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毛雪平  王罡  马志勇 《中国电力》2004,37(10):58-61
在540℃和565℃温度下进行30Cr1Mo1V转子钢的低周疲劳实验研究。应用损伤力学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该材料在此温度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并将试验结果和30Cr2MoV在550℃结果进行比较,从低周疲劳特性方面探讨30Cr1Mo1V用于超临界参数机组转子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温度从540℃上升到565℃时,30Cr1Mo1V转子钢的低周疲劳性能无显著下降,30Cr1Mo1V钢在565℃的低周疲劳性能和30Cr2MoV钢在550℃下的疲劳性能处于同一水平。从低周疲劳特性看,30Cr1Mo1V转子钢用作超临界参数机组转了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0Cr1Mo1V钢高温低周疲劳中的软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化是高温长期运行部件的主要特征,软化意味着材料性能的降低。为了探讨软化对材料低周疲劳特性的影响,对30Cr1Mo1V转子钢进行了应变控制中断低周疲劳试验。试验温度为540℃和565℃,应变幅为0.2%~1.0%,采用拉压对称三角波。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疲劳损伤与低周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试验试样的维氏硬度进行检测,得到了带有硬度修正的低周疲劳应变-寿命修正公式,并对修正公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硬度修正公式在循环寿命小于0.5倍寿命分数时有效,而在循环寿命大于0.5倍时,则存在高估剩余寿命的危险。在同一硬度下,对不同温度和应变,损伤是不同的,应变越小,损伤越大;温度越高,损伤越小。  相似文献   

3.
30Cr1Mo1V钢高温软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效软化是高温长期运行部件的主要特征,软化意味着材料性能的降低。为了探讨长期高温时效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30Cr1Mo1V转子钢进行了540℃、565℃和660℃下的无应力高温时效试验和540℃、565℃温度下的拉应力加速软化试验(即蠕变试验)。应力加速软化试验采用了中断试验以获得过程参数。试验应力为240MPa-320MPa。对试验试样的维氏硬度进行了检测。在时效试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无载荷作用时效条件下硬度与Larson-Miller参数间的关系。在应力加速软化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应力、硬度与Larson-Miller参数间的关系。在分离温度、时间软化效应的基础上,得到了考虑应力的软化效应公式。  相似文献   

4.
加载速率反映了汽轮机转子启停及运行时温度变化速度与负荷变化速率。对火电厂汽轮机转子30Cr1Mo1V钢在538℃温度下的低周疲劳损伤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加载速率对实际低周疲劳损伤和预测低周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寿命分数下,加载应变速率越大,低周疲劳损伤越小;在同一加载速率下,总应变幅越大对应的低周疲劳损伤也越大;在同等应变幅条件下,转子钢高温低周疲劳预测损伤比实际损伤大,加载速率较低时,转子钢高温低周疲劳预测损伤比较大;加载速率对材料损伤有显著影响的取值范围为0.1%-s-1≤ε≤0.2%-s-1。  相似文献   

5.
12Cr1MoV钢制部件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特性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在对12Cr1MoV钢母材和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蠕变寿命和蠕变 疲劳交互作用行为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12Cr1MoV钢在蠕变 疲劳交互作用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在国内首次得出了可供工程应用的12Cr1MoV钢的蠕变 疲劳交互作用寿命评定曲线,并与ASME规范的相关曲线作了比较,对一实例做了寿命评定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护环钢1Mn18Cr18N在工作温度100℃的低周疲劳特性,本文采用应变控制法对其进行温度为100℃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拟合出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得到了护环钢1Mn18Cr18N在100℃时的低周疲劳特性参数,包括Rambeg-Osgood参数和Manson-Coffin公式,推导出该材料的转变寿命NT。结果表明:1Mn18Cr18N护环钢低周疲劳特性表现为循环软化,循环软化程度随应变幅值的增加而增大,软化速率随应力下降幅值增加而增大;1Mn18Cr18N护环钢的过渡寿命为2177周次,小于2177周次时,塑性应变高于弹性应变成为影响疲劳断裂的主要因素,大于2177周次时,弹性应变主导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7.
对电厂用关键材料P91钢在546℃下进行应力控制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研究,分别对滞回线,全应变范围,平均应变和非弹性应变进行分析和讨论。基于应力控制蠕变-疲劳交互实验特点,考虑了上下保载时间对寿命的影响,采用改进型的频率修正法对P91钢进行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控制下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使P91钢呈现兼有循环蠕变与静蠕变的失效形式,随着循环数的增加,滞回线向右移动:非弹性应变影响了蠕变-疲劳交互寿命,其增长速率随着材料寿命的减小而增大。寿命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95%的数据点落于2倍误差带范围之内。研究结果为P91钢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忠兵 《湖北电力》2005,29(1):14-15,19
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应变疲劳寿命估算模型,选用经实验证明估算精度较高的几种模型,与实验得出的转子钢30Cr2MoV低周疲劳寿命进行比较,证明修正的通用斜率法具有更为理想的预测精度,并用该法得出了汽轮机汽缸和阀壳用得较多的材料ZG15Cr1Mo1V的△ε-Nf方程,以用于阀壳及汽缸的疲劳设计和寿命估算。  相似文献   

