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水溶液在过硫酸胺与亚硫酸氧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引发聚合.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及助剂作用下的聚合工艺条件,用印染废水验证聚合物的絮凝效果.数据表明:引发剂加入量以3 mg/L为佳;加入助剂能提高聚合产物分子量,添加量为0.35mg/L.聚合反应时间约6h;反应温度约60℃.聚合产物PDMDAAC在印染废水的絮凝实验中的最佳用量范围在35~45mg/L之间.  相似文献   

2.
以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以液体石蜡为分散介质,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乳液。研究了影响乳液稳定性及产物分子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比单一乳化剂使用效果好,在复配乳化剂的质量配比为Span80∶Tween80=2.7∶1、油水体积比为1.2∶1的情况下,反相乳液产品的稳定性较高;共聚物的分子量与聚合反应条件密切相关,当单体质量分数(占总质量)25%、反应温度35℃、搅拌速率300~400r/min、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的工艺条件下,产品的特性黏数可达到800mL/g;并通过透射电镜对聚合物胶乳粒子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在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结果为主线,分析讨论了合成PDA的水溶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方面的研究进展实例。进一步归纳分析了聚合反应条件如:单体的摩尔比和浓度,单体所含杂质种类数及质量分数,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聚合反应温度等对产物PDA特征黏度和单体转化率等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PDA合成研究工作的前景作了展望。引用文献54篇。  相似文献   

4.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酸液胶凝剂。研究了合成条件对该共聚物分子参数的影响,并对该共聚物用作酸液胶凝剂进行了评价实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氧钠(APS-RH)引发体系,研究了聚合反应的温度、丙烯酰胺(AM)对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DMDAAC)的物质的量比等因素以及几种不同的氧化-还原体系对DMDAAC-AM共聚反应规律的影响.在w(DMDAAC+AM)=30%;w(APS)=0.01%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AM):n(DMDAA...  相似文献   

6.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胺、烯丙基氯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二甲基烯丙基胺(叔胺)和二甲胺盐酸盐。然后,分离出叔胺和二甲胺盐酸盐。叔胺在丙酮溶液中再和烯丙基氯反应得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二甲胺盐酸盐用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到二甲胺水溶液,可作原料套用。考察了仲胺烃基化和叔胺烃基化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加料方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最终得到了不含氯化钠的固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收率由文献中所报道的56 1%提高到70 2%。  相似文献   

