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镁及其合金是最轻的有色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耐腐蚀性非常差,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化学镀镍技术可以显着提高镁合金的表面耐腐蚀性,但由于镁的高化学和电化学活性,它在化学镀浴中容易腐蚀并直接影响化学镀层的性能。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环保,弱腐蚀和稳定的化学镀镍工艺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曾发翠 《甘肃冶金》2006,28(4):16-18
镁的平衡电位非常低,耐蚀性差,长期以来阻碍了镁及镁合金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镁合金的应力腐蚀行为,着重阐述了影响镁合金应力耐蚀的因素,并对耐蚀镁合金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镁及镁合金表面处理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蒲以明  张志强  杜荣 《铝加工》2002,25(6):32-35
叙述了镁合金表面除油,酸洗,光洗,化学转化及阳极氧化处理的方法和原理,提出了酸洗,光洗和化学转化一步处理工艺,试验表明,镁合金经化学转化处理和阳极氧化处理后,耐蚀性提高到明显提高,而阳极氧化膜优于化学转化膜,可用装饰,一般防护及涂装的良好底层。  相似文献   

4.
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Tafel测试对比研究了3种具有不同金相组织结构的Pb-AgRE阳极的析氧行为。结果表明,金相组织中不同相的含量和分布影响阳极氧化成膜,进而影响阳极电化学行为;浇铸阳极金相中含有大量的晶界和富RE二次相,这些相在极化过程中易氧化成膜,因此浇铸阳极氧化膜最厚。其中,膜层中PbO_2含量也最大,促进活性位点的生成,因而浇铸阳极析氧活性高;压延面电极膜层最薄,但压延面电极和横截面电极析氧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5.
1镁金属耐蚀性差镁是所有工业合金中化学活性最高的金属,其标准氢电极电位(-2.37V)比铁低约2V,比铝低约0.7V。它在常用介质中的电位也很低,如它在5%的NaCl溶液中的稳定电位为-1.45V,在海水中的稳定电位为-1.5V--1.6V,是工程合金中最负的。因此极易发生腐蚀。  相似文献   

6.
在ZM5镁合金中添加0.1%混合稀土RE(富Ce混合稀土)时,阻燃效果最佳,镁合金起燃温度提高到800℃以上。对该合金表面进行了DSC、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熔炼时合金表面生成了一层由(RE)2O3、MgO和Al2O3组成的厚度为2-4μm的致密氧化膜。通过热力学研究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发现,RE与MgO发生交互反应,使中间层的(RE)2O3增加,导致中间层致密度增加,致密的氧化膜抑制了基体镁合金的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单组分单宁酸为成膜剂,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无铬转化膜,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转化处理液中单宁酸的浓度、处理液pH值、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转化膜形成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获得最优的转化膜处理工艺。用扫描电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镁合金表面单宁酸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化学价态进行分析,并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谱测试,考察镁合金表面单宁酸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阐明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镁合金在温度为50℃,pH值为2.5,单宁酸质量浓度为10 g/L的转化液中浸泡10 min,即可获得耐蚀性良好的单宁酸转化膜。单宁酸转化膜由镁合金表面溶解形成的镁离子Mg2+与单宁酸分子的酚羟基、羧基发生反应生成的镁金属有机螯合物组成,呈网状裂纹结构均匀覆盖于镁合金表面;单宁酸转化膜能有效提高AZ31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交流阻抗达到1 250?/cm2,是基体镁合金阻抗(35?/cm2)的300多倍。  相似文献   

8.
<正>镁的资源丰富、比重轻,由此发展的镁合金具有很多优点,应用领域不断增加。然而镁合金的耐蚀性差已经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针对不同工程应用的目标需求,国家金属腐蚀控制研究中心发明了系列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并取得了广泛应用。发明的钝化效果好的环保型化学转化膜技  相似文献   

9.
在ZM5镁合金中添加0.1%混合稀土时,阻燃效果最佳,镁合金起燃温度提高到800℃以上。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分析(SEM&EDS)表明其阻燃机理是在合金液表面形成致密的RE2O3和MgO复合氧化膜,阻止了镁合金的进一步氧化燃烧。高温氧化动力学研究显示:该合金在400℃和700℃氧化符合抛物线规律,而在600℃氧化遵循立方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镁合金部件还存在强度差,不耐高温和耐腐性低等几大技术难题,影响了镁合金在汽车工业的应用范围。因此,加大对镁合金的研究力度在汽车生产工业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镁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变形与断裂机理、镁铝系合金性能对镁与镁合金的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车用合金铸造及成型技术、性能测试实验、力学性能实验对金属镁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前言经典的第二类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电位滴定中的指示电极已有不少研究和应用。但作为离子选择电极,在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度中应用却是聊聊无几。普遍地认为用阳极极化法制备的极化膜电极(即属于第二类电极)性能不如固态压膜电极好,因而不被人们重视。一些综合报导中,多数没有把极化膜电极归于离子选择电极之列。实际上极化膜电极有压膜电极所没有的某些优点。如固态压膜电极制作工序很烦琐,需要经过制备纯净的沉淀,而后再压片、抛光、粘合等工艺。而极化膜电极却比较简单,一般实验室都可  相似文献   

