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 前言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半圆翻边瓦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一轴瓦的成形加工技术并没有被我们所掌握,故我们对翻边轴瓦的卷圆工序进行了改进。 1 原有的两种加工方法 我厂过去生产的翻边瓦有两种加工方法:一种是在压力机上加工成形。该方法先将双金属板料按工艺要求落料、压弯成半圆瓦,然后用凹模、翻边压头等压力机上翻出止推边,每加工一对轴瓦需要冲压两次,翻转两次胎模才能完成(见图1),生产效率很低。由于止推边受到拉伸,瓦口受到挤压,故这两个部位易出现撕裂。造成废品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是以生产各种翻边轴瓦为主的轴瓦专业厂。现为国内多家主机厂配套,为了市场的需要我公司研制开发了轴瓦壁厚5.5mm、外径Φ105mm、止推边外径Φ132mm、总宽75mm和轴瓦壁厚9mm、外径Φ132mm、止推边外径Φ148mm、总宽79mm材料为CuPb24Sn铜铅合金翻边瓦。采用双金属板材滚翻成型、精整后轴瓦外圆表面和止推边间距(内开裆)不机加工工艺,本文就这一加工方法作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翻边瓦是指半圆带有止推边的轴瓦,它是发动机曲轴的一个重要的支承件,它不仅要求满足一般主轴瓦的性能要求,同时要承受轴向载荷,因此翻边瓦的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是制造难度最大的轴瓦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泛使用的翻边轴瓦,大都采用平瓦加止推边组合的结构型式,这种组合结构翻边轴瓦装配不方便,使用过程中定位松动而影响主机性能。随着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要求发动机体积小、转速高、马力大、可靠性好等。因此采用整体式翻边轴瓦,它不但在设计上更趋于合理,且还具有使用寿命长,节省材料等优点。国外大多采用该类轴瓦,也是国内发展的趋势。但这种类型的轴瓦制造较困难,成品率较低。因此研究合理的工艺工装,是同行们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粘接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科学,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已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粘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我们对某些内燃机止推轴瓦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这些止推轴瓦上应用粘接技术是可能的(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即将止推边与瓦背粘接为一个整体。在应用粘接技术的过程中,对这些止推轴瓦的结构作了一些修改,并对粘接工艺进行探讨。通过装机试验和田间使用进行考核结果表明:采用粘接技术制造的止推轴瓦的制造与原结构相比较要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使用AlSn20—1钢带制造195主轴瓦,其止推边的制作方法大体可分二大类。第一类是瓦本体与止推边二体分别制作,然后采用摩擦焊边、冲压镶边、压铸边等。第二类是瓦本体与止推边用一块AlSn20—1钢带整体压制的。 整体制作的195主轴瓦,即冲压翻边主轴瓦,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对比见表1。  相似文献   

7.
1前言 翻边轴瓦是一种带有止推边的半圆止推轴承,也即止推轴瓦(见图1),其作用是保证曲轴的轴向定位,承受曲轴由于受热膨胀而伸长以及离合器、斜齿轮等引起的轴向推力。因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修理和装配等优势,在发动机中被经常采用。  相似文献   

8.
195柴油机主轴承冲压翻边工艺,是目前轴瓦行业普遍采用的工艺,它较之摩擦焊边、冲压镶边、压铸铝边等工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废品率低等优点.用AlSn20Cu—钢材料,采用冲压成型的方法,整体制作195主轴承,碰到的最大难题是止推边达不到要求厚度,边沿合金层变薄.这是由于冲压翻边的特殊工艺造成的,翻边时在翻边力的作用下,止推边产生弯曲变形,上表面存在拉应力,下表面存在压应力,同时在周向拉力的作用下,还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我厂生产195型柴油机主轴瓦由传统的浇压铝合金止推边工艺改为冲压翻边新工艺,由于工艺的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了,废品率下降了7%。但是因为止推边由浇压铝边改为钢带整体翻边,所以钢带利用率比原来降低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我们对195翻边主轴瓦的工艺下料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厂整体翻边轴瓦采用专用翻边模具,在油压机上一次翻边成功。解决了翻边工艺中存在的缺陷。提高了翻边的成品率和工效。 1工艺流程 下料→冲弯→车两端面及内外倒角→一次翻边整形→机加工(车内孔、车外圆)等。2设备 设备采用油压机。轴瓦两端受到压力后,轴瓦在翻边模内产生塑性变形,在弯曲(翻边)变形中,内层受压应力,而外层受拉应力,则一面压缩变形,另一面拉伸变形,合金层在翻边时向止推边外圆方向变薄,而应力又比较集中在轴瓦端口。为减少变形应力,轴瓦在翻边模内需缓慢的变形。不能采用瞬时的冲击压力而产生瞬时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1.
翻边止推圆筒形轴瓦广泛用于单缸柴油机,如面广量大的195机型等。这种轴瓦过去多采用离心浇铸单件成型法,颇费工时。后来又改用铝基复合钢带冲压成圆筒形,再在其上用浇边、镶边等方法形成止推边。虽然此种工艺在生产效率上有所提高,但止推边与圆筒形瓦身部分的结合强度仍感不足。因此,在装拆轴瓦时,止推边受不起压力,更受不起锤击,容易松动,甚至脱落下来。对此,用户很不满意,1976年由桂林农机配件厂和海陵配件一厂等  相似文献   

