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住区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居住外部空间再构我国以往住区基本模式多为小区(公共空间)———组团(半公共空间)———院落(半私密空间)三级空间层次,与住区的二级化管理相适应,现在住区物业管理逐步形成了系统化、全面化、规范化的一级管理。同时为了满足居住多元化需求,院落空间的塑造尤为重要,淡化组团空间,强化住区公共空间和院落空间成为可能。住区公共空间作为住区的空间主体,应具有明显的特征与风格,成为住区形象的代表。在构筑此特征空间时应结合基地自然条件、地方特色,适当地把城市空间引入其中,如结合步行道路系统形成“街道空间”,或借用城市休闲广场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城市建设从大规模开发转向微调控并且更加注重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本文以提升行为品质为切入点,从街道网络、街区尺度、路径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策略,对优化居民出行结构,激发公共空间活力,塑造绿色、宜居、健康、生态的城市空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城活力问题是中国后半程城市化阶段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哥本哈根、纽约、墨尔本、巴黎等地通过公共空间改造实现城市复兴的成功经验。其次,以上海市嘉定新城中心区为例,分析了现状城市活力不足问题的成因,并从步行系统规划角度出发探讨提出了提升城市活力的若干策略和方法,包括构建可识别的步行环路、打造新城地铁站门户广场、激活封闭小区周边的街道界面、重视开放街区内部道路环境品质、增设日常活动公共空间节点等。  相似文献   

4.
友好边界:住区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  钱才云 《规划师》2012,28(9):40-43
我国住区模式源于"邻里单位"和"单位大院",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被喻为"孤岛"和"碎片"。住区与城市的隔离,带来了城市结构的破坏、街区尺度的增大和城市交通的拥堵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探索与城市良性互动的"住区友好边界空间"的设计策略。设计策略包括:内向延伸城市街道空间,面向城市开放住区边界空间,构筑融入街道生活的住区边界空间网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河湾片区城市设计为例,在街区制推广的背景下,以功能混合、街区活力、住区内部私密与安静保证为目标,解决街区对公众开放的问题,优化街道空间利用为导向,进行街区设计导则的研究,为规划街区实践提供设计策略,并为详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居住空间需求的急剧扩张,高层高密度小区逐渐发展为不可避免的城市居住模式。由于传统封闭住宅小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开放街区"成为现今住宅小区的发展趋势。研究选取上海典型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街区类型设计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方式研究建筑布局和绿化形式对开放街区的微气候影响,为优化高密度住宅小区的布局提供参考,并为实际规划方案的评估过程提供优选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气候区,围合式开放街区的室外热舒适度高于点式开放街区;建筑垂直绿化对围合式布局的影响程度大于半围合式和点式布局;南立面绿化和东立面绿化在行人高度处会带来更高的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首先描述了中高强度商品住区在全国迅猛发展的趋势,并阐述了当下商品住区盛行之时公共空间的外向性变迁过程,然后探讨了住区街区式开放的适宜规模和开放后的居住安全问题,提出打造"街道眼"的安全界面,在规模与安全基础上,最后,针对商品住区不同用地规模大小,提出了与城市更为融合的小规模中高强度商品住区完全街区式开放和大规模中高强度商品住区局部街区式开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很多"超大封闭小区",导致交通堵塞、街道失去活力、住区空间孤岛化、城市公共资源私有化、城市运行维护的公共成本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土地空间利用效率受到限制等诸多城市问题.借鉴欧洲城市"街区制"空间布局的经验,国家倡导"小街区、密路网",建设开放街区,提升交通疏解能力,提倡低碳出行,促进邻...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载体,城市居住 是城市居民生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 方式的选择将影响居民个体、家庭和社会 的多层次物质及精神生活。随着居民价值取 向与投资建设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人们渴望 在住区与城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关 系。街区型住区作为一种紧凑高效的住区模 式,注重建立住区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联系, 营造开放共享的城市住区环境。本文追溯 了街区型住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将街区 型住区与传统封闭式小区、街区进行比较研 究,明确街区型住区的内涵与特征,从思想 观念、规划体系、管理模式与开发模式四方 面分析我国街区型住区面临的困境,并提出 相应的规划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我国街区型 住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窄马路、密路网、开放式街区"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一种空间载体,具有开放便捷、尺度适宜等优势。以交通、健康、活力为目标,分析不同用地功能区的开放式街区特点,创新性地从机动车与慢行交通行为特征、出行健康属性和街道活力3个方面研究开放式街区的技术特征及适用条件,对提升街区建设品质和街道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我国当代一、二线城市住区中广泛出现的居住隔离、邻里关系缺失等"陌生化"问题为切入点,基于空间和社会两个角度,从空间构成、结构、尺度、边界等方面展开研究,指出里弄街区空间具有开放复合、多元融合、空间领域感等的邻里精神体现的生活化功能意义,进而提出城市未来居住生活空间模式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民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街区质量和空间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大量城市老区发展空间受限,已建成区的建筑、道路、社区及设施老旧,引发空间品质降低、人群满意度降低等问题。目前,开放街区的网红商业化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街区空间品质的常见实例,自此形成的“网红街区”成为新时代生活与消费方式转变下“自下而上”城市微更新的典范。因此,分析城市开放街区城市形态与空间品质对城乡建设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网红街区”为例,采用POI、OSM开源地图等多源数据,结合调研访谈,从街区、街道和建筑3个尺度着手,基于意象性、围合度、人尺度、透明度和丰富度5个维度评价街区空间品质,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开放街区品质提升提出机制性建议和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7,(7)
