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卫星导航产业处在三个重大转折时期 在未来的5-15年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将由GPS、GLONASS、Galileo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四大系统构成。整个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将经历前所未有的三大转变,这就是从单一的GPS系统时代转变为多星座并存兼容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领域,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Galileo以及我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广为人们所熟知,它们共同构成了全球GNSS的新格局,尤其是GPS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之中,几乎成为了GNSS的代名词。然而,上述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接收机在室内工作时,  相似文献   

3.
曹冲 《卫星与网络》2006,(12):38-40
1高灵敏度接收机的客观需求 卫星导航定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起到明显作用,并将在未来其影响会有空前的增长。最近美欧间签署的合怍协议在政策上指导GPS和Galileo系统.为实现GNSS的兼容和互操作奠定了基础。GPS现代化和Galileo的完成将在10年内形成卫星数量达60个左右的GNSS系统,广播多个民用信号.从而使末来的接收机均兼具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邱致和 《导航》2002,38(4):1-10
随着GPS,GLONASS及Galileo等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和发展,这些系统相继投入运行,为了发挥这些系统的综合效能,应该努力发展多系统用户设备,本文力求通俗地说明多系统用户带来的好处,包括提高信息安全与抗干扰能力,提高导航精度,以及提高完好性,并对GPS/GLONASS兼用接收机的现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博通(Broadcom)公司于近日宣布推出业内首款支持伽利略系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中枢芯片,伽利略系统是一套正在由欧盟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悉,博通BCM4774同时支持伽利略(Galileo)、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GLONASS)、星基增强系统(SBAS)、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和北斗(Bei Dou)卫星系统。根据计划,伽利略系统将部署多达30颗卫星,这使得内置支持该系统的智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相继增添新功能——全球搜寻援救,而拓宽了GNSS信号的应用.自2011年10月以来,Galileo IOV卫星(MEO)已经安设了全球搜救收发设备,开创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增添SA R功能的先河.这就需要研制适应全球搜寻援救需求的GNSS接收机.  相似文献   

7.
卫星导航发展现状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三步走”部署开始实施,卫星导航这个新兴技术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当今世界上一共存在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其中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这四个全球导航系统,还有部分国家正在开展局域卫星导航系统或者是导航卫星增强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各大导航卫星系统(GNSS)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性能的日渐完善,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发展通信能力逐渐成为趋势,除了北斗系统明确宣布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通信数传两大类服务,其他GNSS系统中也出现了部分通信导航融合的服务功能。系统地梳理了欧洲伽利略(Galileo)、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印度卫星导航系统(NavIC)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目前已经具备或正在发展中的单向通信服务能力,提出了从通信容量、定位实时性、链路鲁棒性和服务弹性4个维度评估通导融合电文性能,综合比较了目前GNSS信号中的通导融合电文性能。针对北斗B2b电文基本框架,提出了一种首次定位时间(TTFF)约束下的竞争式通导融合电文播发策略,兼顾了通信容量与定位实时性两方面性能的动态平衡,为GNSS中通导融合服务的持续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GPS World》,2013年5月刊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格局不断变化,美国GPS系统"一统江湖"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在经历长期停滞后终于完成部署;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虽仍处于测试阶段,但其自主导航能力已得到验证;"北斗"系统也已正式向中  相似文献   

10.
导航电文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卫星导航定位的可靠性,该文以GPS和Galileo导航系统的导航电文设计为例,汇总了GPS和Galileo系统导航电文设计的最新成果,比较分析GPS传统的导航电文格式NAV和新的民用导航电文格式CNAV以及Galileo系统的导航电文,并对导航电文数据结构、编排方式、差错控制以及播发方式等方面的性能进行评估,进行导航电文的优化设计,以期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电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数字通信世界》2011,(6):27-27
在未来的5~10年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将由GPS,GLONASS,Galileo和中国北斗四大系统构成,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卫星导航关系到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二号系列卫星已进入了组网高峰期,明年将覆盖亚太地区,预计在2020年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组网在即,北斗商业化和应用化之旅即将开启,为推广北斗导航系统的社会影响力,培育应用市场,吸引人才投身北斗系统建设。在上海市科委、市教委、市团委的指导帮助下,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北斗系统(COMPASS)、伽利略(Galileo)系统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趋势一是从单系统独立导航走向多系统组合导航;二是导航技术体制从单一体制走向复合体制。探讨了包括星座自主导航技术差分定位技术、导航通信一体化技术星载铯原子钟数控技术、信号加解密技术在内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关键技术。指明了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是"三维动态导航"呼之欲出;二是集成导航定位功能的便携式多功能设备市场前景广阔;三是集成导航定位功能的车载智能多功能设备市场巨大。  相似文献   

