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饮料工业》2013,(6):36
近日,印尼国家转基因产品生物安全委员会(KKHPRG)批准第一款转基因甘蔗作物,推进转基因甘蔗产品在印尼的商业化进程。该甘蔗由印尼PT Perkebunan Nusantara公司、印尼糖厂研究中心合作和贸易机构(P3GI)、以及东爪哇省印尼任抹国立大学的专家共同研发,目前  相似文献   

2.
《食品科学》2007,28(8):491-491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服务网站消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研制出一种具有更多糖分含量的转基因品系甘蔗,这种转基因品系叫做“糖分放大器(sugarbooster)”,可以通过引入蔗糖异构酶基因产生高价值的6-0-D~毗喃型葡萄甙基D——--果糖(isomaltutose),isomaltutose可以在不减少蔗糖浓度的同时累积甘蔗组织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转At CBL1、At CIPK23基因和非转基因甘蔗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转At CBL9和At CIPK23基因甘蔗在低钾胁迫下(100μmol/L)的生长及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在低供钾胁迫60天后,转At CBL9和At CIPK23基因甘蔗株高、干物质积累和根系钾含量高于非转基因甘蔗;甘蔗根系活力上升,转基因甘蔗根系活力上升幅度高于非转基因甘蔗;非转基因甘蔗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SOD酶下降,而2个转基因甘蔗中则表现为上升,或下降幅度降低。在甘蔗中过量表达拟南芥At CBL9和At CIPK23基因有利于甘蔗生长和对低钾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研究机构的报道,巴西的糖厂准备开始种植全球第一批转基因甘蔗,预计首批种植面积为400公顷。该转基因甘蔗是巴西甘蔗技术中心(Centro de Tecnologia Canavieira,CTC)的研发产品,去年6月份获得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的上市批准。该转基因甘蔗引入了来自苏云金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研究机构的报道,巴西的糖厂准备开始种植全球第一批转基因甘蔗,预计首批种植面积为400公顷。该转基因甘蔗是巴西甘蔗技术中心(Centro de Tecnologia Canavieira,CTC)的研发产品,去年6月份获得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的上市批准。该转基因甘蔗引入了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Bt)的相关基因,能够对甘蔗螟产生有效的抵抗力,且不会对土壤组成、生物降解性、昆虫种群等造成不利影响。据CTC总  相似文献   

6.
国外甘蔗育种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细胞工程、基因转移、遗传工程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作为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必备手段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甘蔗种植大国已在基因文库构建,分子标记或基因定位,甘蔗病害分子诊断及转基因甘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四个方面加以简要介绍,以促进我国甘蔗抗病育种和病害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外甘蔗育种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王中康  相似文献   

7.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张华等,甘蔗,2001,8(3),1~6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研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甘蔗染色体行为、分子遗传图谱、分子标记和甘蔗属复合体的系统分类及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甘蔗新品系78/130──易代勇等,甘蔗,2001;8(3),52~53 甘蔗新品系78/130是我所多年来针对贵州蔗区的自然特点经杂交选育出来的。它早熟,出苗快,分蘖力强,生长快,植株均匀,中等高度,有效茎数多,宿根性特别优良…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及其安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很快,转基因食品应运而生。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起了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正确的评价,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对转基因鱼类、转基因技术及其转基因检测技术进行阐述,客观看待转基因鱼类的食品安全性,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将推动转基因鱼类产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云南甘蔗科技的发展及其分析-张跃彬等,甘蔗,1996,3(1),31~35本文阐述了建国40多年来两次大的品种改良和科学栽培技术的推广对云南甘蔗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分述了云南在现阶段甘蔗新品种选育弓除以及早坡地蔗节水抗旱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情况,进而从甘蔗种质资源利用和育种技术基础性研究、抗旱抗逆良种选育、病虫防治、适用高新栽培技术及配套开发等领域分析了云南甘蔗科研和推广今后努力的方向。关于合理制定甘蔗价格政策问题的探讨—吴国华等,甘蔗,1996,3(1),39~41甘蔗收购价格偏低,与实际价值规律不符是造成本市蔗…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利用当地野生种与Badila等热带种进行远缘杂交,创制了一批崖城系列亲本。本文对崖城系列亲本在我国甘蔗育种中的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崖城系列亲本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大陆使用频率最高、育成品种数量最多的重要亲本,“九五”至“十一五”期间,育成后代品种32个,在广东...  相似文献   

12.
甘蔗种质资源是甘蔗育种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物质基础。蒙特卡洛法是一种有效的统计试验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其在大豆、野生利马豆、马铃薯、明党参等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对蒙特卡洛法在甘蔗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在我市已被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蔗与不同大豆品种间套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与大豆套种后,可以促进甘蔗生长,并减轻自然灾害,提高蔗田收益;甘蔗与不同大豆品种套种,收益有所不同,在参试品种中,间种华春6号的纯收益最高,华春2号次之,本地种居第3位,蔗田纯收益均比单作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海南甘蔗育种场近年来利用新种质,新技术的开发展基础杂交,培育新型亲本(或育种材料)的情况。这些基础杂交后代有甘蔗属的种间杂种,也有甘蔗属于蔗茅属的属间杂种,突出的后代品系作重点介绍,并将于短期内投入经济杂产,为我国育种界所利用,以扩大当今甘蔗遗传基础,提高甘蔗新品种素质。  相似文献   

15.
海南甘蔗育种场1999/2000~2008/2009甘蔗杂交制种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甘蔗育种场作为全国甘蔗杂交制种基地,长期以来为全国各甘蔗育种单位生产与提供甘蔗杂交花穗,其甘蔗杂交制种工作在我国甘蔗杂交育种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该场近10个杂交季甘蔗杂交制种和亲本使用情况。在此期间,甘蔗杂交制种经历了走出低谷,稳步回升到快速发展的过程,甘蔗亲本更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孟加拉甘蔗研究所、甘蔗糖业主管部门与甘蔗生产基地的考察学习及与甘蔗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孟加拉甘蔗研科和生产现状,对开展中孟甘蔗科研领域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甘蔗虫害是威胁甘蔗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全国甘蔗生产信息监测网一年半来的有关调查数据加工分析,剖析我国原料甘蔗主产区的甘蔗主要虫害为害现状及发生规律,为甘蔗虫害的预测预警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纯甘蔗原汁酿制优质甘蔗白酒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甘蔗白酒的发展概况以及利用纯甘蔗原汁酿制优质甘蔗白酒的初步研究情况。以甘蔗清汁为原料酿造生产甘蔗酒,不仅可以得到一种安全、风味独特、浓郁纯正、品质优异、适合中国大众口味的白酒,而且将减少我国传统白酒生产的用粮,有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可以提高甘蔗生产及加工的附加值,为甘蔗的深加工和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开拓了新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种质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保育在海南甘蔗育种场的甘蔗基础种质.甘蔗属中栽培型与野生型各原种的种性研究主要农艺性状、茎锤度与蔗糖分,以及甘蔗黑穗病抗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种质和基础杂交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甘蔗种植机技术现状及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种植是甘蔗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国目前主要是采用机械开沟人工摆种的种植技术,近年来也有一些联合种植机在推广使用。本文分析了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的甘蔗种植机技术及其应用情况。结合我国甘蔗种植农艺要求,指出了种植机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