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用腈纶废丝碱性水解产物、聚丙烯酸铵等高吸水性树脂与聚乙烯共混制备吸水性共混物,并研究了高吸水性树脂用量、粒经、OPE用量、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共混物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吸水性树脂用量的增加,吸水率显著增大,但同时,力学性能却明显下降,当高吸水性树脂用量为3%左右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高吸水性树脂的粒径越小,共混物的性能越好;使用偶联剂能较好地改善共混物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但吸水率降低,耐用性提高;由于加入了适量的高吸水性树脂,共混物还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其体积电阻率为10~7Ω·m.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性树脂保水、保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已经研制出性能较好的高吸水性树脂(SAP),为了使其能够服务于农业生产,并获得有关高吸水性树脂的施用条件,施用量的基本数据,进行了高吸水性树脂保水、保肥性能的研究,通过一系列室内小范围田地实验,证明高吸水性树脂能保持沙性土壤中的水分,显著提高作物的出苗率,其中种子包衣实用量少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岑茵  王澜 《塑料制造》2008,(3):70-74
由于具有优良的吸水和保水性,高吸水性树脂是近年来研究较热的新型功能材料,特别是丙烯酸系列。聚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性能,但是其它性能如耐盐性能、吸水速率和凝胶强度等并不令人满意,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本文从共聚改性、树脂与无机物的复合、树脂"核-壳"结构设计、互穿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对高吸水性树脂就其在提高耐盐性、吸水性能以及功能化方面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以淀粉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通过共聚反应制备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淀粉种类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率达到1079 g/g,60℃下8 h的保水率约为15%,在土壤中35 d后其降解率为29%.  相似文献   

5.
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及农用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种类和使用方法,分析了高吸水性树脂抗旱节水、改良土壤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型功能化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疗卫生、建筑工程、农林业生产等众多领域.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性能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吸水性树脂性能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提出了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测定方法。对不同测试方法以及高吸水性树脂的类型对性能测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而可进一步拓宽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黄慧珍 《广州化工》2012,40(13):112-113
通过土壤掩埋法和菌类生长法研究了聚丙烯酸-海藻酸钠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酸—海藻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能够被土壤以及特定菌类降解,聚丙烯酸—海藻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在土壤中埋置65天后降解率达43%,通过菌类降解,50天后降解率达60%。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性能、合成路线及聚合方法,简述了高吸水性树脂近30年的发展及广阔的应用领域,并预测了其研究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重点对提高淀粉系、纤维素系及合成系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和开发新性能及新用途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指出高吸水性树脂应该向材料复合化、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智能性、注重基础研究和微观机理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雅丽 《化工科技》2003,11(3):21-23
以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工艺为基础,在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非离子基团—CONH2,确定了适宜丙烯酸/丙烯酰胺质量比。提高了高吸水性树脂耐电解质性。实验分析了微肥对树脂吸水性的影响及高吸水性树脂对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持作用。结果表明:耐电解质高吸水性树脂提高了树脂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吸水性,并对微量元素有更高的吸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影响型煤固硫率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燃煤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是SO2污染及酸雨.固硫型煤可降低SO2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实用技术.文中着重研究了固硫剂类型、Ca/S摩尔比、温度、停留时间、空气流量、固硫剂粒径及型煤粒重等因素对固硫率的影响,并研制出了高效固硫型煤.  相似文献   

13.
14.
生物质型煤固硫性能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生物质型煤固硫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实验研究了 Ca/S,固硫剂种类及型煤含硫量对固硫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硫率随 Ca/S比增大而提高 ,Ca/S=1 .5~ 2范围内 ,固硫率趋于最大值 ,当 Ca/S比大于 2后 ,固硫率随 Ca/S增加的趋势显著变缓 ;在同一 Ca/S比下 ,Ca( OH) 2 的固硫效果最好 ,Ca O次之 ,Ca CO3 的固硫效果最差 ;型煤含硫 3%以下 ,固硫率与含硫量成正比 ,含硫量继续增加 ,固硫趋势不断减缓 .通过对生物质型煤固硫费用的分析 ,得出生物质型煤固硫技术是可行的 .  相似文献   

15.
Surge tanks within a process are often necessary to smooth out fluctuations in plant operation and process upsets. The only previous research done on tank sizing for flow smoothing was done by Hiester (1985). In this reseach, a program is developed that specifies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surge capacity required for different control schemes of chemical processes. Also, an advanced level control algorithm i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ontrollers in terms of required surge volume.  相似文献   

16.
周勇  刘继华 《化工科技》2000,8(4):31-35
叙述了加氢精制扩容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列举了镇海炼化公司120万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安庆石化总厂15万t/a重整预氢装置、茂名石化公司40万t/a煤油低压加氢脱硫醇装置、南京烷基苯厂30万t/a煤油深度加氢精制装置等4种不同类型加氢精制的扩容改造实例,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了扩容改造及强化操作在一些工业装置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Surge tanks for flow smoothing can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cost of a chemical plant. Several studies have addressed improved level control algorithms to optimize the use of an already specified surge volume.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optimally sizing and locating surge tankage in continuous processes. This research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The strategy developed is applied to a multiple unit operation process and identifies one of several alternative control schemes as superior in terms of required surge tankage.  相似文献   

18.
燃煤砷污染和抑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对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的污染和抑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概述了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分析了煤中砷在燃烧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转化形态 ,烟气中砷的主要存在形态 ,以及煤中砷在燃烧产物中的配置和主要影响因素 .给出了美国不同电站的燃煤锅炉、工业燃煤锅炉以及民用燃煤锅炉砷的排放因子 .探讨了不同吸附剂与含砷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以及减少燃煤过程中砷污染的可行性 .强调了加强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排放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煤洁净燃烧高效钙基复合固硫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燃煤高效钙基复合固硫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复合固硫剂中固硫助剂的加入方式及其固硫促进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对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助燃固硫、固硫—灰渣资源化的燃煤一体化添加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了燃煤复合固硫剂研究的若干方向,提出了将高效低污染燃烧和灰渣资源化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新型燃煤一体化添加剂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