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2006年3月22日至4月6日开展的太浦河调水试验中,实施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的同时,进行了同位素同步监测。结合同步水量资料,对太浦河干、支流以及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三支流的氘、氧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调度方式以及黄浦江下游海水涨落潮对氘、氧同位素丰度变化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水体水量的汇入或汇出。因此通过对同位素丰度的变化分析,可以更加深入研究平原河网地区感潮河流中不同水体的相互补给以及水量的沿程分配情况。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沿海平原河网水源补给不足、水环境质量差,实施平原调水引流是增加水资源补给、促进水体有序流动以及改善河网水质的有效措施。以台州温黄平原为例进行研究,构建了水量水质联合调控耦合模型系统,在开展产水产污分析以及原型调水试验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对调水引流水量及其改善河网水环境效果方面开展了分析,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提出了实施河网水量水质联合调控的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温黄平原乃至整个浙江省沿海平原实施调水引流及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提供技术支撑和研究示范。  相似文献   

3.
邢台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河北省邢台市多年水质水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说明大部分用于灌溉的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由降雨入渗、山前侧补、地表水补给和井灌回归等方式补给平原区地下水 ,引起地下水水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量平衡方法研究天池集水区以外海拔高于天池水位地区是否能形成地下水补给到天池,通过对8个流域的水量平衡分析,发现天池周边流域的水量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多年平均的总排泄量大于降水量,外源水对研究区的年补给量达到23.25亿m3。研究表明补给天池的地下水不可能来自于天池集水区以外长白山降水的入渗补给。由于天池周边1 300 km范围内没有海拔高于天池水位的高原地区,据此推断,天池接受远源地下水补给,考虑到补给区存在强渗漏与同位素特征,推测补给天池的地下水来自于西藏高原河流的渗漏,地下水以一种特殊深循环方式完成了补给、径流与排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从用水角度来看长春市雁鸣湖湿地公园能充分利用地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一项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明显社会效益的环保工程。同时有利于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1雁鸣湖湿地生态现状及水量分析1.1生态现状雁鸣湖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北部,是一个天然的小型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为141.8 hm2,属于内陆死水湖,水量的补给完全靠天然的降水以及生活用水的排放,因此,生活用水的水质好坏直接  相似文献   

6.
人工湖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调蓄设施,在内涝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茂名虎头山人工湖为例,分析了该人工湖水量平衡状态及雨洪调蓄能力。研究表明,径流补给量、蒸发量、下渗量、外来补水量组成了人工湖水量循环平衡过程,在依靠降雨径流补给时,枯水季(1—3月)由于降雨不足,为维持景观水体水位,需人工补水0.21万m3,其余季节依靠水体调蓄即可满足景观水位需求;人工湖在雨洪调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削减洪水量0.97万m3,有效缓解了内涝风险,保障了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廖爱民  黄鑫磊  雷明  刘埔 《人民长江》2009,40(13):55-56
分析了中水补给模式景观河的水量和水质的特点,运用一些水量控制和水质改善的理论技术方法,如阶梯水库滞流技术、生态浮岛技术、体育锻炼设施与曝气的结合、水生植物组合种植、构建食物链、植物护岸等,对以中水为主要补给的景观河进行综合构建,这种景观河模式的实践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以江苏省徐州市的景观河为例,阐述了中水补给性景观河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8.
石津灌区地下水潜在补给量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秀翠  杨金忠 《水利学报》2012,43(2):143-152
采用区域水量平衡模型INFIL3.0,结合GIS和RS技术,研究了石津灌区净入渗水量和潜在补给系数的时空分布,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原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了植被覆盖度逐月变化与灌溉量时空间分布的影响,提高了其在灌区的适用性。结果显示,石津灌区净入渗水量及潜在补给系数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主要取决于根区层土壤的水量均衡过程。空间上,补给主要发生在灌溉区域,渠灌区、井渠灌区和井灌区的潜在入渗补给系数分别为0.21、0.16和0.09;时间上,净入渗水量峰值出现在5月份,灌溉水是灌区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源。由灌区各栅格的空间分析和剖面分析表明,灌区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城市景观水体水量水质的要求,实现合理经济高效的景观水体运行维护,建立了城市景观水体水量-水质耦合的优化调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新疆某景观水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合理确定运行参数如补水方式、补水周期、循环周期等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调度,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景观水体的日均运行维护费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景观水体治理方案优化决策、水质管理和运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是大庆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文章主要研究了潜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水量及不同补给和排泄方式对大庆市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程度,为大庆市水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1 水资源现状分析1 1 供需矛盾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社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有一定限度,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水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长速度惊人,用水的浪费、水资源的污染及地下水严重超采,使水资源日益短缺,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联合国预测,水将成为本世纪最有争议的城市问题。全世界将有10亿多人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17亿人缺乏起码的公共卫生用水。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将是全球水资源的主要表现之一。1 2 …  相似文献   

12.
虚拟水与水安全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虚拟水是水资源领域的新概念,近年来,在与水相关的国际会议上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初步探讨了虚拟水和虚拟水贸易,认为虚拟水作为非真实意义上的水,是通过商品交易或服务来实现的,虚拟水贸易主要表现在粮食贸易上,虚拟水与水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密切关系.虚拟水的提出,改变了原有的一些思维方式,拓宽了水资源研究的领域,树立了水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最终提供了一条解决干旱地区缺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浅析水资源水权与水利工程供水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文虎 《中国水利》2001,(2):33-34,32
水资源水权与水利工程供水权实质是水权的两个方面。水资源水权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水利工程供水权是所有者的财产权力。水资源水权的实质就是全面收取水费,水利工程供水水权就是水费变水价。两种水权承担的义务分别是治理弃水(洪水等)、防治退水(废污水等)。要确保防洪安全,水环境洁净,加强水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并就水务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非市政给水用作消防水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节水的角度 ,对天然水源、工业废水回用水、建筑中水用作消防水源时的水质要求 ,以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规范中有关条文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的水改革、水市场和水权交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澳大利亚从1994年推行水改革框架以来,各州都制定了相应的水改革措施,逐步推行水权交易、全成本回收定价、灌区管理企业化等多项制度的改革,为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各州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条文也进行了必要的修改,通过水改革,水的利用效率提高,推进了水资源向高价值转移以及投资主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资产与现代水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浩  甘泓  武博庆 《中国水利》2002,(10):151-153
水资源是国家所有资源资产,在现代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其作为资源资产的属性目前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也还有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水资源资产的属性,特点,以及在现代水利中的作用与地位提出了初步观点和相应的建议,以期在水利现代化发展中引起对水资源资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青 《中国水利》2002,(10):72-73
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是处在两个不同的决策层次,有不同的内涵,但基本单元和运行机制的动力是共同的,两种管理的思想境界都需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世界范围内的水危机迫使人类重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现代水资源管理强调水资源的需求管理,水资源管理由供给型转向需求型,由工程管理转向资源管理,同单项工程技术手段转向综合管理手段,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核心是通过提高效率促进节水,达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在水资源需求管理中,水权交易是重新分配稀缺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供水区内多种水源联合运用的局面,提出了优先利用引江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充分回用中水,逐步改善生态用水,控制开采地下水,强化全民节约用水的调配思路和措施建议,并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