13.
简述全球定位系统(GPS)、GLONASS以及Galileo等国外几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组成、主要业务、特点及发展计划,介绍了印度和日本的新型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从军用和民用领域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面对多种卫星导航系统共存的局面和高性能应用平台的需求,多系统多模导航接收机成为接收机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从卫星导航系统在各种军事和民用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国内外卫星导航接收机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我国卫星导航接收机相关技术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的体系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翟建勇 《现代导航》2015,6(6):479-482
随着 GPS、Galileo、GLONASS 和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空间可接收和利用的导航卫星越来越多、导航信号越来越越丰富,本文针对多系统多频点信号接收的特点提出了卫星导航接收设备设计方案,分析了设计方案的特点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接收设备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字通信世界》2012,(6):35-35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于近日在广州举行。作为“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承担单位,以及福建省北斗卫星导航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参研单位,厦门大学海西通信工程技术中心投白壬研蠢的“吝星座GNSS卫星信号射频采集回放仪”、“便携式GNSS卫星信号射频采集回放仪”和“MCGSR多星座GNSS实时软件接收机”、“MCCIFSGNSS卫星信号模拟器”、“GPS/BD2双模射频芯片”等研究成果参展,引起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航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指标的要求极高, 依据GNSS组合系统提升完好性水平的思想, 提出一种使用保护门限作为多星座组合系统航空用户完好性监测指标的算法。该算法将不同星座、不同完好性监测方式紧密结合, 使航空用户的完好性水平大幅提高。仿真结果表明, GPS/Galileo/北斗组合系统能够为全球范围内的低空飞行、极区导航提供安全保障, 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上行注入系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生命线,是卫星导航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详细研究了国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上行注入方案:全球定位系统(GPS)正由GPS II阶段过渡到GPS III阶段,上行注入也从全球布站的单星直接注入方案转变为本土布站的基于星间链路转发的注入方案,“伽利略”(Galileo)采取了全球布站的单星直接注入方案,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QZ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采取了本土布站的单星直接注入方案。随着各大全球系统逐步研究、规划和开发星间链路,基于星间链路转发的上行注入方案势必成为全球系统的上行注入方案发展趋势,链路协同注入和高速传输也必然成为该方案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发布消息,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关于发布《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7项北斗专项标准的公告”,下列获批的17项北斗专项标准予以公布. BD 110001-2015《北斗卫星导航术语》、BD 410001-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BD 110002-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差分数据格式(一)》、BD 410003-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差分数据格式(二)》、BD 410004-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BD 420001-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射频集成电路通用规范》、BD 420002-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型OEM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BD 420003-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型天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BD 420004-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型天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BD 420005-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单元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BD 420006-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单元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BD 420007-2015《北斗用户终端RDSS单元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BD 420008-2015《北斗/全球卫星系统(GNSS)导航电子地图应用开发中间件接口规范、BD 420009-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通用规范》、BD 420010-2015《北斗/全球导航设备通用规范》和BD 420011-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设备通用规范》,以及BD 420012-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推动和北斗系统建设的稳步完善,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内导航芯片产业迎来了突破发展的好机会。为了摆脱对GPS的依赖,我国于2007年开始组建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到目前为止已有16颗卫星在太空运行。按照发展规划,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覆盖亚太地区,到2020年将覆盖全球,并将以"北斗加GPS"技术在全国逐步替代单一的GPS导航。为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卫星导航纳入国家战略性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