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1)
<正>2016年12月19日,第五届天目湖论坛在美丽的天目湖畔如期举行。本届论坛以"智汇、智见、智能、智变"为主题,汇聚了我国饲料行业的顶尖人才和精英,共同探讨饲料行业的现状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本届论坛通过互动、专注、互惠、影响4个环节,让参会嘉宾集思广益、分享经验、交流激辩,使每个人都受益颇丰。5年的岁月积累,5年的知识积淀,天目湖论坛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初出茅庐发展到颇具影响。天目湖论坛作为我国唯一针对饲料企业生产管理和工艺创新的技术交流论坛,已成功召开四届,为饲料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李亮 《华中建筑》2022,(9):24-27
该文对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文化独特性进行了介绍。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认为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研究具有从“物质”到“精神”、保护从“点”到“片”、从物理属性到大众的研究趋势。重点剖析了大众与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关系,基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社会文化价值的修订,提出了大众对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具有积极影响,这是解决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中的“一员”——天目湖游客接待中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们受业主之邀,在天目湖旅游风景区配套服务区设计一组公共建筑,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展示中心、配套公厕等,目前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游客接待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客流集散、主要景点介绍、票务、临近景区客流及停车情况的实时显示. 天目湖景区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服务建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思路则不断清晰: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建筑除了满足应有的功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以一种谨慎的态度来介入场地中,力求不破坏原有的环境氛围,通过建筑实现人与环境最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4.
通过溧阳天目湖宾馆改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对景区既有山地建筑的改扩建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思考.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完成了新老建筑自然衔接,实现了建筑物功能观景与环境景观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正>项目名称:WEI天目湖酒店业主:西本新干线溧阳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环湖西路8号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设计: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杭州西望景观设计有限公司,Archilier Architecture设计有限公司用地面积:7 385 m~2建筑面积:8 998 m~2建筑层数: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6 m  相似文献   

6.
周伟林 《中国电梯》2014,(24):45-47
1 中国的“电梯安装之乡” 江苏溧阳,居于美丽的天目湖畔,处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除山清、水秀、茶香、鱼鲜之外,它还素有“吊装之乡”、“建筑之乡”、“电梯安装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市拥有国家施工总承包级资质企业达20家。扎实的产业基础,成熟的经营环境为当地电梯生产、安装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片沃土上,孕育了中国“电梯安装之乡”的过往今来,也创造了一个区域产业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7.
连铮 《世界建筑》2001,(10):23-23
想要定义今日的加拿大建筑就像定义这片土地本身或者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一样困难, 他们居住在从大西洋到太平洋 从加美边界到北极圈这样二阔的范围内。最早的加拿大建筑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北部因纽特人建造的冰屋和西岸“黑达”民族的松木长屋。 环境的挑战 这些最早的加拿大建筑来自于当地的土著民族 他们面临着与600年前欧洲殖民者初到北美时所面临的同样挑战。这也是当今加拿大建筑师仍旧面临的挑战。适应这里的气候 是加拿大建筑自始至终要达到的目标。 最早的加拿大建筑, 取材于这片土地的冰雪,木材, 动物皮毛和草与泥的混…  相似文献   

8.
孙诗扬 《城市建筑》2011,(10):76-80
远景能源一期总部办公楼位于江阴市临港新城远景能源企业园区内,是一座只有约2800m^2的三层建筑。这个项目是从建筑到室内一体化设计完成的,这给了建筑师一个机会,从更全方位的视角来思考建筑问题。该办公楼是远景公司企业园区里的先期启动项目,这个园区从一片空地中拔地而起  相似文献   

9.
建于马诺斯克郊外待开发地区的这座新学校为这片新兴社区带来了引人瞩目的新建筑。建筑的外部立面是由280根分布不均的预制混凝土柱组成的柱廊。从内部看.建筑物仿佛以许多单层建筑围合组成各种庭院和操场的方式.让人联想到该地区的古罗马和地中海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主办、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年钢结构专家分会全体会议暨钢结构前沿技术报告会于2013年12月14日在美丽的江苏天目湖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10余位钢结构行业专家、学者以及设计单位的代表出席大会。会议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主持。钢结构专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  相似文献   

11.
周仿颐 《山西建筑》2009,35(33):10-11
阐述了生态设计的概念,并从可再生资源、建筑中生物学的应用、科技的生态化及有记忆的建筑这四个方面说明了对建筑中的生态设计这一问题的理解,并提出了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建筑师应该着眼于全局,把建筑真正融入到自然之中,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相似文献   