随着中国快速城镇化,经济、社会和政策制度等多维度急剧转型,城市居住空间出现了新的变化,封闭住区大规模出现,并成为城市新建居住区的主导模式。多数研究认为封闭住区是空间私有化的表征,削弱了城市机动性,加剧了社会隔离,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与融合。中央政府适时推出的街区制政策提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但如何实施尚需进一步探讨。以广州保障房住区为例,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研究方法,研究居住在不同开放程度的保障房住区的居民对街区开放和空间共享的主观感受,分析其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既有助于深入了解居民对住区建成环境和空间共享的需求,回答封闭住区是否是政府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宜居生活环境的一种高效和公平的方式,又能为国家实施和推广街区制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出台,进一步推广了开放街区模式,强化了公共空间场所营造。居住区公共空间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使如何协调居住区私密与开放属性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成都大天府公园城市龙泉驿区柏合新中心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特点的梳理,构建多元化居住区公共空间体系,探索开放模式下公共空间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小地块、密路网的规划布局,到第一批开放街区初步建成,前海历时十年。文章基于前海开放街区实践案例,从功能混合、公共空间、步行导向、共享街道、整体开发等方面,探讨高密度城市开放街区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开放、创新、宜人语境下的高标准街区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探索未来高度宜居宜业的开放街区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舞台,是人们生活、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街道是否有活力对整个城市的活力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激发上海"巨富长"街区街道活力的空间品质要素进行研究,从多元的建筑风格、宜人的街道尺度和高品质的街道界面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为街道活力塑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郑州市管城区的老旧居住街区在街区环境、道路系统、建筑性能、公共配套、公共空间、街区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倡以微更新的方式来改善老旧居住街区环境,明确阐述老旧居住街区微更新的可行性与意义,从物质空间、街区环境、结构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微更新"的主要策略,并从提高街区环境质量、增加街区结构及功能、优化街区尺度、丰富街区空间感受、优化景观节点、促进邻里交往的角度提出更新策略.将低碳理念与公共空间微更新相结合,提升老旧居住街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保障性居住社区不仅需要满足居住功能,更具有政策属性,应体现社会公平、生态和谐、低碳集约等新的城市文明.既有的保障性居住社区多具有功能单一、服务设施难以配置、环境品质难以保证、社区氛围难以塑造的通病,迫切需要规划在传统的居住小区模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通过分析街道在居住区空间营造当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挖掘街道的景观价值、功能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基础上,可以将城市街道系统延伸到居住区内部,并依托街道营造富有魅力的居住社区空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路网设计、功能重组、指标分配、尺度把握的方法,将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结合街道布局,形成连续的混合使用的公共空间,塑造街区型居住社区.同时,应强调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倡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住区模式经历了由1949年后以围合组团式的封闭式街坊住区向局部道路对城市开放的半开放性住区、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的开放性住区的逐步过渡过程。本文以北京市月坛北小街小区、新城·国际小区、中骏·世界城小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分析其道路交通、居住、配套设施及商业的开放模式,探讨开放性住区的形成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继续落实开放性住区的自我更新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街道空间影响人际交往,关系城市活力。作为影响其品质的声环境应受到关注。该文首先分析街道空间声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指出"街区制"推行及"单行路"改造在解决交通拥堵外,也可能加重噪声;其次辅以实例验证,阐述"声峡谷"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指出空间尺度对其存在较大影响以及我国街道空间尺度的特殊性;最后结合参考文献,通过两大声环境量化评价指标,分析不同街道空间尺度对声环境的具体影响及规律,以期对建筑及规划设计有所帮助,使环境品质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