12.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往复运动机械上的薄壁翻边轴瓦的主要尺寸和公差。虽然并不要求所有翻过轴瓦的主要尺寸都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尺寸,但采用标准尺寸可以降低加工成本。 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轴承座孔内径为40~250mm的翻边薄壁轴瓦的主要尺寸和公差。轴承座孔尺寸再大或再小的翻边轴瓦很少使用,所以这里不作规定。 本标准规定了薄壁翻边轴瓦结构要素尺寸和公差。但在结构设计中,是否采用这些结构要素由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知识来决定。 翻边轴瓦的使用场合一般与1SO3548规定的不带止推边轴瓦相似。 另外,用不带止推边的轴瓦加上两个半圆止推片就可以代替翻边轴瓦。其技术要求根据ISO3548和ISO6526由供需双方协商。 注:除另有说明,本标准中所有尺寸和公差的单位都是mm.  相似文献   

13.
0前言 因翻边轴瓦在ISO中已另有标准,所以,这次修改时,把翻边瓦从JIS D3102—1976(汽车发动用轴瓦)(以下称旧 JIS)中删掉,于1987年修改为JIS D 3102—1987(汽车发动机轴瓦)(以下简称新JIS)。关于翻边瓦,必须尽早制定出新标准。而这次进行的标准化和新JIS一样,是与ISO一致及与新JIS一致的问题。ISO/TC 123对轴瓦来说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还没有进行细化,而这次制定的JIS的适用范围只限于汽车发动机,因此按下述方针进行标准化。 (1)ISO 6864不只是对汽车,都可用,大部分瓦座内径在40~150mm范围内。而本标准因限于汽车用,当然不能全部采用ISO6864,只能是限定在汽车发动机用的范围内引用ISO。(因此JIS和ISO不是整体的一致,而是部分的一致。) (2)ISO是对形状尺寸的标准化(含尺寸精度),而材料、测量方法、试验方法、检查方法、质量管理、安装、折卸、损伤、缺陷、术语等另有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型高强化指标船用柴油机止推轴承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磨损问题,采用三维弹性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比较不同轴向力、油槽、油孔结构对止推轴承承载能力及润滑特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止推轴承承受的轴向力增加时,峰值总压及平均热载最大值无明显变化,但区域有所扩展;采用更利于止推工作面滑油流通的油槽、油孔结构对止推轴承的润滑特性有较大改善,可显著提高其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1.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为用于往复机械的薄壁翻边轴瓦规定了主要尺寸范围和公差。不能期望从毛坯开始所有表列的主要尺寸都是有用的,但选用标准尺寸能使加工装置成本降低。 本标准所规定的一系列薄壁翻边轴瓦的主要尺寸和公差,适用于轴承座孔(内径)直径为40~~250mm的轴瓦,很少用于较大或较小内径的翻边轴瓦。 本标准对薄壁翻边轴瓦的特定部位也规定了尺寸和公差。对某一部位采用特殊的设计取决于使用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薄壁轴瓦冲压成形凹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轴瓦冲压成形凹模都是采用整体形式(图1)。我们在生产中发现,一般冲刺1~2万片轴瓦时轴瓦的贴合度还可以保证,但冲刺3~4万片就很勉强了。凹模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级要求很高,加工凹模工艺复杂,生产一个合格凹模是很费工耗时的。如有时淬火硬度不够。冲制几千片轴瓦就不行了;有时内孔加工达不到要求而造成冲制的轴瓦贴合度不合格。  相似文献   

17.
ISO3548:1999《滑动轴承 带或不带法兰的薄壁轴瓦公差、设计特点和检验方法》取代并合并ISO4383:1978及ISO6864:1984两个标准,在结构和技术内容方面均作了较大修改。主要有:1 宽度公差 止推(带法兰)轴瓦的整体式宽度公差趋严,并增加了组合式法兰轴瓦的宽度公差,见下表。2 油槽公差 油槽宽度 ±0.25;  相似文献   

18.
现轴瓦行业采用的衬套接缝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开口形式,另一种是采用搭扣形式。开口形式工艺性要求较高,外圆一般采用不加工,冲圆时外径尺寸和精度要求很高,工艺执行有难度;搭扣形式外圆一般需采用无心磨床进行磨削加工,外圆尺寸和精度较容易保证,所以搭扣的形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翻边轴瓦的结构形式,简单介绍了镶边型翻边轴瓦的工艺流程,对镶边型翻边轴瓦的制造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关键环节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轴瓦生产,操作工人与检验人员一般都还是采用如图1所示方法来测量轴瓦壁厚的。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使用通用墨厚千分尺,万能性好,无需专用工装,使用十分方便,检验效率也高。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