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日本福冈县7级地震引起大量边坡破坏。震中附近的志贺岛的环岛公路由于其上方边坡崩塌导致交通中断达1.5 a之久。其原因是崩塌边坡上方出现了较大的沉降裂缝,有可能受将来的暴雨或地震的触发再次导致边坡崩塌。根据钻孔资料及实验室实验结果,对该边坡未来可能发生的崩塌规模产生3种意见:小规模表层崩塌(A)、中规模中层崩塌(B)及大规模深层崩塌(C)。而边坡修复费用则根据所想定的可能崩塌规模从几千万日元到几十亿日元不等。为了合理决定对策规模,对3种可能的崩塌规模分别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大规模深层崩塌(C)由于发生概率较小使得其风险远远小于小规模表层崩塌(A)和中规模中层崩塌(B),因而在修复中可以不予考虑。另外,虽然小规模表层崩塌(A)和中规模中层崩塌(B)的风险相当,但考虑到对策效果(加固后的风险减少与投入的加固资金费用之比),认为以小规模表层崩塌为对象制定修复计划较为合理,但在部分区域可考虑有关针对中规模中层崩塌的对策。本提案被相关部门所采用。  相似文献   

2.
《四川建材》2017,(1):76-77
讨论物理应力作用下危岩体发生大变形以及失稳的复杂力学行为,分析危岩体在循环荷载以及雨水条件作用下的动力损伤特性。通过对危岩体的在物理动力作用下(此处借用地震荷载作用)的运动过程模拟,对危岩体的崩塌与滚石的防治对策进行研究。从危岩体崩塌与滚石的防护等级出发,提出危岩体的崩塌与防治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崩塌的定义与类型崩塌是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图1)。崩塌按其所涉及的岩性可分为岩质崩塌和土质崩塌;按破坏模式可分为滑移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崩塌的危害特征与灾情实例(一)危害特征1.崩塌具有突发性。由于岩体裂隙的出现发展常不被人们所注意,崩塌的前兆不明显,因而其突发性较强,容易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薛东  余振锡 《四川建材》2022,(4):106-108
随着郊区旅游业的发展,山体的开发利用、削坡建房、削坡修路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崩塌落石频繁发生.本文以濮塘镇景区内某崩塌落石灾害点为例,通过对崩塌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运用Rocfall软件数值模拟崩塌落石的运动过程、弹跳高度、动能等,为该崩塌的防治工程提供了设计依据,结合崩塌灾害点的实际情况提出"清危+柔性被动防护网"...  相似文献   

5.
基于拟静力离心模型试验原理,采用砂堆模型离心试验的崩塌性状来概化和模拟地震作用下松散体斜坡崩塌的动力学特性.设计并开展了均匀砂和非均匀砂两类3种不同颗粒级配砂石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中模拟了在V,VI,VII度3种烈度的地震作用下3种级配砂堆的崩塌动力学特性,试验再现松散体斜坡崩塌的破坏规模、形式和机制.进一步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 粒径为0.5~1 mm的均匀砂在3种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崩塌规模均服从准周期分布;(2) 粒径为8~10 mm的均匀砂和非均匀系数φ= 3.10的非均匀砂在V度地震烈度作用下崩塌规模服从负幂律分布,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特征;(3) 粒径为8~10 mm的均匀砂和非均匀系数φ = 3.10的非均匀砂在VI,VII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崩塌规模则服从正态分布.认为粒径为0.5~1 mm的均匀砂在临界状态下大规模崩塌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预报是可行的,而粒径为8~10 mm的均匀砂和非均匀系数φ= 3.10的非均匀砂在临界状态下,进行相对准确的大规模崩塌预测预报存在很大困难.研究成果能为松散体斜坡的抗震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军  黄丽娟 《山西建筑》2011,37(28):75-76
结合对西宁市北山自林家崖高陡边坡现场调查结果,应用2-D-block软件模拟了随着泥岩剥落砂岩崩塌的过程,揭示了该类崩塌的成因机理,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采石场矿山边坡开挖后容易形成大量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结合现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对崩塌区地质灾害的调查,分析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以及危害性,并利用Rockfall软件对危岩崩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危岩滚动特征,为灾害防治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简要阐述了吕梁市石楼县武装部黄土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对崩塌体进行了半定量、定量稳定性分析计算,针对黄土崩塌的特征,采取了浆砌石护面墙、锚索(杆)格构、截排水等工程措施,为治理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因崩塌落石的突发性、难预测性、高破坏性、随机性等特点,导致针对崩塌落石防治工程的精准设计难度很大,因此在进行针对性防治工程设计之前,对崩塌落石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宜宾市某崩塌落石灾害隐患点为例,通过对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运用Rocfall软件数值模拟崩塌落石的运动轨迹、弹跳高度、运动速度等,为该崩塌的防治工程提供了设计依据,结合灾害点实际情况提出"清危+被动防护网"的防治方法,同时分析结果可作为同类型崩塌防治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位崩塌往往伴随强烈的动力碎裂现象,但由于目前对碎裂过程认识不足,造成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鉴于此,通过总结贵州典型高位崩塌运动特征,确定影响碎裂的主控因素,配制低强度、高脆性相似材料,开展崩塌动力碎裂过程物理模型试验,观测不同条件下碎裂块体运动和堆积特征,量化评价碎裂程度及其与最远运动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1)坠落高度、方量、入射角及结构面是影响崩塌动力碎裂的主要因素;(2)动力碎裂现象集中于坡面首次接触过程,碎裂块体运动具有分层特征,上层为小粒径块体“弹射”运动,中层为大块体滚动,底层为细颗粒滑动;(3)堆积区具有明显的块体集中堆积和散落分布特征,但沿运动方向无显著的块体粒径分布规律;(4)崩塌碎裂度受入射角的影响最为敏感,且碎裂度与最远运动距离呈正相关,并给出了对应的经验公式;(5)崩塌动力碎裂过程能量分配问题有待于从原位试验观测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