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仪表小钻头是我厂的主要产品之一。它要求热处理后硬度为HRc63~66,淬火晶粒度10~#~11~#,变形≤0.04毫米,表面不脱碳。成品钻头还要进行最后的氧氮化处理,达到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这就对热处理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厂目前采用的“装套筒隔盐加热淬火”仍不能完全解决表面脱碳的问题。尤其是成品钻头在氧氮化处理前要求钻头沟槽  相似文献   

2.
《轴承》1975,(2)
轴承套圈淬火变形因为影响的因素错综复杂,是轴承热处理中的老、大、难问题。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淬火过程中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是引起淬火变形的主要因素。但是,淬火前应力的影响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一般认为此应力在淬火加热过程中会予以消除;同时由于淬火加热和冷却缺乏规律性,使它对变形的影响不能很有规律地暴露出来。我厂轴承自动线生产中,由于淬火加热和冷却很有规律,因此淬火前应力对变形的  相似文献   

3.
氯化钙水溶液淬火介质的应用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化钙水溶液淬火介质的应用实验哈尔滨潜水电泵厂范庆云T10钢是我厂模具经常选用的材料,常因双液淬火操作掌握不好而硬度不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45#钢是我厂产品零件大量使用的材料,由于盐水淬火变形大于设计要求,改用碱浴淬火。但碱浴淬火耗能大,对环境有...  相似文献   

4.
工件通过淬火提高强度的同时不可避免要产生变形,本文结合我厂的生产实践通过添加新型淬火液调整淬火介质冷却速度改善介质冷却曲线,在保证活塞销金相、硬度合格的前提下减少活塞销的淬火变形。  相似文献   

5.
发蓝淬火     
一、什么叫发蓝淬火。 为了解决零件的变形问题,我厂热处理车间曾在一个时期中使用过熔融苛性碱作淬火剂(其成分是35%NaOH,65%KOH),这种淬火剂的冷却能力很强,淬火后的工作变形也很小,同时也可以获得光洁的表面,免去喷砂处理,由於使用了这种冷却剂,解决了不少关键性的问题。但是在使用期间,我们发现此种淬火剂的损耗很大,加之氢氧化钾价格又贵,大大的提高了零件的成本,所以仅仅使用了半个多月就停止使用了。 但是通过了这一次的尝试,我们了解到熔碱的冷速快,以及淬火后的工件变形小,主要是由於苛性碱的爆炸(使淬火气袋无法变成)和强烈的…  相似文献   

6.
冲模淬火变形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厂对中小型冲裁模(指外形尺寸从60×50×8至280×170×30和φ50~140×12~16毫米范围内的凹模及与之配套的凸凹模)淬火变形的控制作了新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模具微变形淬火法,就是在满足模具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控制其马氏体的生成量,来达到微变形的目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该法效果显著,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DOJ滑移等速万向节壳体球道因淬火变形导致球道双圆弧与钢球接触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对冷挤压精密锻造毛坯成型时的球道双圆弧与钢球接触点位置的预放变形量,充分计算出变形导致的接触点的向上移动量来达到淬火后的成品球道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碳结构钢是生产中应用较广的材料。但是中碳钢工件在淬火时会发生长向尺寸严重胀大现象,例如壁厚为10mm的45钢套,先水后油淬火后内径尺寸要胀大0.6%左右,因而在生产中常称之为“变形大王”。为了有效防止和挽救中碳钢工件淬火时尺寸胀大变形和尺寸超差报废,根据多年工艺实践经验,我们试验和总结了应用预渗法解决中碳钢工件的淬火变形问题。经我厂和兄弟单位近几年来的推广应用,皆取得了较好效果,并挽救了不少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零件的变形问题,我厂热处理车间,曾在一个时期中,使用熔融的苛性鹼作淬火剂(其成份是35%氢氧化钠NaOH,65%氢氧化钾KOH)。这种淬火剂的冷却能力很强,淬火后的工件变形也很小,同时还可以获得光潔的表面,免去喷砂处理。由于使用了这种冷却剂,解决了不少关键问题。但是在使用期间,我们发现这样淬火剂的损耗很大,同时氢氧化钾价格又贵,大大的提高了零件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厂在螺纹环规加工中,过去采用先车削螺纹,经淬火后再磨削或研磨为成品的加工工艺。近几年来,由于刀具材料的发展,我厂在螺纹环规的加工中,学习外地经验,也采用了“先淬火后车削”的新工艺。新工艺流程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1.
淬火的冷却过程是淬火操作中的关键环节,往往因淬火介质选用不当,导致零件产生开裂、变形、硬度不足和软点等严重缺陷,因而造成经济损失。 我厂生产的弹簧片要求硬度HRC44~48,在盐水溶液中淬火易产生开  相似文献   

12.
我厂在东风—12型渗碳齿轮生产中,内花键孔的变形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花键孔底径(?)28-48毫米,公差仅0.05毫米)。渗碳缓冷后予以高频淬火虽可控制内孔变形,但不能获得最佳综合机械性能。倘渗碳缓冷后予以盐浴加热塞芯棒淬火,但劳动强度太大,且轮齿表面往往易产生脱碳现象。我们经过不断摸索和探讨,在齿轮渗碳后直接进行热油淬火,并  相似文献   

