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建筑》2009,(5):68-71
本案从“景观建筑”理念出发.以回应基地周围的开阔个性。建筑物配置于基地南侧靠近周围学校,易于与四周活动连接。主要体量大部分埋设于地下,并塑造二楼成为一平台花园,与北侧槌球场连成一气.作为一大型绿地.并且设置咖啡厅以服务槌球场及游憩人群。楼梯与电梯间量体则拉高成为环境地标。  相似文献   

2.
《建筑师》2019,(2)
正环境:建筑位于嘉陵江南岸的天地湖畔,再往南是连绵陡峭的山体,北侧则是重庆天地商业街区。思考:如何嵌入自然,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让内部空间的体验融入自然使景观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行走中的风景:展陈与自然通过连续的路径被串接,融合景观体验与展陈需求的空间变化,从停车区,涵洞,广场,多标高的通高空间,楼梯,平台,挑台,低阔窗,咖啡厅,天光,水池,到玻璃廊……的一系列身体在空间漫游时与风景的交互。  相似文献   

3.
缪斯 《建筑技艺》2021,27(2):89-93
1 庭院的变形 被北京壮丽的西山景观所包围的五里春秋泛文化艺术中心,试图创造一个建筑、景观、室内三位一体的空间,建筑和室内设计试图让观者身临其境地体验被景观环绕的感受.一条连续的坡道由室外向室内盘旋上升,远处的景观被动态地引入建筑中,景观的"第一自然"和室内的"第二自然"无缝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室内外空间都紧密围绕着景观...  相似文献   

4.
庐山西海艺术中心位于庐山西海度假区临湖的一片草坡上.客户起初以立面及室内改造作委托设计,新建筑是集展览、沙龙、洽谈、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前期兼做品牌销售展示空间. 原建筑场地高差约10m,三面环路,东侧临湖,主体建筑是不规则四边单坡体量,西侧有附属单体及墙体,南侧有一独立卫生间,及顺地势通向建筑的景观台基.  相似文献   

5.
<正>体验中心作为山与水之间对话的一个媒介,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让自然融入,一条起伏变化的路径把参观场所体验串联,并在空间体验中反应出重庆山城的地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地点:广东深圳项目面积:24000平方米建设单位:深圳招商地产有限公司毕路德(BLVD)创立于加拿大的毕路德(BLVD),专注中国市场十二年,已于北京、深圳两座"设计之都"设立办公机构,实现无国界、跨行业、跨领域的规划、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合作这是一个"建筑到室内及景观的一体性改造"项目,也是深圳第一个在旧建改造项目上全力突出低碳环保的主题项目。设计师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结合全方位的绿色生态技术,形成具有适应广东地域气候环境特点的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7.
近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日趋完备,为全面关注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表现的可持续设计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一定基础。素朴建筑工作室基于建筑学视角提出了可持续设计三条可能的路径,分别对应于满足指标体系下设计品质的提升,无法满足指标体系下适宜技术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以及物尽其用等思维的建筑学创新。其中第二、第三条路径对于当今中国尤为重要。竹构建筑云在亭是其中一个小的原型,对第二、第三条路径进行实践验证,探索的是先进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提升,以及基于材料需要的容错机制的物尽其用的创新。云在亭作为原型思考,其成果具备拓展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正>由party/space/design事务所设计的CRACK咖啡厅,位于泰国曼谷。咖啡厅设计的最初灵感来源于当人们吃华夫饼时所发出的声音——C-R-A-C-K。出于这样的设想,设计师在此基础上做了想象的延伸,以一只小鸡试图破壳而出的具象概念作为咖啡厅设计的主要理念。CRACK的总体设计简约独特又不乏时尚感。建筑的外观设计模仿蛋壳的质感,外立面的墙壁保持了原始的纹理,巨大的"裂缝"从地面向上延伸一直蔓延到室内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加期望回归自然并希望通过亲近自然实现身心健康。因此,对植物景观与相应空间的组合应用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室内植物景观对人体健康、建筑美学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出发,对现阶段室内植物景观在不同功能空间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对室内植物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葫芦岛首创海滨展示中心于2010年底开始设计,到2011年的圣诞节之前竣工,历时整整一年。建筑主体为一个35m×35m的悬挑盒体,垂直指向海岸,在南侧可以透过巨大的通高玻璃幕看到整个海湾的全景。建筑空间围绕着不同高度层次朝向大海的景观展开:首层,悬挑下创造了600m2的公共休闲空间,海滩上的人流可以自由出入;二层,作为主体功能1000m2的"展示"洽谈空间,让"开放的舞台"更好地引人注目;在此之上还有屋顶的观景平台,形成3个层次各不相同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11.
王秀静 《建筑结构》2021,51(18):后插29-后插30
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比较注重室内景观与空间的紧密结合,并经常采取些措施实现景观与室内的体化,比如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面,形成种自然的过渡,或者用景观去装饰整体的室内空间界面形成体化的空间形态,又或者利用相应材料形成比较通透化的室内界面空间,将景观渗透到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三时享院     
正项目基地位于北京西六环外的大西山凤凰岭,是由两个带有独立院落的相邻民宅组成,基地的南侧是大片果林,可以看到很开阔的山景,业主希望将这个场所打造成一个偏私密的餐饮空间,委托谜舍设计进行景观、建筑外立面以及室内的全方位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3.
建筑领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其路径选择将决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成败。当前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有三种路径,即"A路径"、"E路径"和"B路径",但三种路径都不符合当下中国国情。基于此,探索适宜中国国情的"C路径",并从建筑发展阶段、原则、视角、消费和供给几个方面来表述"C路径"。  相似文献   

