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付永帅 《陕西水利》2023,(8):185-186+189
为了满足高邮市状元沟流域水利设施的防洪和排涝要求,提高区域的防洪标准,需要对状元沟河道、西部水系和东部水系进行治理。通过采取对状元沟两岸建设堤防、园路;西部水系中佟桥引排河采用框式生态挡墙驳岸、草皮护坡;东部水系疏挖梯形断面河道、卵石、石笼、草皮护坡等措施。项目实施后能有效确保河道行洪以及区域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2.
简述无锡市太湖新城水系现状,从河网水系、防洪除涝、水环境水生态、河道管理四个方面分析现状水系存在的问题。介绍水系总体规划布局,在太湖新城"三纵三横"主干水网格局基础上,蠡河以东太科园区继续完善"三纵七横"之框架性河道,蠡河以西地区则通过进一步强化"三纵一横"次干水网来改善北部区域引排调蓄能力。并对太湖新城水系规划在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生态意识的提高,北京市的河湖水系治理正经历着从单纯水利工程向生态工程转变的历程,根据治理工程经验,归纳了坚持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理、多功能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划留有余地等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四条规划原则;同时结合北京市河湖水系现状情况,提出了水质还清、水源补给、河道蓝线规划、纵横断面规划、护岸规划等河湖水系生态治理工程的五大重点内容,在满足防洪排水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上述五方面工程措施,促进河湖水系的生态治理,实现真正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淮安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发展战略,淮安生态新城成为淮安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淮安生态新城西片区属渠北地区,境内河网密布,周边有京杭运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及二河等流域性河道,区域内有柴米河、大治河、蛇家坝干渠及运南干渠等主要灌排河道。如何立足于整个流域水系,就防洪、排涝及灌溉等方面对西片区水系进行综合规划,打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成为水系  相似文献   

5.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太行山南麓,中心城区位于山前坡地和平原交接地带,城区现有河道存在行洪标准偏低、防洪体系不完善,现有水利工程拦蓄能力低,地表水污染严重、滨河生态环境单调、亲水性弱,文化内涵浅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结合城区水系现状,围绕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紧扣转型示范城市建设需求,以保证城区防洪除涝安全为基础,以焦作市可持续发展和水域水功能保护为目标,以河湖生态环境需水、水生态修复与滨水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全力建设焦作市"防洪排涝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生态水系建设体系"三大体系,在水系规划中,实行河湖综合治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突出强化生态水系建设,最终形成"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映新城,东西湿地保生境,六湖两库塑美景"的城区水系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一方面城市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依赖性和要求愈来愈高;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不断的侵占、排放污染物,使城市水系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城市水系中河道、湖泊、滩地等被占用现象仍十分普遍,水污染状况也日益加重,带来的河道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十分严峻。因此,宣城市城市水系规划在完善水系布局、强化各级河道工程、充分发挥水系防洪排涝功能的同时,也着重考虑和研究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提高城市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对水生态环境现状的科学剖析基础上,通过水环境生态建设方案,以期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和美化环境,充分发挥"水"的生态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太湖新城防洪控制圈形成后,在严格控制运河水不入太湖的调度下,入湖控制站不宜继续采用无锡站。通过对太湖新城地形、高程及水系特征的分析,结合水文站网规划和水利计算分析成果,选择长广溪和碧水河交界的庙桥港站作为太湖新城的水位控制站。  相似文献   

8.
正景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依托响河、周商运河、十字河、仓颉湖、两河口水库等水系联通工程而建,景区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8平方公里,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通过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沿水系拓宽了湖泊水面,新增了河滩湿地,形成"三河四湖一库"的总体格局,以水系串联起森林公园、两河口公园、人民公园、木兰文化公园等四座各具特色的主题公园,河湖  相似文献   

9.
突出量质并重 保障流域供水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综合规划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流域水利面临的形势,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突出量质并重,着力解决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等突出问题。规划提出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布局,加快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供水备用水源体系,保障流域人民饮用水安全;规划坚持治污为先,坚持入河污染物总量与断面水质浓度双控制,加强太湖、太浦河、望虞河等重要河湖水域和省际边界主要水功能区水质浓度控制和监督管理;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布局,加强江河湖水系连通,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规划实施后,可提供更清洁的水源和更充足的水量,满足流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人口持续聚集、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流域供水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军军 《山西水利》2009,25(4):37-38
对柳林县城镇水系综合整治规划与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全面提高城区防洪、除涝能力,实施污水分流,改善水系水质,营造城镇水系景观,最终形成城区“一河”为构架的水系网络。论证了柳林县通过综合整治城镇水系,可以实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