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重视城市化,农民渴望城市化,两者产生的“共振效应”,使城市化水平由1998年建立之初的20%提高到现在的近40%,13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余人,“洗脑进城,敲着键盘找市场,拿着手机做生产”成了今日农民的真实写照。一幅欣欣向荣的城乡画卷在素有古帝乡美誉之称的鄂北岗地——枣阳市展现……  相似文献   

2.
“温州模式”曾对温州城市发展起过很大促进作用,但随着温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其优势相对减弱,局限性日益暴露。文章在简述温州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照“温州模式”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论述了“温州模式”在温州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根源,最后提出,超越“温州模式”,建立一个全新的、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慧  吴晓  强欢欢 《城市规划》2015,39(5):52-61
进城农民是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研究的特殊群体和典型样本之一。进城农民在城市中大规模的集聚,形成了特定的聚居区,也给其所在城市的空间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本文以南京主城区为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分别探究进城农民居住空间的集聚特征和所在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拟合、对比手段深层的把握和发掘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资讯快览     
《小城镇建设》2011,(2):8-8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称,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半城市化”现象严重。这份报告认为,我同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形式进城打工,这仅仅是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对促进城乡经济建设起翻了积极作用,他们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功,一部分成了打工族中的“白领”或“金领”,衣食住行无忧。但大多数的进城民工却依然在为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而艰难奔波,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三合一”厂房,“八小场所”、“建筑工地”、“出租房”、“娱乐场所”以及孩子们所上的“麻雀学校”,常常是火患四伏,危机重重,严重威胁他们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给城市消防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关注进城民工消防安全环境,加强进城民工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铲除户籍“藩篱”直达经济快通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常听到一些诸如“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接受能力有限,要保证城市居民的利益,还需继续执行户籍制度。如果过激的取消户籍制度,会带来社会更大的混乱。”等观点。本文试就“户籍制度改革”及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的问题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5):42-47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桂越边境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进城务工在给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国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与此相伴的是,农村"留守群体",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大量存在,并逐步演化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必须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切实发挥桂越边境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作用,妥善解决农村留守问题。  相似文献   

8.
许明景 《城乡建设》2002,(10):24-24
我国城市化应是一个网络 ,其中“中心城市”应是整个网络体系的主导和中心 ,而小城镇是迈向城市化的桥梁 ,农村现代化则是城市化的基础。所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重点应该优先发展中小城市 ,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 ,构成“中心城市———小城镇———农村”的网络 ,减轻原有大城市的扩容压力 ,又围绕原有中心大城市形成卫星群布局。因此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桥梁作用 ,有目的、有步骤地鼓励农民通过这座桥梁 ,走进工业化 ,走进城市化 ,走进现代化 ,是我国城市化较为理想之路。小城镇建设在推进城市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是城市化背景下解析城镇空间结构的典型样本与关键路径之一.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为例,从3个层面展开就业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①通过规模、密度、比重等典型指标,来表征进城农民就业空间的总体结构,并基于“密度指数”与“比重指数”的测度,将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划分为三级聚集区;②采取因子生态分析方法,来解析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分异现象;③借助于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的分层次检验,来判别进城农民的就业中心.最后,探讨了影响进城农民就业空间的背景要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它虽具有世界城市化的共有规律性,但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关注城乡矛盾关系,长期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困扰,一直在探寻城乡协调统筹之路。在经过前30年的反复折腾后,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后30年中摸索到农民比较认可、城市政府支持的城市化之路。特别是包产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家庭拥有和城市政府的土地财政。城市化突飞猛进。未来30年将可基本实现城市化。但要居安思危。继续调整进城农民工合理权益。利用城中村宅基地及村集体土地,解决农民工租住的保障房。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14)
在新的时代,农民想要增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也是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个结果。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家庭固有的生态系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亲子关系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很多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温州模式”曾对温州城市发展起过很大促进作用,但随着温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其优势相对减弱,局限性日益暴露。文章在简述温州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照“温州模式”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论述了“温州模式”在温州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根源,最后提出,超越“温州模式”,建立一个全新的、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3.
1 温州城市化的现实分析温州作为瓯越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商贸发展几经起落,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凭着一大批精明能干的温州人走南闯北,开市场经济之先河,得机制灵活之先利,迅速完成了社会经济总量的原始积累,使社会经济总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旺盛的初始市场化和初始工业化的强劲推动下,小城镇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陆续推开。农民由造田到造厂造房直至造城造市,市民则办厂开店到办实业。城镇搞“新街”,街道搞“新村”。在农村土地承包改革以后,“小城镇大战略”和“小商品大市场”成为温州格局…  相似文献   

14.
2 “入世”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消极影响 首先,农业受到的冲击和农民的流动及其引起的城市社会问题。相当一部分中国农民在“入世”后将会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或者是根本无法实现其农产品从使用价值到价值的危险跳跃,从而被迫离开其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而纷纷到城市来寻找工作,农村人口城市化将更加迅速。然而,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后,由于其自身的素质原因意味着在进城以后不一定能迅速地找到工作岗位,而是会出现严重的失业与空位并存现象,这就有可能引发相应的城市社会问题。 其次,国民待遇的原则及其贯彻实施,有可能…  相似文献   

15.
以民营经济“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乐清市为研究个案,分析“温州模式”主导下城市化地区弱中心现象的空间表征,从民营经济发展的视角探讨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机理,从而有助于深入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问题一:观念冲突记者:城镇化方面有哪些深层次的观念冲突?周天勇:在观念上,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立足于农村还是立足于城市,我认为存在长期的争论和摇摆不定。实际上,解放后的三十年是反城市化的,阻碍农民进城,除了外交和货币发行,工农商学兵都想在人民公社解决,采取一种城乡分割的模式。所以根深蒂固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十年也是反城市化的,中间十年在犹豫,没有想好发展城市还是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城市化进城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由于无法在务工所在地解决子女就读问题,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并迅速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涌现出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研究、教育问题研究、对策研究等问题。笔者参阅大量文献,进行实证调研后,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有夸大、不实之嫌。在下文中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还原留守儿童问题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8.
黄庆 《安徽建筑》2000,7(1):27-2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城镇成为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取得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程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党政高层可能是最早站出来明确反对“小城镇运动”的地方官员。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奉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浙江的大中城市也因此长期紧闭城门高筑门槛不仅不准农民进城,甚至连许多专业人才也往往被拒之城外。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两则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则是“7月15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期间,随机停车走进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西山头村的村民家中。当地村民李剑雷因不满洛阳市区搞创建禁止进城卖桃,向总理‘实话实说’,总理现场办公,解决了送庄镇桃农进城卖桃难题。洛阳其他县乡的瓜农也跟着进城直销的政策,和送庄镇桃农一样聿到了‘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在总理解决孟津农民卖桃难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农民进城直销瓜果的重重‘壁垒’,在许多城市大搞创建之时,禁止农民进城直销瓜果并非个案。专家建言,城市决策应以市民生活便利为根本,而不是市容城管等部门只顾自己利益的‘一刀切’。只有除却“壁垒”,农民进城直销瓜果之路才会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