14.
康比静思小教堂位于赫尔辛基中心区熙熙攘攘的纳瑞卡广场南侧。在芬兰最活跃的城市空间之中,小教堂提供了一个能让人静下来思考自我的地方。通过弯曲的木制立面,这座小型的圣堂建筑融入到城市景观里。与此同时,小教堂柔和造型的室内围护着到访者,像盾牌似的将他们与外面庸碌的城市生活隔开。  相似文献   

15.
正2022首钢西十冬奥广场选址位于首钢旧厂址的西北角,地处阜石路以南、北辛安路以西。基地南侧的秀池和西侧的石景山山体,为项目带来了绝佳的山水自然环境。在谨慎保留原有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保留原有结构空间作为主要功能空间使用,交通核服务空间以钢框架外置。这样,建筑造型忠实呈现出了"保留"和"加建"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尊重。设计在原有工业建筑"封闭大墙"中植入开放式景观廊道及公共空间,建构园区内外景观的积极对话关系,基地内被谨慎保留的大树也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类型学的相关方法,结合"象思维"理论,从传统文化类型与融合角度切入,分析了景观的表象类型及在景观物象中的呈现方式。在"象思维"的意象思维影响下形成的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有流动可转化的原象,通过景观理念映射,形成了表象;在传统文化渗透引导下,产生了四种典型类型。景观表象类型以主次分明的交叉融合,呈现于物象空间中,是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生成的意识与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17.
VPRO广播电视中心可以用一系列词语来形容,例如"紧凑的空间"、"空间的精密分割"等,以及建筑与基地环境间的关系。鉴于此地现有的区域规划边界和最大建筑高度等城镇规划限制,这些紧凑的条件使之成为"荷兰最深的办公大楼"。空间的精确定位既为室内带来了自然采光,又获得了良好的室外景观,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场所,室内和室外的差异也变得模糊了。  相似文献   

18.
深翠·轻奢     
正此作品位于自然环境资源与都市生活机能兼具的北投,建筑与街区、建筑与景观,三者间巧妙联结,使彼此既有区隔又相互呼应;在空间的盒子里,营造序列的窗景,使自然环境渗入室内,让华丽与自然共存。大厅接待区使用具有意大利时尚感的家具,展现简练、大胆的美学理念,精致的线条搭配极具奢华感的石材,投射以情境光源,藉由光线与开窗比例的调整,自然氛围悄然流露,散发空间独特气质。多功能会议厅采用大面开窗与摺窗设计,使外在景观渗透室内,打造一个室外零界线空间,彼此呼应,让住户能轻松自在地沉浸于自然景观、享受阳光的沐浴;室内空间利用概念性景观的设计与室外做呼应,于墙面注入古  相似文献   

19.
<正>最新开业的外婆家餐厅坐落于西子湖畔,其设计构思重在表达景观、建筑形态和室内的关系,空间气质则体现为与城市自然的连接,清丽、摩登的感觉,正如同杭州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关乎当下,更指向未来。极简的顶面设计是蓄意的留白,顶面的功能隐蔽于建筑与室内的交界处。部分用餐区保留了一定的顶部采光,在原有的玻璃顶下做了金属网处理,自然光可以从  相似文献   

20.
绿脉中的居住区景观——太仓裕沁庭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绿色网络"和"自带主体的庭院"设计规划理念,园区路径采用绿色植物叶脉的构架模式来覆盖整个小区,将各栋住宅散布于叶脉所围合出的区域中。开敞的空间与建筑相呼应,伸入各个住宅组群,结合丰富的空间布局,在每个组群均留有景观节点,以确保住宅空间的均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