7.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二甲氨、氯丙烯、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合成工艺。通过比较一步法、两步法和滴加法三种工艺路线,最终采用滴加法,具体工艺为用低于20℃水冷却,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氯丙烯以交替滴加的方式加入到二甲氨溶液中,氯乙醇、氢氧化钠、二甲胺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然后控制季铵化反应温度为45℃,反应10h后,进行减压蒸馏,减压过滤提纯产品,得到收率在60%以上的产品。该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温和,适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DMDAAC-AM)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复合引发体系(K2S2O8-NaHSO3- AAP·2HCl)引发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共聚合,制得了特性粘数高于11 dL·g-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DA,探讨了助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及单体配比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程  张跃军 《精细化工》2011,28(5):417-423,432
介绍了含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阳离子单元的聚合物及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单体分子结构出发,分析了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而,以单体分子所含双键可参与的闭环加成聚合反应为主线,分别归纳了其作为聚合反应中间体可参加的均聚反应和共聚反应,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以DMDAAC为结构单元的二元、多元结构聚丙烯酰胺、与特殊功能单体的共聚物和以其为基改性的天然产物及合成方法,指出了已有研究工作的特色与不足。最后,针对含DMDAAC单元聚合物的研究工作现状,提出可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改性来合成新型含DMDAAC单元聚合物以满足多个领域中的应用需要,加强该类聚合物的应用研究也是推动该类聚合物合成研究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的分类、合成及应用现状.水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是自由基聚合机理重要的实施手段.它们使用环保水来做分散相,可采用水溶性的偶氮引发剂来进行聚合反应.研究表明,相比于油溶性的偶氮引发剂或常规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不论足在引发、聚合及产品特征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最后对我国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娟  彭晓宏  姚文 《化工科技》2009,17(5):30-33
采用绝热溶液聚合的方法,以过硫酸铵(APS)/甲醛合次硫酸氢钠(SFS)/偶氮二异丁腈盐酸盐(AIBN)三元复合引发体系,制备了一系列丙烯酰胺(AM)/衣康酸(I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了聚合反应的适宜条件:单体质量分数:35%;单体质量比优(AM):m(DMDAAC):m(IA)=89.48:10:0.52;主引发剂用量:w(AIBN)=0.06%;w(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22%.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3C NMR)表征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反应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单体转化率的水溶性两性聚电解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阴、阳离子单体与AM发生共聚反应生成了三元共聚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显示,乳胶粒呈规则球形且具有中空结构,粒径大小为150~350 n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表明,聚合物在80℃有明显的结晶熔融峰,Tg为58.3℃;等电点分析表明,聚合产物具有明显的两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AM/AMPS/DMDAAC共聚物合成及其降滤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耐温、耐盐的钻井液降滤失剂。讨论了引发剂加量、二烯丙基氯化铵加量和反应温度对聚合物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当引发剂加量为0.15%、二烯丙基氯化铵加量为10%、反应温度为45℃时,合成的聚合物在高温、高含盐条件下具有优良的降滤失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两性絮凝剂P(AM/AMPS/DMDAAC)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工业用水和废水的处理。含磺酸盐(-S03Na)高聚物的高分子絮凝剂.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含有磺酸基结构的不饱和单体种类很多,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磺酸类单体之一.它的聚合物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两性絮凝剂P(AM/AMPS/DMDAAC)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共聚物,可用作两性絮凝剂。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和质量分数、反应温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当n(AM):n(AMPS):n(DMDAAC)=8:1:1,单体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50℃时合成的聚合物热稳定性高,用于净化洗煤水、污泥脱水等都有良好的效果,与无机絮凝剂复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DMDAAC/AM共聚物合成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明乾  张跃军 《化工时刊》1999,13(12):15-17
在(NH4)2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出特征粘度11.98dI/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用硅藻土悬浮液及工业废水进行了絮凝实验,并与国内外阳离子絮凝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水分散聚合法制备DMDAAC/AM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H4)2SO4水溶液中,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原料、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为分散剂、2,2(-偶氮二[2-(2-咪唑啉-2-代)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为引发剂,采用水分散聚合技术,合成了水分散型P(DMDAAC-AM)共聚物.探讨了PDMC用量、(NH4)2SO4浓度、VA-044加入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产品分子量、平均粒径、残余单体含量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稳定水分散体系的PDMC、(NH4)2SO4和VA-044浓度范围分别是1.0%~3.5%、22%~30% 和1.6×10-4~ 4.2×10-4 g·(g单体)(1、反应时间5~7 h及反应温度50~60℃.  相似文献   

18.
AM/DMDAAC/AA型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为单体,用溶液共聚法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两性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及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2S2O8-NaHSO3(质量比1∶1)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为0.88%,单体用量为24.5%,聚合温度为55℃,溶液pH值为6,单体摩尔比为n(AM)∶n(DMDAAC)∶n(AA)=1∶0.3∶0.5,聚合时间为4 h,得到的产品综合性能最佳,且具有良好的絮凝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HTHP) would dramatically worse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increase fluid loss volumes of drilling fluids. Synthetic polymer as an indispensable additiv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recently. In this article, a new copolymer (named AADS) of 2-acrylamide-2-methylpropanesulfonic acid, acrylamide, dimethyl diallyl ammonium chloride, and sodium styrene sulfonate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queous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oreover, its thermal stability was simultaneously analyzed using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nthetic polymer contained all the designed functional groups, and its structure was consistent to the desired one. Under contamination of sodium chloride, AADS solution maintained relatively high viscosity in high concentration brine, showing a good antisalt capacity.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AADS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on rheological behavior and fluid loss volume of the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 (WBDF) containing the synthesized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standar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heological and filtration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WBDF were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ADS concentr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hermal aging test. In addition,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80–240 °C, a reversible rheological behavior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heating–cooling process, and the HTHP fluid loss was controlled within 22.5 mL, suggesting that the copolymer AADS was suitable for making WBDF s with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 201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9 , 136, 478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