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混粉加工是指借助于特殊的过滤系统、控制软件及辅助系统 ,在电火花加工工作液中添加某些粉剂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采用这种加工方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更优质量的工件表面。一些机床制造商已先后开发出混有硅、铬、铝等粉末的工作液 ,而日本牧野公司推出的一种名为 μSC的半导体混粉材料 ,具有理想的商业实用价值。1 常用电火花成形加工电极的局限紫铜是一种优异的电极材料 ,但要加工像镜面这样高精密要求的表面 ,则电极面积只能小于 90 0mm2 。这是因为加工表面越精密 ,电极与工件之间的放电间隙就应越小。紫铜的膨胀系数比较…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碳化硼陶瓷加工表面弹性性能及加工表面变质层.采用不同工作液用线电极电火花放电磨削方法加工工件,得出采用添加铝粉的工作液加工所得工件表面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混粉电火花加工表面的显微裂纹进行了研究.选用铝粉工作液和硅粉工作液,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对两种工件材料进行了加工实验,得到了相应的裂纹分布图.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对加工后表面显微裂纹的影响十分明显,峰值电流、粉末种类、工件材料等因素对显微裂纹的影响则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去离子水中N型硅的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在加工效率、电极损耗、表面粗糙度等方面与煤油工作液中N型硅的加工进行了对比.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在相同的电参数下,与煤油工作液中加工实验相比,以去离子水为工作液介质时微细电火花加工N型硅的加工效率更高,其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基本相当,且其放电加工过程非常稳定,可知微细电火花加工N型硅时,去离子水是一种较好的工作液介质.  相似文献   

5.
在深微孔电火花加工中,工作液及电极材料等非电参数的选择对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有极大的影响,揭示这些非电参数的工艺规律对提高深微孔电火花加工性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煤油和去离子水两种工作液,以加工效率为目标,在不同条件下开展工艺试验,得出最适宜的工作液在加工45钢和紫铜材料工件时为去离子水,加工铝合金材料工件时为煤油;利用黄铜丝、钨丝及钼丝3种电极材料,同样以加工效率为目标开展工艺试验,得出最佳电极材料在加工45钢工件时为钨,加工紫铜材料工件时为钨和钼,加工铝合金材料工件时为黄铜.上述研究在深微孔电火花加工中合理选择工作液及电极材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其研究成果为深微孔电火花加工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工业纯硅为电极,通过电火花放电对试样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电火花设备型号为EDM7125,工作液为普通煤油,电极材料含硅99.6%,工件材料为45钢和球铁.采用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对试样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对试样表面进行了能谱分析,对试样进行了耐蚀及表层结合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加工后表面形成一层含硅超过16%的合金层.电火花加工球铁石墨基本未脱落,但石墨周围易产生或扩展显微裂纹.高硅层结合强度非常高,进行永久变形时,无剥离和裂纹产生.而且,经电火花加工过的试样耐蚀性得到极大提高.另外,电火花加工,当参数合理时,可达到粉末混入加工的目的,试样可获得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行研制的水下电火花加工装置,选用石墨或紫铜作为电极材料、去离子水作为工作液,通过正交试验,利用水下电火花来加工不锈钢;讨论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对于水下电火花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石墨作为电极可获得较大的材料加工速度;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对水下电火花加工速度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微细电火花微孔加工中,微细工具电极的制作精度是决定微孔加工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微细电火花加工样机。该机床应用了线电极电火花磨削法制作微细轴,并在同一台机床上用制作的微细轴作为工具电极加工微孔;同时为提高微孔的加工质量,采用了主轴横轴布局结构。该机床还采用了微能放电电源、去离子水工作液等加工工艺。经过实验加工,获得了高质量的微细轴以及微孔。  相似文献   

9.
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了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方法.使用从管状电极中喷出的高速气流作为电介质,气体周围的水基工作液有助于冷却和排屑.以45钢作工件、紫铜作电极的初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干式电火花加工,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能获得更高的材料去除率和更好的表面质量,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加工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铜电极进行半导体硅电火花成形加工时,加工表面经常会生成黑点物质,导致加工无法进行。分析表明,该黑点物质为不具有导电性的铜氧化物。为避免该物质的产生,首先通过选用石墨电极改变电极材料,并选用不含有氧元素的工作介质,杜绝非导电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条件;其次,通过增加电极的附加振动或旋转,使极间的洗涤、冷却能力增强,改善了极间的排屑条件,从而使半导体硅电火花成形加工得以稳定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电火花成形加工中,如何降低工具电极的损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探讨了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使用紫铜电极低损耗加工紫铜工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应用线电极磨削法的电火花微孔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细电火花微孔加工中,微细工具电极的制作精度是决定微孔加工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微细电火花加工样机。该机床应用了线电极电火花磨削法制作微细轴,并在同一台机床上用制作的微细轴作为工具电极加工微孔;同时为提高微孔的加工质量,采用了主轴横轴布局结构。该机床还采用了微能放电电源、去离子水工作液等加工工艺。经过实验加工,获得了高质量的微细轴以及微孔。  相似文献   

