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ABS系统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车速估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基于滑移率控制的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前提是车速的准确测量.利用汽车轮速信号和车身加速度信号,考虑制动过程中车轮半径的变化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偏移误差,应用数据融合技术中的基本方法-最小二乘递推算法,在ABS系统中实现了车速的实时估计.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基于在紧急制动过程中直接测量得到的车轮力信息来探讨ABS性能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首先基于自行研制的车轮力传感器及其道路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在某试验场对某国产乘用车分别在制动初速度不同、ABS取工作和关闭两种状态下进行了直线紧急制动试验。其次,对实测的车轮力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具有一定区别意义的ABS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结果为自行开发ABS装置提供了量化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珣 《汽车零部件》2012,(9):74-76,79
汽车转弯制动时,由于左右车轮载荷的变化,经常导致车辆过多转向而丧失方向稳定性,可以通过改进汽车上普遍采用的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控制策略来保持车辆在转向制动时的侧向稳定性。通过对传统ABS系统和改进型ABS的详细比较,说明了可在传统的ABS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控制策略中弯道内、外侧车轮的目标滑移率来实现汽车横向稳定性的控制,使ABS部分代替ESP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车轮多维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以该传感器为核心构建的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汽车的制动试验,以采集到的数据为基础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轮胎纵向制动力和滑移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车轮多维力传感器的道路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能够为轮胎动特性的研究提供方便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ABS是汽车在紧急刹车时防止车轮抱死的制动装置,它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对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迅速、准确而又有效的控制,使车轮尽可能地处于最佳制动状况。在汽车制动时,ABS可使车轮的纵向处于附着系数的峰值,同时使其侧向也保持着较高的附着系数,从而使汽车具有良好的防侧滑能力和最短的制动距离,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汽车ABS主要分为液压制动系统和气压制动系统两种类型。液压制动系统具有体积小,  相似文献   

6.
关东阳 《中国机械》2014,(18):58-58
ABS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它在汽车制动时可自动调节制动力的大小,避免车轮完全抱死在路面上产生拖滑,从而缩短制动距离,使汽车制动更为安全有效。本文介绍了汽车ABS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原理,提出了ABS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阐述了ABS系统在应用中常见的故障及原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使防抱死制动(ABS)更加智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汽车防抱死制动控制方法。在分析道路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车轮速度峰值连线斜率估计车身速度的方法,进而计算车轮参考滑移率;在分析车辆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车身减速度的路面辨识方法,提高了控制方法的适应性;以车轮参考滑移率和角加速度为输入,以控制信号为输出,设计了具有路面辨识能力的LS-SVM ABS控制系统,实现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控制。参照国家标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路面识别的汽车ABS模糊控制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通过在制动过程中自动控制车轮的制动力矩,从而防止了车轮抱死。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ABS的性能,在对汽车制动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ABS系统的模糊控制模型;采用路面识别方法,对变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了ABS制动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识别的模糊控制防抱制动系统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并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汽车ABS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主要特点:改善汽车的制动效能,缩短制动距离,避免车轮抱死,避免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转向能力和方向稳定性的丧失.介绍了ABS的发展过程及其工作原理,对ABS的关键技术--ABS的控制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这些控制方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ABS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指出了ABS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汽车ABS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AMS/car的双横臂悬架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ADAMS软件平台的双横臂悬架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采用轮跳方法、加载地面侧向力和纵向力方法,对该悬架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仿真对比分析,探讨了悬架橡胶衬套弹性对车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柔体悬架模型对车身的侧倾和纵倾、车轮定位参数等比多刚体悬架模型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协调智能驾驶车辆的轨迹跟踪精确性和稳定性,提高控制算法对不同工况的自适应能力,提出基于Takagi-Sugeno模糊变权重模型预测控制(Takagi-Sugeno fuzzy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S