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常附加消能支撑来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在不同的抗震设防烈度下,如何选取经济合理的高层结构抗震体系是工程人员关注的问题。选取四种结构抗震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黏滞阻尼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消能减震装置,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借鉴国内外黏滞阻尼墙技术的研究、应用成果,结合工程实例,在传统设计与黏滞阻尼墙消能减震设计相比较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迭代计算求解附加阻尼比,对层间位移角和层剪力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黏滞阻尼墙的选型、布... 相似文献
6.
以3层设置黏滞阻尼墙的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条地震波在不同水准下的振动台试验。通过对设置与不设置黏滞阻尼墙的两种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黏滞阻尼墙的减震效果和耗能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墙是一种同时提供附加刚度和附加阻尼的被动消能减震装置,其在提供附加阻尼和附加刚度的同时可以对结构位移起到非常显著的控制作用,并且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该附加刚度逐渐减小,而附加阻尼则逐渐增大。此外,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吻合度随响应对象和激励工况的不同而变化,说明了传统Maxwell模型用于模拟黏滞阻尼墙在动态力学特性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9.
10.
11.
针对阻尼墙耗能效率问题提出横向位移放大与纵向多腔放大概念,并以此设计了3种高效耗能黏滞阻尼墙装置,即单腔放大式黏滞阻尼墙(SADW)、多腔放大式黏滞阻尼墙(MADW)和多腔相对放大式黏滞阻尼墙(RADW)。根据3种阻尼墙的构造特点,分析了横向位移放大系统与纵向多腔放大系统的耗能效果,提出了阻尼力及耗能理论计算式。取SADW为代表与普通黏滞阻尼墙(VDW)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分析在不同试验工况下SADW的滞回耗能能力。结果表明:SADW的滞回曲线较VDW更加饱满,耗能效果更为显著;将阻尼力-位移试验结果与理论曲线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一致,阻尼力相差6.35%,理论滞回模型能较好模拟试验结果。同时,建立了30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地震时程响应分析,对比VDW和3种高效黏滞阻尼墙对该结构的减震效率,4种减震方案的结构附加阻尼比分别为0.71%、3.38%、6.22%、735%,附加阻尼比放大倍数分别为4.5、7.8、9.0,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3种高效耗能阻尼墙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减震是当前结构最重要的抗震方法之一.本文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着重对非线性黏滞阻尼减震结构进行了分析,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以简化的方法计算非线性黏滞阻尼器的等效阻尼比.在此基础上将结构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利用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对非线性黏滞阻尼减震结构进行设计.通过设计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黏滞阻尼减震体系的建筑减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以8度抗震设防区一幢高层酒店抗震墙的布置为例,针对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各类因素,从概念设计入手,科学合理布置抗震墙,并且在结构整体计算中满足规范规定的各种控制指标要求,以达到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材料用量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