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业界新闻     
《建筑学报》2015,(4):120-121
<正>"王大闳:华人建筑的现代性探索"讲座及沙龙举办值《建筑师王大闳1942-1995》建筑作品全集出版之际,2015年3月25日,台湾建筑史学者、铭传大学建筑系专任助理教授、王大闳建筑研究与保存学会秘书长徐明松在北京建筑大学ADA研究中心做了有关中国现代建筑先驱王大闳的专题讲座,并于3月26日晚与张永和、史建、王辉在都市实践事务所研讨了王大闳的现代建筑探索。此次活动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主办。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图梳理台湾“光复”后最重要的建筑师王大闳如何思考华人住宅现代性的问题,借由他最早的自宅重建,我们有机会深入一个不曾走过的构建过程,不只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形式、构造都捆绑在一起的建筑语言,其中涉及密斯的语言、中国庭园与合院,还有王大闳个人对揉合后的东西方的独特想象.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建筑学者麦耶(Ulf Meyer),2012年发表了英文世界首部介绍台湾建筑的专著《Architectural Guide Taiwan》(中文版书名为《台湾最有意思的建筑》)。书中将王大闳、李祖原、姚仁喜同列为台湾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而麦耶形容姚仁喜如"闪电般崛起",作品已然超越上一代。王大闳、李祖原、姚仁喜可视为台湾现代建筑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年代,努力突破政治、环境的限制,企图将中国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与现代生活对话。生于北京,20世纪50年代来台定居的王大闳,以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与工法,在建筑中简化中式图样,却保存留白、神秘等中国文化氛围。代表作台北中山纪念馆,在传统中国"宫殿式屋顶"中融入现代建筑飞扬的线条,被誉为台湾第一栋现代中国建筑。  相似文献   

4.
台湾建筑师王大闳说:"服装是我们身体的外壳,建筑是我们生活的外壳.我们依照自己身体的外形来设计衣服;我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来设计房屋."这句精妙的比喻阐释出服装和建筑、一"柔"和一"硬",这两个原本不搭界的事物,实则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现代主义建筑师王大闳于2018年5月28日去世,享年101岁。王大闳是广东东莞人,1917年出生于北京,1936年考上了英国剑桥大学的机械工程系,后转建筑系,1939年取得剑桥大学建筑系文凭,在学期间曾获得建筑学会举办的不分年级的餐厅设计竞赛第一名。王大闳于1941年进哈佛大学随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学习,班上同学有贝聿铭与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42年10月取得建筑设计硕士学位。1947年,王大闳回到上海,与四位友人共同成立"五联营  相似文献   

6.
简讯     
正台湾建筑师王大闳逝世2018年5月28日,台湾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王大闳逝世,享年101岁。王大闳于1918年生于北京,成长于上海和苏州;1936年考上英国剑桥大学机械工程系,来年转入建筑系。二战爆发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师从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攻读硕士学位,与贝聿铭和菲利普·约翰逊同窗。1947年王大闳回到上海,与友人共同成立五联建筑师事务所,同时在上海市政府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大上海都市计划》。王大闳于1952年迁居台湾,1953年在台北开设大洪建筑师事务所,代表作有建国南路  相似文献   

7.
访王大闳     
王大闳是台湾建筑界的元老,有百余件建筑作品问世,其有关建筑问题的许多观点极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8.
<正>1建筑师职业的文化取向《建筑师王大闳1942—1995》详尽收录了王大闳自求学时代跟随格罗皮乌斯创作开始、直至开设大洪建筑师事务所后的重要作品。著者徐明松的论述详实细致,对每一重要作品的背景、空间、设计意图展开细读,兼顾建筑学语言与文化意义,并且不断提出问题,譬如怎样使传统合院空间立体化、如何用建筑的方式抵抗都市庸俗商品文化对个人生活的冲击等,促  相似文献   

