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丝束总线密度、丝束张力、卷曲温度以及卷曲压力等工艺,对大容量涤纶短纤维卷曲稳定运行的影响,并对装置增容后的卷曲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丝束总线密度与卷曲辊的宽度要匹配,卷曲压力要适当。该装置卷曲辊为Φ300 mm×520 mm,卷曲辊间隙0.08~0.10 mm,卷曲温度80~85℃,丝束总线密度5.6×10~6 dtex,卷曲质量好,卷曲机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
《聚酯工业》2016,(5):27-29
分析了丝束总线密度、丝束张力、卷曲温度以及卷曲压力等工艺,对大容量涤纶短纤维卷曲稳定运行的影响,并对装置增容后的卷曲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丝束总线密度与卷曲辊的宽度要匹配,卷曲压力要适当。该装置卷曲辊为D300 mm×520 mm,卷曲辊间隙0.08~0.10 mm,卷曲温度80~85℃,丝束总线密度5.6×106dtex,卷曲品质好,卷曲机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3.
涤纶短纤维后拉伸点的位置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Inventa的涤纶短纤维生产后拉伸工艺技术,其特点是将拉伸点控制在拉伸辊的表面上而非像通常那样控制在拉伸介质里。拉伸点后丝束与辊面间由于速度差别而产生快速摩擦,从而产生热板效应,使丝束的拉伸条件更柔和、更优越,拉伸丝束更均匀,并可减少最终产品出现因拉伸不足而形成的疵点。这种工艺的关键是丝束的拉伸点必须出现在一道拉伸机第6辊上喷淋油剂稍后的地方,且尽可能处于一条狭线上。通过改变拉伸点前后丝束的加热条件,可方使且有效地调整拉伸点出现的位置,从而将拉伸点控制在期望出现的位置上。这种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欧洲涤纶短纤维生产上。  相似文献   

4.
<正> 在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中,必须将纺丝卷绕后的丝束经过加热拉伸,使其获得良好的物理一机械性能,以适应不同的纺织加工和服用性能的需要。在1974年以前,国内涤纶短纤维生产厂其后处理基本上采用热水与过热蒸汽两级拉伸的工艺。在第一级拉伸时,都是在头道五辊拉伸机上采用热水喷淋的方  相似文献   

5.
《聚酯工业》2015,(5):57-59
涤纶短纤维集束架的结构对丝束张力、宽度和厚度的均匀性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对集束架中的张力调节装置和牛角棒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对经实践验证过的结构优化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 一 前言 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中,对喷丝头喷射出来的熔体细流,需要均匀地吹风冷却以便丝束固化成形。目前国内采用的“高阻尼”环形吹风装置,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丝束冷却设备。图1为涤纶短纤维一个纺丝部位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VD406型纺丝机头部环形吹风装置的简图,它主要由圆台环形烧结过滤筒(1)、内套筒(2)、外套筒(3)等所  相似文献   

7.
大容量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和设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涤纶短纤维设备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国内大容量涤纶短纤维设备现状;比较了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和设备特点,重点分析了大容量涤纶短纤维生产装置的纺丝关键技术,即组件、喷丝板、丝束冷却装置的关键技术;指出了提高纺丝单位产能的有效途径;比较了各种形式的丝束冷却吹风装置和喷丝板直径小于等于400mm和大于400mm时,两种吹风形式工艺条件下纺丝成品产量和质量的关联度;提出了对200t/d及以上大容量涤纶短纤维纺丝技术研发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涤纶初生纤维的成形以及后加工的拉伸成形过程,纤维张力大小的测定及控制已有文献借鉴,但是短纤维卷曲和切断张力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着重探讨涤纶短纤维张力的取值条件,以及张力平衡重锤的计算依  相似文献   

9.
介绍 1.33dtex× 38mm涤纶短纤维生产的工艺参数、丝束冷却情况、原丝质量 ,结果表明本套装置可以生产 1.33dtex× 38m m涤纶短纤维。  相似文献   

