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水剂复合聚合物对橡胶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橡胶集料水泥砂浆的强度,研究了可再分散胶粉聚合物(RPP)及高效减水剂复合RPP对橡胶集料水泥砂浆(CRM)强度的影响,探讨了RPP和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在CRM中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单独使用RPP对CRM的强度等性能具有一定的改性作用,RPP与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效果更好.橡胶集料的颗粒尺寸对CRM的强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橡胶粒径存在着最佳粒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橡胶集料混凝土(crumb rubber concrete,CRC)的抗弯冲击性能,选取了2种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制备了CRC,并选用3种界面改性剂对橡胶集料进行预处理,考察上述因素对CRC抗弯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2种橡胶集料均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冲击延性指标,并且掺入粗粒橡胶集料对提高CRC的初裂、破坏冲击次数效果更佳,对橡胶集料进行界面改性预处理大大改善了CRC的抗弯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3.
废旧橡胶已给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黑色污染”.橡胶混凝土是回收利用废旧橡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橡胶与水泥基体界面性能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橡胶与水泥基体界面粘结机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橡胶混凝土界面及性能改进的各种措施.针对目前橡胶混凝土改性方法单一、废物利用量少、界面性能表征不完善等薄弱之处,提出今后在橡胶混凝土领域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研究表明,仍需加强橡胶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表征、改性组合方法和成本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橡胶粒与水泥胶体的界面粘结强度问题,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目前用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改善其界面粘结强度的方法,分析了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橡胶粒表面的实质,并指出了AEP施工工艺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SBR乳液改性砂浆与水泥基体界面粘结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轴向拉拔及界面剪切试验测试了SBR(styrene-butadiene rubber,简称SBR)乳液改性水泥砂浆与旧水泥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SBR的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12%.对新拌砂浆含气量、0~90 d砂浆的收缩变形及28d龄期砂浆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等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研究认为,SBR乳液的掺入改善了新拌砂浆与旧水泥基体之间界面粘结性能,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使新拌砂浆含气量减小、28 d龄期砂浆闭口孔隙率增加,有助于保持砂浆中的水分,减小砂浆因水分丧失而产生的干燥收缩,2.减小砂浆28 d龄期前的收缩变形,从而减少了粘结界面因收缩产生的微裂纹,3.使28 d龄期砂浆的平均孔径变小、有害及多害孔隙数量减少,而无害孔隙增多,使接触界面新拌砂浆有害孔隙减少或孔隙细化或孔隙被封堵,从而增加了界面有效粘结面积.  相似文献   

6.
集料-水泥石界面对混凝土损伤断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界面处理工艺改变混凝土中集料-水泥石粘结强度,研究集料-水泥石界面对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四点弯曲断裂能和裂缝扩展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集料-水泥石界面对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强化集料-水泥石界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却降低其韧性;弱化粗集料-水泥石界面,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而弱化细集料-水泥石界面能提高混凝土的断裂能和延性指数,原因是细集料表面的初始缺陷将宏观分离裂缝诱导为均匀分布于砂浆基体中的弥散裂缝,增加了有效裂缝长度,同时也增大了断裂过程区,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延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橡胶集料等质量取代砂的方法,通过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性。对试验结果进行二次响应曲面回归分析,得出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几种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试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在自然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规律。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掺量、水泥掺量、减水剂掺量及水胶比与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回归关系,且橡胶集料掺量与强度及弹性模量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得到了自然养护条件下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立方体边长与强度换算系数及标准棱柱体与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8.
橡胶集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橡胶集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及收缩性能,寻求改善橡胶集料混凝土强度的方法,采用常规的普通混凝土物理性能实验方法研究了橡胶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收缩情况,考察了可再分散胶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橡胶的水泥混凝土强度降低,收缩量较大,可再分散胶粉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和劈裂强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酸酯乳液(PAE)、苯乙烯-丙烯酸共聚乳液(SA)、聚乙烯醇缩甲醇水溶液(PVFO)对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发现聚合物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如抗弯强度、韧性、纤维与水泥基体界面粘结强度。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合物加入后其活性团与水泥或集料间发生化学键合,DSC放热曲线表明,加入聚合物后混合物的放热峰值提高,验证了红外光谱的结果。通过聚合物与水泥石之间的化学键合强化了钢纤维与水泥基体间界面,形成强度、韧性很好的具有互穿网络的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XRD层析法和SEM研究了集料与硅酸盐水泥石界面区的组成、CH晶体取向指数等。实验结果表明,界面区中水化产物主要是C-S-H凝胶、CH晶体、AFt、孔隙以及未水化的熟料矿物;界面区中CH晶体发育良好,取向作用较强,界面处它以(001)面平行于集料表面生长;水化龄期增长或水灰比提高时,CH晶体取向作用增强,而且水灰比高时,界面区中孔洞、裂纹增多,降低界面粘结强度;水泥中掺入5.0%wt硅灰后,CH晶体取向作用下降;水泥中掺入5.0wt%FDN减水剂,由于水泥早期水化程度低,对水泥石-集料早期粘结强度不利,但28d后其粘结强度就能赶上并超过其它试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