9.
<正>一位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中国建筑师中最早对现代性感兴趣的人之一,同时,他又把中国空间的传统带到现代建筑里来"(张永和)~([9]9);一个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城市规划,它"将现代城市规划所承载的思想、理念和科学原则引入了中国,其中所闪耀的理性主义光辉意味深长"(李德华)。他们"相逢"于70年前的上海。1中国现代建筑先驱——王大闳王大闳,祖籍广东东莞,1917年生于北京。1.1父亲与教育父亲王宠惠(字亮畴,1881—1958年)是国际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描述都市实践设计的一个用来解读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的装置,来探索建筑专业知识在公共艺术平台上和大众交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汉宝德与他那一代建筑师的"建筑养成"都来自本土教育的初步"给养"。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他们学习的动力完全来自自身,这不仅体现在汉宝德身上,也体现在高而潘、蔡柏锋与吴明修的职业生涯中。这一代建筑师尽管受到王大闳、陈其宽、张肇康等上一代的影响,却在建筑语言上产生了一种"疏离",几乎看不出任何继承性,这经常成为研究台湾现代建筑史时的困惑,难道华人社会那么渴求向外学习而忽略了自己的传统?文章以汉宝德作为讨论的核心,并对他同时代的几位重要建筑师也进行了研究,试图为台湾匮乏的年代勾勒出一个整体性的建筑样貌。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回顾了中国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发展过程的同时,也系统性地阐述了东西方国家在当代建筑如何吸收地域性建筑、文脉传统的精神上的探索,如:西方国家的"地域主义"建筑、"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亚洲国家的地方主义建筑发展的四个基本途径:"复兴传统建筑"、"发展传统建筑"、"扩展传统建筑"、"对传统建筑的重新诠释"。希望能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朝本土化方向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东海大学校园建筑在早期经历了第一阶段张肇康略带灰色的素朴风之后,建筑语言开始发生演变,其中一条路径是陈其宽在1959年校长公馆所开启的白墙诗意实验;另一条路径则是双曲抛物面,具体成就集中在倒伞状结构的运用。文章集中讨论了第二条路径,首先爬梳了双曲抛物面在西方的起源与运用,其次探讨了其对这批华人建筑师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如何通过新技术来亲近华人传统的空间氛围,从1956年年底路思义教堂开启的"堪脑伊"曲面实验,到1958年张肇康学生活动中心计划案的伞形结构,再到1961年陈其宽的建筑系系馆以及1963年的艺术中心伞形结构的付诸实现,展现了参与者的无穷创意。在这一过程中,与贝聿铭、张肇康、陈其宽熟识的王大闳在1960年亦大胆提出了在中庭设置伞形结构的故宫博物院计划案。  相似文献   

14.
正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6年1月1日这本书是汉宝德2012年讲授的十堂"中西建筑文化"课的文本呈现,主要内容架构在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起点的西方建筑,与以中国黄河流域文化为起点的东方建筑的对比之上,呈现了从远古到当代的东西方建筑及人文思潮,浓缩了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和现当代建筑风潮的精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探讨了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和中国建筑的"广"与各自文化的关系:古代建筑的"高"与希腊人的自由、冒险精神和中世纪的上帝崇拜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中国古代的建筑的"广则与中国的长幼尊卑有关联。西方古代建筑的"高"是极力要用建筑来体现人的力量,向大自然宣示人类的存在感;而中国人却崇尚亲近自然,将自身与自然尽可能地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因此不是特别强调其"高"。本文也指出:建筑以及蕴含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中国建筑以及所融入的文化,剔除其等级糟粕,还有不少精华值得弘扬,我们不要照搬西方,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建筑界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建筑思潮和西方战后多元现代建筑思潮影响下,发展了现代模仿传统建筑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这一复杂历史背景下的设计方法探索,延续了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二元要素特征,发展了民国时期"新民族形式",与密斯晚期风格、典雅主义、粗野...  相似文献   

17.
王小玲 《世界建筑》2006,(10):43-45
1竞赛:哈雷-银色高地的转化,建筑综合体V的更新银色城市森林竞赛投稿:2004年,第1名城市设计:莱策尔-弗赖弗格尔建筑事务所,纳贾·莱策尔,加博尔·弗赖弗格尔景观设计:卡塞尔基金会5 ,米歇尔·赫茨,海因茨·于尔根·阿赫特贝格,汉斯·彼得·勒勒第一个作品是面向全欧洲范围年轻人的设计竞赛,始于2002年。官方的名称和主题是居住综合体V的再设计。它是哈雷城内最后一个建成的高层房地产项目,名为“银色高地”。我们把这个项目命名为“从银色高地到银色城市森林”。然而我们通过研究,否决了更新这些位于城市郊区的高层住宅的建议。从人口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东海大学早期建筑的主要设计者陈其宽、张肇康先生,与同辈的冯纪忠、王大闳先生,以及再早一些的夏昌世、华揽洪先生,都是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留学国外时接受了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之后又归国实践的华人建筑师,他们是探索现代中国建筑的先行者。由于那个时代的动荡和苦难,他们遗存的作品本就不多,历史的烟尘更屡屡将它们遮蔽。幸运如东海大学这样的建筑探索,在半个世纪中也仅有地标性的路思义教堂受到瞩目,其它日常性的普通建筑则长期沉默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建筑,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想到"从西方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及其形成体系。中国现代建筑经历了传统建筑的现代化过程,包含了"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历程。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观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包含了"古为今用"的思想。向传统学习"中学"和向西方学习"西学"是两种同时存在的思想与方法路径,有时相互排斥,有时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0.
项琳斐 《世界建筑》2014,(11):81-85
<正>采访时间:2014年6月地点: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原文为英文)项琳斐:中央馆的展览主题是"建筑元素",我们已经参观过那里,感觉它反映的是一种西方的视角,在您看来,什么是中国建筑的元素呢?姜珺:中国建筑体系的本质是极其开放的,不拘泥于任何元素。元素体现了一种形而下的视野,我们会运用它,但是并不止步于它。东西方对于"基本法则"有不同的定位。西方法则更多是关于元素,一切都是由独立片段聚集而成;而在中国,世界不仅是元素,还有元素间相生相克的内在互动,这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