13.
杨建明  卢龙  李映平 《机床与液压》2007,35(11):151-154,157
工具电极是电火花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电极的制备是实现电火花加工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电火花加工工具电极制备技术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石墨电极、聚合物复合材料电极、电火花表面改性电极、电火花磨削用电极和微细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电铸法和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电极制备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TC4钛合金混粉电火花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林  李丽  王好臣  刘云  林本刚 《表面技术》2017,46(2):138-143
目的通过混粉电火花加工方法,分别使用紫铜和石墨作为工具电极,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TC4钛合金表面。方法利用手持式TR200粗糙度仪对工件表面的粗糙度进行测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对工件组织形貌和物相结构进行分析,用FM800型显微硬度计对工件表面进行显微硬度测量。结果在相同电参数下,紫铜电极加工的工件较石墨电极加工的工件表面粗糙度要低,硬度也相对低。当I=4.5A、tON=30?s时,紫铜电极加工的工件表面平均粗糙度值Ra=2.223?m,表面硬度约为600HV;石墨电极加工的工件表面平均粗糙度值Ra=2.796?m,表面硬度约为700HV。当I=9 A、tON=30?s时,紫铜电极加工的工件表面平均粗糙度值Ra=2.748?m,表面硬度约为650HV;石墨电极加工的工件表面平均粗糙度值Ra=3.705?m,表面硬度约为750HV。结论在不同电极条件下混粉电火花加工后,TC4钛合金工件表面都达到了强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液中喷气电火花铣削的加工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液中喷气电火花铣削加工方法,用从旋转的管状电极中喷出的高速气体作为电介质,气体周围的水基工作液辅助冷却和排屑不直接参与放电.以45钢为工件、紫铜为电极进行了材料去除率和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干式电火花加工,液中喷气电火花铣削加工具有更高的材料去除率和相近的低电极损耗;且随着脉冲能量的减小,工件表面质量逐渐变好.同时对工件表面质量、白层厚度与加工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宝瑞  孙宁 《电加工》1997,(1):30-30,33
在电火花成形加工中,如何降低工具电极的损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探讨了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使用紫铜电极低损耗加工紫铜工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研制的DJT-1型中、精加工电极低损耗添加剂在煤油介质中使用,能使紫铜电极比原来降低损耗30~45%左右。电火花中、精加工电极的损耗问题一直是电火花型腔加工中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在电火花中、精加工时利用电极的极性效应,将工件接到脉冲电源负极,工具电极接到正极的“负极性”加工容易呈现相对电极损耗较小的低损耗加工;使用耐腐蚀的铜钨、银钨等粉冶合金材料作为  相似文献   

18.
电火花加工小孔存在电蚀产物排出效率低导致加工效率低、电蚀产物排除导致二次放电现象影响加工精度等问题,而超声振动在工作液中产生空化效应和泵吸作用,能大幅提高电火花的排屑和消电离能力,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设计一套工作液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小孔加工装置,主要包括主轴系统、微三维运动平台、超声振动工作液槽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主轴系统包括NSK电主轴、引电结构、工具电极装夹结构,可以实现工具电极的高速旋转;基于LabVIEW开发了电火花小孔加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初始化模块、粗定位模块、恒电压对刀模块、实时电压分段控制加工模块和实时显示模块。开展了工作液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小孔加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电火花加工电压的增加,工件材料去除率和电极损耗率都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19.
《模具制造》2011,(6):94-94
电火花线切割是利用线状电极做工具对金属导体进行电火花加工的特种加工手段。电火花线切割时,在放电通道的中心温度瞬时可高达10,000℃以上,高温使工件金属熔化,甚至有少量气化,同时高温也使电极丝和工件之间的工作液气化,这些气化后的工作液和金属蒸气瞬间迅速热膨胀,具有爆炸的特性,是一种类空化效应。这种热膨胀和局部微爆炸,  相似文献   

20.
含添加剂的电火花成型加工工作液华南理工大学全燕鸣一、概况电火花成型加工在液体介质中进行。工作液主要起介电作用、放电作用、流体动力作用和冷却作用,此外还影响电极表面的覆盖效应及工件表面层的组织和性能。工作液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介电强度高;粘度低,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