9.
30Cr1Mo1V转子钢的高温时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CrlMo1V转子钢做了高温时效试验,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30Cr1Mo1V转子钢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演变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常温拉伸试验对时效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30Cr1Mo1V长期时效过程的硬度变化呈现快速-缓慢-快速变化3阶段变化规律,时效引起常温强度极限和屈服极限明显降低,而延伸率变化略有增大,相对30Cr2Mo1V,30Cr1Mo1V具有更好的回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汽轮机转子钢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电站汽轮机常用的30Cr2MoV转子钢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进行了研究。根据火力发电厂转子运行工况,选择了不同保载时间,进行裂纹扩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在运行工况下存在疲劳-蠕变交互作用;随着保载时间的增加,裂纹扩展速率也增大,寿命大为降低。断口分析发现断面有沿晶断裂,且呈现“R”型空洞。本文提出了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判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1:2价、2:1价电解质的较浓溶液对蔗糖水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出发,提出了一个该类电解质的盐效应经验公式,并讨论了各种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在复用电力线载波机(PLC)中传输远动信号时,数据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提出了用4DPSK调制解调方式在PLC机上音频带中传输1200Bd远动数据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现的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3.
介绍ISA-1型变电站成套微机保护系列产品的保护原理、保护配置、详细阐述了为变电站无人值班及综合自动化所开发的远方功能及该系列产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30Cr1Mo1V蠕变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540℃和565℃温度下进行了30CrlMolV的蠕变试验,采用Kachanov蠕变损伤公式、Norton蠕变损伤公式和口函数法对蠕变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θ函数法求得的最小蠕变速度作为Norton蠕变损伤公式中的第2阶段蠕变速度。分析结果显示,在两种温度下采用kachanov公式计算的损伤是一致的。比较Kachanov蠕变损伤公式和Norton蠕变损伤公式计算的损伤因子,发现存在较大差异。Norton公式计算表明,损伤与应力水平有关系,应力变量和损伤变量相互耦合。Kachanov计算模型只有在蠕变的时间分数小于0.7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王承才 《热力发电》2007,36(10):1-3
通过研究空冷机组的特点、应用、发展状况,结合国内600 MW、1 000 MW超超临界湿冷机组的设计、制造及建设经验,以及对大型空冷机组的关键技术研发和设计进展状况及其节水率、煤耗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缺水富煤地区发展大型空冷机组是必要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1号炉屏式过热器泄漏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号炉屏式过热器爆管管样的宏观检验、壁厚测量和金相检验,对爆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管主要是由于管子长期过热所致,而屏式过热器管卡烧损、个别管段出列、减温水调节方式不当是引起屏式过热器超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分频输电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分频输电系统的可行性和效率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频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开发了高效率,高精度的求解算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分频电力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传输功率,且具有较高的输电效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输电方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汽动给水泵及其前置泵在正常运行和甩负荷试验时的汽蚀余量,分析了该机组给水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安全裕度,并提出在恶劣工况下防止前置泵汽蚀的措施,如在设计中提高除氧器布置高度,改善泵结构,降低下降管压损等;在运行中快速投入除氧器的备用加热汽源,减小除氧器压力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减缓前置泵入口压力的下降等.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HZT-1型汽轮机零动态最优调节器的设计原理、硬件结构、仿真结果、并且论述了汽轮机调速系统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用于差动保护的E1速率通信接口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电流差动保护的使用日益普及,为了解决电流差动保护在64kbit/s传输速率时的带宽瓶颈问题,以及在复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暹道时用户必须在两侧配置交换机设备的问题,研制出基于E1速率的电流差动保护装置,使用该装置不仅能使用户省去两侧PCM交换机设备,而且也使得信息传输的中间环节减少,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目前大量的通道联调问题存在于此)。同时,使用E1速率来传输电流差动信息后,也使得保护信息传输带宽大大加宽,有利于保护功能的增强与完善。文中介绍了用于该保护装置的E1速率通信接口和实现方法,并对E1速率和64kbit/s的接口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