13.
我厂在加工齿轮类零件时,经常采用高频淬火处理来提高齿轮齿部的硬度。但经高频淬火的齿轮,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变形的问题。我们经过实践发现,合理安排齿轮加工的工艺路线,可减小高频淬火齿轮的变形,对提高齿轮的最终加工质量很有帮助。 [1]减小高频淬火齿轮的内孔变形   如图 1所示的齿轮零件精度为 8级。我们原先安排的加工路线为:锻造正火粗车调质精车滚齿拉键槽齿部高频淬火。加工后测量齿轮内孔,发现变形量较大可达 0.05mm。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该齿轮带有键槽,为不对称结构,故淬火时齿轮内部应力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4.
我厂是生产汽车半轴(见图1)的专业厂,半轴材料为40Cr,感应加热淬火是半轴重要工序之一。淬火变形弯曲是半轴加工中的常见现象,不但影响淬火质量,而且也影响感应器使用寿命,同时也给后续校直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根治这一顽症,我们组织了攻关,通过生产实践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变形,但可以做到控制变形,满足了工艺要求(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制锹生产中热处理工艺有:高、中碳钢等温淬火;低碳钢渗碳淬火;低碳马氏体淬火新工艺等几种。其中后者是较好的。原来我厂采用低碳钢装罐快速渗碳淬火工艺,但还存在脆和弯曲试验变形,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等问题。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中,我厂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起,在吉林工业大学钢锹小组试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低碳钢锹接直淬火的工艺试验,与原工艺相比生产周期由4~5小时缩短到十几分钟,质量稳定,成本降低,改善了劳动条件。我们的体会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滚珠丝杠一般采用钢材是GCr15,硬度要求达Rc58~62。我厂以前采用井式炉整体淬火,弯曲变形大,校直时容易断裂,废品率高达10%左右。从1975年起,我们采取中频或感应加热淬火,淬火后弯曲变形小;由于心部未淬火,也容易校直,目前废品率为1%左右,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有较大提高。 一、中频电源与淬火机床 1.中频发电机组 我厂采用功率为100千瓦的中频立式发电。机组,频率2500赫。它由变频机、启动器、发电机控制柜、外控制柜、电客器、淬火变压器等六部分组成。变频机、电容器、淬火变压器均需水冷却、室外建有18立方米循环水池。 2.中频淬火机…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零件的变形问题,我厂热处理车间,曾在一个时期中,使用熔融的苛性龄作淬火剂(其成份是35%氢氧化钠NaOH,65%氢氧化钾KOH)。这种淬火剂的冷却能力很强,淬火后的工件变形也很小,同时还可以获得光洁的表面,免去喷砂处理。由于使用了这种泠却剂,解决了不少关键问题。但是在使用期间,我们发现这样淬火剂的损耗很大,同时氢氧化钾价格又贵,大大的提高了零件的成本,所以僅僅使用半个多  相似文献   

18.
三液淬火法     
机床制造中用得最多的钢料是CT45、CT35 两种结构钢。然而这两种钢在淬火中交形较大,CT45结构钢制造的复杂零件,还常常产生开裂因而报废,不仅浪费材料,而又影阿了生产。因此,如何减少与防止零件淬火中的变形与开裂,在当前大跃进中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零件淬火时引起的变形与开裂;主要是零件内应力的影响,若能在淬火过程中减少零件内应力,就能解决该项关键。一般情况下,改进零件淬火的冷却方法是减少内应力的有效措施。我厂热处理工人宋树祥同志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创造了三种冷却剂联合冷却的三液淬火法,解决了…  相似文献   

19.
我厂CrWMn钢制塑压模结构复杂,一般为一模多腔,且零件较大,在热处理后要求椭圆度及孔间距变形不应大于±0.015毫米,只采用硝盐等温淬火满足不了此类模具的变形要求。几年来,我们采用金属板-硝盐等温淬火法,基本满足了工艺要求,解决了厚大模具的热处理变形问题。一、金属板及金属板淬火 1.金属板的材料: 常用的金属板不外乎铜板和铁板两种,对于临界冷却速度为30℃/秒的  相似文献   

20.
机器零件中,有许多通用零件如轴、轴套、螺帽等的链槽、小孔、螺纹等都有精度要求,这些部位在淬火后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补救的办法,有的采用放磨,但加工很繁重;有的不能放磨,则会大批报废。因此,一般都要求热处理的变形,尤其是形状变形,尽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此外,这些零件多半用中碳结构钢制造,在截面厚薄不均的地方又容易产生开裂。我厂针对这些问题,试验了几种淬火工艺——熔盐浴分级淬火、预冷延迟淬火和三液淬火法。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零件的变形和开裂。大家知道,引起淬火开裂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内应力,产生内应力的主要因素如下:(1)热应力——同一截面上由于温度高低不同,产生比容(单位重量的体积大小)不同。特别是在淬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