10.
钱伯章 《合成纤维》2005,34(9):53-54
一项涤纶短纤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年产6万t成套涤纶短纤维工程技术开发项目,在上海石化公司获得突破性进展,其攻关的核心技术——中心吹风的丝束冷却成形技术达到了预期目标。此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涤纶短纤维大型成套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涤纶短纤维生产装置熔体单耗的原因。通过提高组件上机质量,稳定侧吹风工艺,优化操作,增设集束张力辊、缓冲器、丝结检测器等措施,装置的熔体单耗由21.5 kg/t降低至17.2 kg/t,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容量高速纺丝的涤纶短纤维用油剂JDS -2 0 5 /JDS -2 0 6配方。该油剂中含有特种结构的烷基磷酸酯钾盐和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单体。该油剂经过了 1,7.5 ,3 0kt/a装置的工业应用和纺纱评价 ,在3 0kt/a大容量涤纶短纤维工业装置上应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引进的德国吉玛公司 3万 t/ a涤纶短纤维生产装置干拉二级拉伸特点及其控制。其后加工特点是 :一级拉伸发生在蒸气浴槽内 ,二级拉伸发生在第二拉伸辊与定型辊之间。这套后加工设备与国内普遍流行的涤纶短纤维后加工设备相比 ,省却了用于二级拉伸的蒸气浴箱 ,简化了一道工序 ,节省了投资 ,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00 kt/a涤纶短纤维装置产品加工费用分析,探讨降低涤纶短纤维产品加工费用的措施。结果表明:蒸汽、电、工业风、油剂和包装材料消耗是影响短纤维产品加工费用的关键;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生产运行模式,统筹安排设备检、维修作业,推行油剂调配、包装标准化操作,改造后纺抽湿排气系统,加强油剂流程管理、包装袋质量验收等措施,涤纶短纤维产品加工费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生产技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光涤纶 1 .33dtex缝纫线专用短纤维为研究对象 ,借助化纤成形技术和经济学原理 ,从技术装备、产能匹配等着手 ,研究了加工制造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技术适应性、差别化成本及其主要构成。提出差别化纤维研发中聚合 -纺丝的几种匹配模式 ,以及合成纤维及其品种相互替代的潜在可能性。对大型生产装置、装备的柔性化与专用性的相互兼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涤纶短纤维油剂的润湿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涤纶短纤维生产中3种上油方式对油剂润湿性的要求以及影响油剂润湿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喷淋上油对油剂润湿性要求最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越长,润湿性越差;聚氧乙烯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性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加而降低,醇醚与酚醚的润湿性一致,而胺醚的润湿性则相对较低。研制了适合喷淋上油的新型涤纶短纤维油剂,其表面张力小于43 mN/m。  相似文献   

17.
金云崖 《合成纤维》1996,26(6):37-39,42
介绍了对VD405涤纶短纤维生产设备的机械和电气部分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远红外丙纶短纤维生产的经验,指出利用改造后的VD405及LVD801设备生产功能化、差别化纤维是中小型短纤维厂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切片纺丝路线,探讨采用不同特性黏数([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制备超高强涤纶短纤维的可行性;并选用[η]较高的PET切片在切片纺工业化涤纶短纤维装置上通过纺丝温度、拉伸倍数、拉伸温度和热定型温度等工艺参数的调整优化,试生产超高强涤纶短纤维。结果表明:采用[η]较高的PET切片,选择合适的纺丝和后加工条件可以生产超高强涤纶短纤维;选择[η]为0.731 dL/g的PET切片为原料,在7500 t/a切片纺涤纶短纤维装置常规生产工艺基础上,调整纺丝螺杆温度为290~295℃、箱体温度为296~300℃,初生纤维断面不匀率小于等于1.21%,纺丝状况良好;调整水浴拉伸温度为70℃、总拉伸倍数为3.878、热定型温度为185℃,试生产的涤纶短纤维结晶度和非晶区取向有所增大,断裂强度达7.02 cN/dtex,达到了超高强纤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涤纶短纤维差别化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在合成纤维短纤维试验装置上 ,使用直接纺丝、间接纺丝、复合纺丝等技术 ,开发和研制的涤纶差别化纤维产品——细旦缝纫线用短纤维 ,复合纺丝芳香纤维、涤纶超短纤维、高收缩纤维、“奇异”纤维、增白纤维、中空纤维。同时 ,也对涤纶短纤维差别化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探讨 ,认为有显性市场和潜在市场可以开拓  相似文献   

20.
ES复合短纤维生产过程中丝束经过卷曲机旋转侧面板处时产生黑丝。原因主要是上、下卷曲轮的端面不对齐,侧面板与卷曲轮端面产生间隙,间隙内的碎丝经摩擦高温作用而发黑。定期检查并调整上、下卷曲端面对齐,侧面板与卷曲轮端面贴合,可避免黑丝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