醇为成膜剂,乙基纤维素为增稠剂,高铝砖为红外辐射涂层基底材料,于1 200℃热处理后制备了红外辐射涂层,研究了热处理时间(0.5、2、4和8 h)对涂层显微结构以及其分别在常温和400℃下发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与高铝砖基底结合良好,且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涂层逐渐致密;涂层在1 200℃热处理8 h后,其在常温下近红外波段(0.8~2.5μm)的发射率最高,为0.862;热处理4 h后,涂层在使用更为广泛的中红外波段(2.5~25μm)的发射率最高,为0.928;涂层经不同时间热处理后,在400℃下1~22μm波段的发射率不断增大且全部大于0.93。结合实际应用,最佳热处理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单一粒径填料填充复合材料存在的不足,因此,本文探究了混合粒径六方氮化硼(BN)掺杂聚丙烯(PP)/聚乙烯(PE)复合材料的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能。通过激光导热仪、熔融指数仪、万能电子测试机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混合粒径(5μm∶20μm)BN比例为3∶2时,其制备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可达0.52 W/(m·K),较单一粒径(5μm)BN填料填充复合材料提高33.4%;弯曲强度达到46.91 MPa,弯曲模量达到3 826.01 MPa,与单一粒径(5μm)BN填料填充复合材料相比,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23.34%和109.91%。将5μm粒径的BN在混合填料中的比例增加能够更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