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概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国英 《人民黄河》2003,25(2):1-1,25
黄河水少沙多的特点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流域自然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黄河连年发生断流。断流导致河道萎缩,水质恶化,河口湿地减少,但近3年来,由于实施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因此在黄河来水偏枯的情况下维持了河口地区的不断流,为了保证黄河不断流,抑制河道淤积,必须建立“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概念。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治理应树立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理念,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水的和谐、水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就是要转变观念、加强水资源流域管理和科学技术研究;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就是要解决生态系统及资源的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人为本,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黄河河流生命水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生命水权是指河流为维持自身健康生命所需要水资源的权利。相对于河流健康生命的层次,河流生命水权相应划分为河流维持其基本自然属性需要的水权和维持河道内生态需要的水权。研究了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的结果,基于多年均衡输沙以及适度淤积两种情况下,确定了不同调水调沙条件下的黄河输沙水权。分析了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了黄河生态环境水权。探讨了黄河河流生命水权实现的制度安排及障碍。  相似文献   

4.
走向和解:一种新的河流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西北内陆河等河流实际遭受的严重破坏,人类开始反思,提出了“河流生命”的概念,确定了河流伦理的一般原则:作为赋予了人类物质和文化双重生命的自然本体,河流具有超越其工具性用途的独立价值;作为一个为众多生命和物种提供条件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河流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内在尊严的生命共同体;河流不仅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它本身的存在还应有一个人类不可以、也不应该逾越的界限,即“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  相似文献   

5.
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山西有限的河川径流是山西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源。山西是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超重型的工业结构,高强度的资源开发,脆弱的河流生态环境,给山西河流生命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造成河川径流量严重衰减,河流水质进一步恶化,河流洪枯水量变化加剧、水源涵养功能急剧下降,侵河现象不断蔓延、河网调蓄容量进一步减少。由于山西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流域,山两河流生命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黄河、海河流域和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角度,提出了实施“生态治河”工程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6.
健康黄河的内涵及其指标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刘晓燕  张原峰 《水利学报》2006,37(6):649-654
本文从河流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角度,基于健康河流的概念阐述了河流生命、河流健康的科学内涵,认为河流健康是人们对河流生命存在状态的描述,健康的河流是河流的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能够取得平衡的河流。河流的健康应包括连续的河川径流、通畅安全的水沙通道、良好的水质、良性运行的河流生态系统和一定的供水能力。利用黄河1956~2004年实测资料,论证了表征健康黄河标志的低限流量、河道最大排洪能力、平滩流量、滩地横比降、水质类别、湿地规模、水生生物、供水能力等指示因子的阈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以黄河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李国英 《人民黄河》2005,27(11):1-4
通过对河流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互关系的阐述,确立了河流的价值主体地位,提出了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即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以黄河为例,论述了21世纪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方略,从理论体系、生产体系和伦理体系3个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一治河理念的内涵、目标及实现战略。认为应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1493”治河体系,构建人类和河流问的和谐关系,从而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得以恢复及维持。  相似文献   

8.
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流域的大凌河流域、霍林河流域省(自治区)水量分配方案的制定,已进入协调阶段.在初始水权分配过程中,涉及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量分配中时空特征选择、对效率和公平的理解等,对这些问题的广泛研究探讨,是在水量分配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这些问题涉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伦理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的基础上,从环境生态学伦理、经济学伦理、社会伦理、河流伦理观等不同方面,研究了水资源利用的社会伦理问题。结合黄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实践,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共进、效率和公平并重、区域和流域共同发展的黄河伦理观,并指出黄河伦理的伦理底线 “维持黄河生命”的基本水量构成及其伦理水量,为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和流域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水量分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河流伦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人文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辩证法的观点推论河流是有生命的.河流有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并与人类共同发展经历了神话、妖魔化、工具化三个历史阶段.河流拥有完整性、连续性、清洁性、用水和造物五种权利."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理论框架正是在"河流生命"的概念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加以完善的.  相似文献   

11.
朱鹏  张再厚  朱卫东  徐清华 《人民黄河》2007,29(11):89-90,F0003,F0004
2007年10月16日至19日,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围绕主题,从社会、环境、经济、历史、科学、伦理等层面,就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治河理念进行了广泛交流,发表了《黄河行动纲领——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社会与各界人士,像珍惜人类自身生命一样珍惜河流生命,自觉投入保护河流生命的伟大行动。本届论坛安排了26个专题会议、78个分会场。论坛期间,中国一西班牙水论坛同期举…  相似文献   

12.
构建黄河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燕 《中国水利》2005,(21):28-32
从河流生命和河流健康的本质出发,通过分析黄河自身、人类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存需求,认为连续的河川径流、通畅安全的水沙通道、良好的水质、良性运行的河流生态和一定的供水能力是现阶段黄河健康生命的标志,提出用低限流量、平滩流量、湿地面积等9个指示性因子具体表达健康黄河的标志,并给出了这些因子在未来不同阶段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系统论的理念应用于社会领域,会使现代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大系统,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或行为。河流通过经常变化和更替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削高补低,它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开放系统。由于人类对河流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致使当今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河流都面临着生存危机。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黄河的生存危机尤为突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物质观、价值论、认识论、辩证法等,从系统论哲学角度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进行了思辨和阐释,针对当前黄河科学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实践,研究提出了认识黄河、研究黄河、尊重黄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流生命危机与河流伦理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哲学的观点看,河流具有生命.人类与河流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时期.在当前河流生命危机时期,需要构建河流伦理观.河流作为道德主体,具有完整性权利、连续性权利、清洁性权利、用水权利、造物权利.人类对河流的道德义务应通过尊重性、整体性、保护性、评价性、补偿性等原则来实现.河流立法有助于促进人们河流伦理水平的提高.构建河流伦理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意义在于扩大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确定了新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调发展度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晶  徐国宾  郭书英  王乙震 《水利学报》2016,47(11):1465-1471
为评价河流系统的健康和协调发展状况,首先,从影响河流生态完整性要素和社会服务要素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水文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等多个准则层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统一框架;然后,借鉴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理念,建立了河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河流健康管理的协调发展度等级标准;最后,以滦河为研究对象,对2011年滦河健康状态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协调发展度模型既能评价河流系统的健康程度,又能衡量河流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协调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RSEE的概念和系统协调度的定义,应用RSEE系统协调度方法计算分析辽阳县的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度。结果表明:2016-2020年辽阳县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超出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对整体协调发展构成较大影响,2025年和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为促进水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酒泉市肃州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资源短缺地区支持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瓶颈”资源。通过对肃州区水资源应用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的是通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为更好地保证全区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决策资料。  相似文献   

18.
1 文化缔构和发展过程1.1 文化的起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广义的文化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的文化,即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赋予它们以人的因素,是在大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二是社会的文化,即人类建立社会、组织生产、创造自身活动条件的群体智能与业绩,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三是精神的文化,即人类思考世界、美化世界、完善自身心智、建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结构,是在人类精神文明化的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人类在这个蓝色的星球诞生之日起,就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水,浮天载地,无处不在;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泉,是世间万物的生存之本。人类因水而生存、延续与进化,因利用和改造所依傍的河流得以繁衍和创造文明。河流,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形态之一,是地球上最具活力,延续最长久的生命带。人与河流唇齿相依,同生共进。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不朽的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生长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两岸及其流域。万里黄河与长江则滋养和哺育了中华民族五千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以流域为单元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客观必要性。黄河属于资源性缺水的流域,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黄河流域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及相关法规,强化流域管理机构水行政执行能力,注重公众参与,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切实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