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针对传统电磁制动器使用寿命短、能耗高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NE555为控制核心的电磁制动器节能控制电路。分析了直流电磁铁在脉冲电压激励下的动态特性,给出了励磁电流与占空比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磁铁励磁电流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制动器具有大电流起动、小电流维持的特点,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3.
4.
新型拖车电磁制动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新型拖挂车用电磁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对制动器的电磁性能及工作特性进行虚拟样机分析。建立了电磁力与激励及气隙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实验证明,软件计算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电磁制动器电磁体部分的实际工作情况,对电磁体设计进行改进。软件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某型直流电磁制动器串联在直流电动机中,对电机提供断电后的制动力矩,控制电机制动时间。在直流电动机运行中,数次出现制动器断电后不能正常释放、制动故障。为此进行了系列分析、计算、改进、试验验证工作,最终制定了解决措施及排查方案,用在电机运行中非常易于实现的方法,排除了故障,消除了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常见的制动装置要数带式或瓦块式抱闸制动器,它们的动作都是凭藉与之匹配的驱动器件,完成刹制或释放电动机轴端的制动轮,从而相应地使生产机械实现运行或停止。匹配的驱动器件,一般都为制动电磁铁或电力液压推动器。圆盘式电磁制动器则以电动机、电磁铁及制动器三者构成一体的组成形式出现;亦有依赖电磁铁所携带的制动钳,直接紧卡电动机轴上所装系圆盘的表面;还有单独成形的圆盘式电磁铁会同制动器相匹配的产品。总之,制动装置的动作,必须依附其所组合的驱动器件才能运行。必须指出,所谓电磁制动器,乃电磁铁 相似文献
7.
一种失电制动的交流电磁制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交流电磁制动器采取交流断电制动方式,所需电源直接取自电机出线端。当制动器通电时,电磁铁心将衔铁吸合,制动盘被释放,亦即制动器被打开,让电机运转;制动器断电时,依靠弹簧力量作用于制动盘上,使处于衔铁与电机端盖之间的制动盘被夹紧,靠摩擦力矩使电机停止动转。主要用于与Y系列电机配套,组成一种新型YEJ系列三相异步制动电机。 相似文献
8.
9.
10.
通过解磁场,电路瞬态和机构运动方程的耦合问题,进行小型断路器电磁脱扣器的动态特性的数值分析,并由此来正确选择电磁脱扣器的线圈匝数与负载特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磁斥力机构的10kV快速真空开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电磁斥力机构场路耦合瞬态动力学特性分析的二维有限元模型.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简化的实验验证模型,并在不同储能电压下对验证模型的放电电流以及满行程时间进行了实际测量,测量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就金属盘、分闸线圈的结构参数以及储能电容的容量对电磁斥力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一般性的设计指导原则.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快速开关的分闸速度,提出了在线圈周围加装导磁材料以及利用脉冲成形网络作为其放电回路的方法,利用仿真模型对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利用12kV-40kA-2500A真空开关管、双向电磁斥力机构以及可倒翻碟簧双稳机构研制了10kV快速真空开关样机,实测其固有分闸时间为0.5ms,满行程时间为1.6ms.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分析。得出电动汽车对其驱动电机的理想要求需同时兼有电动、发电回馈和电磁制动三项功能。选定三相12/8极和二相8/12极两种变磁阻轮毂式电机,预计可以较大地简化电动车辆的机械结构,提高其性价比和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ADINA^[2]和ADINAT^[2]有限元程序对我国某水轮发电机的原制动环和改后制动环做 了11种工况下的温度和工况下的热应力计算,求得了制动过程中两种制动环的温度分布和热 应力分布,给出了制动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表面温度达到最高时所对应的时间,在我国首次为定量分析制动环开裂原因及评价制动环温度和热应力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轮轨黏着状态受车轮和轨道的表面状况、外部环境以及车辆速度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为了保证车辆在高速阶段制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获得最大的黏着利用,防止车轮因打滑而损伤轮轨,控制系统必须提供稳定有效的制动力.为此建立了新的制动气缸压力模型、鼠笼型异步电机模型和90个自由度的动车多刚体模型,采用Oldrich Polach的黏着力计算模型,并加人轨道激扰.开关信号控制气缸的冲排气,直接转矩策略控制电机,改进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判别车轮粘滑状态,滑模控制算法计算最佳制动力.当电机输出的制动力不足时,空气制动加以补充.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方法的防滑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达到了期望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