FMPC)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以前轮转角为控制变量建立MPC控制,并以实时横向位移误差和横摆角误差为模糊输入,通过T-S模糊控制在线优化MPC目标函数权重,协调权重矩阵对轨迹跟踪精确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基于Carsim建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Simulink建立控制策略,通过双移线工况仿真及实车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MPC控制,所提出的T-S模糊变权重MPC控制可降低横向位移误差达62.24%,有效提高轨迹跟踪精度;并且可使前轮转角波动减小37.46%、横摆角误差减小84.19%,显著增强轨迹跟踪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0 km/h、沥青路面双移线工况下,横向位移误差在0.12 m以内,横摆角误差在1°以内,且前轮转角控制曲线平滑,说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李亮  贾钢  宋健  冉旭 《机械工程学报》2013,49(24):95-107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Dynamics stability control stystem, DSC)是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DSC系统集成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ort system, TCS)以及主动横摆力偶矩控制系统(Activeyam control, AYC),能有效改善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汽车稳定性控制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动力学建模、状态观测、控制策略和产业化四个方面。其中动力学建模包括面向仿真的建模和面向控制的建模。面向仿真的建模可采用ADAMS或Carsim建立仿真模型,面向控制的建模可采用两轮或四轮模型。状态观测主要需要对动力学控制关键参量如轮缸压力、路面附着、轮胎力和纵横向车速等进行在线观测。在已实现DSC控制的基本功能后,对DSC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减少控制的滞后性,介绍基于预测横摆角速度的AYC控制策略,同时为了减少汽车在对开路面上的抖动,介绍防抖振的TCS控制技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稳定性控制技术在国内的产业化也逐步在实现。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to control wheel slip. A yaw motion controller (YMC), which uses a PID control method, is also proposed for controlling the brake pressure of the rear and inner wheels to enhance lateral stability. It induces the yaw rate to track the reference yaw rate, and it reduces a slip angle on a slippery road. A nonlinear observer is also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vehicle variables difficult to measure directly. The braking and steering performances of the anti-lock brake system (ABS) and YMC are evaluated for various driv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straight, J-turn, and sinusoidal maneuve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eveloped ABS reduces the stopping distance and increases the longitudinal stability. The observer estimates velocity, slip angle, and yaw rate very well.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the YMC improves vehicle lateral st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when various steering inputs are applied. In addition, the YMC enhances the vehicle safety on a split-μ road.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纯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电机再生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动态响应特性的差异及其非线性特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电液复合制动防抱死控制方法。构建了由电机Agent、液压制动Agent和ABS Agent组成的复合制动系统,依据让步策略、竞争策略和协同策略对电机再生制动力和液压制动力协调分配。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紧急制动状态下,各Agent间能有效协作,前轮始终先于后轮进入抱死趋势,复合制动系统可以准确识别路面附着系数变化并及时调整电机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提高了制动稳定性与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线控转向装置取消了转向盘和车轮的机械连接,是未来汽车转向的发展趋势.该文采用魔术轮胎的非线性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车速、路面附着系数以及前轮转向对汽车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联合控制的控制策略,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建立了基于FlexRay通信的线控转向系统,并建立了dSPACE硬件在环...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S)的电源特性对其制动防抱死性能的影响,阐述了EMBS制动防抱死工作原理,建立了带有EMBS的单轮车辆动力学模型,以脉宽调制变换器的占空比为控制量,设计了基于车轮滑移率的制动防抱死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控制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使电动汽车在冰、雪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再生制动时,驱动轮具有防抱死功能,建立了单轮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调压调速型再生ABS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越的动态性和足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近提出的主动前轮独立转向(AIFS)系统基于规则的转角分配方法自适应性差、无法实现最优分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分配的转角分配算法。指出了传统主动前轮转向(AFS)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主动前轮独立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整车四自由度数学模型,设计了AIFS滑模控制器和转角分配模块;通过阶跃转向工况对所提出的转角分配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分配算法可以使AIFS自适应内外轮载荷转移变化,自动调整内外轮转角大小,较AFS可以更好地跟踪理想横摆角速度和理想运动轨迹,实现了“能力越大的轮胎贡献越大”的控制目标,提高了车辆极限转弯时的侧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