12.
<正>从1978年改革开放为始,到2018年已经走过40年了。在这40年中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期间智能建筑从没有到萌芽,从萌芽到成长为参天大树。就目前情况看,智能建筑的应用基本上覆盖了绝大部分公共与商业楼宇建筑,且正在向住宅建筑与特种建筑延伸。笔者目前从事智能建筑软件平台的规划、设计和推广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心得,下面与  相似文献   

13.
徐雷 《建筑创作》2010,(10):88-99
<正>历史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现代,而每一次短暂的现代,都终将成为历史。实现历史与现代之间的继承和传递,这就是博物馆,就是博物馆建筑和陈列。中国历史的每一个瞬间都在河南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留下了厚重的身影,在20世纪20年代凝铸了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的河南博物馆。从河南博物馆到河南博物院,历经80春秋,是河南乃至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史的缩影。新馆从筹备到建成开放至今15年,以其独特的建筑外观和丰厚的文物藏品,使河南博物院的形象牢牢印入各类参观者的心中,并跻身于中国一类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14.
《居业》2015,(1)
<正>对王柏仁而言,探索事物的本质是重要的创作元素之一,他认为建筑必须靠双脚走出来,并不能只靠阅读。因此,他旅行,开启感知、探究文化的训练;热爱登山与探险,培养了对环境与空间敏锐的观察力;收集各式各样军用品与登山设备,从这些收藏品的实用功能,他理解到设计的厚度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走访建筑大师作品,看见不同于台湾这片土地的辽阔尺度与冲击,这让他持续思考身为一位设计者,该如何创造出诚实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正>项目场地位于昆山西郊巴城县境内,紧邻阳澄湖,现状是一片空旷的有机农田。天、云、风、水、土地、树木,这些单纯的自然元素构造出鲜明的场地特征。而我们的课题是建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介入到这片自然环境之中,与其相谐调,井最终塑造出一系列专属于这片土地的、有意义的空间场所。游客互动中心位于农场的东南角,由一个多功能活动空间、一个宠物寄养站和一个用于后勤办公的保留民房组成。从农场方向望去,建筑是由前后两道  相似文献   

16.
<正>从过去十年里的建筑评论中,可以发现在专业和公众之间,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建筑评论声音,经常是截然相反的声音。这几乎不用什么证据和调研,对建筑稍有关注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种公共话语和专业话语之间的断裂,或者是认识隔阂。从最早的国家大剧院项目开始,到奥运会项目,再到近期的CCTV大楼,这些都成为了大众媒体的热点,而其对建筑项目的批评声音和专业界内一片称赞之声  相似文献   

17.
建筑师生活在当下,经常会疑问,在工业化文明发展到极致的今天,中国这片土地上究竟有多少人类活动的地方还有着自然的净土。当技术已经强势到了可以完全忽略自然的影响进行所谓的创作,决定了从一开始,建筑就背负着必须从环境中突出自己的可悲命运,而20世纪的建筑思潮,就更是强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割裂。设计该如何理解自然和建筑的关系?当我们接受泰山螭鳞鱼增殖保护园(现名泰山螭鳞鱼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任务时,这个问题不可避免的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大事件中的小建筑 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作为大事件之下的小建筑,以"小"而获得了功能分化、技术简化、形式纯化以及建筑展品同构化等特征,并进一步催生相应的场地、表皮、图像以及概念,使它们紧密联系。建筑各部分,从形态到细部,从方案到施工都统一在连续的线索中。英国馆对于"小"的关注,实是对建筑自身问题的关注,这为中国大量且快速的建筑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任飞 《城市建筑》2006,(7):35-39
南极科考站建筑的生态设计直接影响到这片纯净大陆的生态环境。文章总结了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措施,分析生态设计方法,希望通过对极端特殊的南极地区建筑生态设计的探索,拓展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空间组事务所完成了这座由建筑师奥韦·埃克曼和埃纳尔·史密斯设计、建于1896年-1899年间的前工业建筑的改造工程。这片毗邻阿克斯河的地区由于在1858年经历的爆炸性发展,曾被人们称为"Ny York"(纽约)。如今,它则成为了一个朝向艺术、建筑和设计转型的地区。Signal媒体中心Signal媒体中心坐落于奥斯陆的阿克斯河畔。原有的工业建筑历史悠久且经历了多种功能的转变,从纺织厂到办公室和活动中心。部分建筑在1980年代遭受火灾摧毁。项目在保留历史遗留的前提下,在老建筑的外壳内插入了一座全新的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