12.
在ZM5镁合金中添加0.1%混合稀土时,阻燃效果最佳,镁合金起燃温度提高到800℃以上。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分析(SEM&EDS)表明,阻燃机理是在合金液表面形成致密的RE203和MgO复合氧化膜。阻止了镁合金的进一步氧化燃烧。高温氧化动力学研究显示:该合金在400℃和700℃氧化符合抛物线规律,而在600℃氧化遵循立方规律。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近年来几种环保型表面处理镁合金耐蚀性和疲劳性能的研究结果,归纳了磷酸盐、高锰酸盐、锡酸盐、植酸盐、锆酸盐、稀土金属盐等化学转化膜及阳极氧化对镁合金耐蚀性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展望了环保型表面处理镁合金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镁合金表面稀土盐转化膜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绿色环保的表面处理技术,本文采用了电子扫描显微镜(SEM)、析氢实验、电化学工作站及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考察了不同成膜时间对获得的Mn-Y转化膜的微观形貌、耐蚀性、半导体特性及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成膜时间的增加,AZ31B镁合金表面逐渐生成一层转化膜,膜层呈泥巴状,当成膜时间为5 min时,基体表面的转化膜层最为密实。析氢实验结果显示,当成膜时间为5 min时,镁合金的析氢量最小,说明其耐蚀性最好;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结果同样显示,随着成膜时间的增加,镁合金表面的耐蚀性不断增加,成膜时间为5 min的试样耐蚀性最好。Mott-Schottky曲线测试结果表明,镁合金表面膜层为n型半导体,5 min获得镁合金试样的施主浓度N_D最小,平带电位E_(fb)最正,耐蚀性能最好。EDS结果表明,化学转化膜的主要成分由锰、钇的磷酸盐和氧化物组成。  相似文献   

15.
稀土在镁合金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镁与稀土元素的特性及稀土元素对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与普通镁合金相比.稀土镁合金经固溶强化热处理后具有更高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电位溶出分析法具有快速、仪器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并且可实现几种金属离子同时测定。通常只要有一个恒电位计和pH计(或高阻抗记录仪)就可完成分析操作。利用专用仪器分析则更为方便。 一、原理 在含金属离子的样品液中,予先加入一定量的二价汞离子,在玻碳电极上加上适当的负电位,电极上将同时发生如下反应: Hg~(2+)+2e→Hg Hg+M~(n+)+ne→M(Hg) 然后切断恒电位计线路,同时将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接入一高阻抗毫伏计。被还原的金属由二价汞或溶解氧氧化,汞膜上汞齐金属将根据其不同的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中国镁合金表面处理的最新进展和镁合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述了镁合金化学氧化、阳极氧化、金属涂层、有机涂层等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常用表面处理技术:化学氧化、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电化学镀、有机涂层等,分析了这些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镁合金由于其密度小,比强度高等特点愈发受到社会关注,其非晶合金又由于弥补了传统晶态镁合金的部分缺点而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结合国内外文献及镁合金在国内外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的具体情况,综述了传统镁合金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现状,比较了镁基非晶合金与传统晶态镁合金的腐蚀情况,探究了镁基非晶合金因其非晶性能而得到的更优的力学性能,展望了镁基非晶合金作为生物材料的发展前景,为镁基非晶合金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镁及镁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3C产品、轨道交通、城市建设、医疗和军工等行业。SAC/TC243经过2018年12月对镁及镁合金行业2个月的研究工作,准备在镁及镁合金领域制定更多的系列标准,使镁及镁合金领域的标准体系能够完善和适应行业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于文强  易清风 《黄金》2009,30(7):5-8
利用恒电流电沉积法,制备出金纳米颗粒修饰钛电极(Au/Ti)。利用循环伏安、电位阶跃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碱性溶液中Au/Ti电极对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与多晶金电极相比,葡萄糖在Au/Ti电极上氧化的起始电位更低、电流密度明显增加。实验表明,A11/Ti电极对葡萄糖氧化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对葡萄糖在Au/Ti电极上的双电位阶跃分析表明,葡萄糖在0.1mol/L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反应速率常数为5.79×10^4cm^3/(m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