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2019-04-28,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应急管理部召开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座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主持会议并讲话。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国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彦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水利部有关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职责交接情况,部署安排了下一步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张务锋指出,要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要求,与应急管理部做好沟通衔接,加强配合,保障应急救灾物资管理到位。要积极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如应用于粮食仓储领域,实现保管的动态监测;应用于粮食运输领域,实现粮食运输的合理化;应用于粮食装卸搬运领域,实现粮食物流的无缝化连接;应用于粮食配送领域,实现配送的精确化等。同时,认为物联网技术将促进政府的粮食安全保障、粮食企业的供应链协同及农户和消费者的粮食信息获取。另外,通过分析,认为粮食的散货性、低值性、供应链主体的多元性对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的中应用形成一定制约。最后建议,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应与现代粮食物流模式相协调,政府应进行相应的财政支持,在实施过程中,要分步进行,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3.
《粮油食品科技》2020,28(3):139-139
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并于此次应对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王宏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粮食物流发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层面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包括应用于智能可追溯的网络系统、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的多功能粮库系统等。同时,也就粮食产品的特性及其流通形式等特殊性,分析了物联网技术下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有序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广泛深入的应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几年,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尤其在粮食仓储安全方面。本文主要对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如何在粮食仓储安全中得以应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日新月异,隧道安全不容忽视。物联网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从隧道施工人员定位、预警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性,探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总体结构及物联网技术在建设智慧校园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最后对如何使物联网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智慧校园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与各位学者交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关于物联网应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主要是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电网系统物资的多维平面管理,构建立体式的电网系统物资管理信息化结构。希望这些观点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托物联网技术及网络对粮食供应链进行优化,根据"拉式"供应链理论集成现代物流及供应链功能,利用信息技术集成粮食供应链涉及的企业及粮食流通环节,然后基于射频识别技术构建集成化粮食供应链模型及整体架构,依托射频技术提供的大量数据及处理能力进行计算求解,获得精确的预测,在物联网的支撑下研究集成化粮食供应链的管理。研究构建粮食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跟踪、控制及追溯,确保粮食及其加工品的食用安全;依据物联网技术支持下集成化粮食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精确预测,建立粮食供需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基于物联网对粮食供应链进行集成化管理,降低粮食及其加工品物流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及效益。  相似文献   

10.
行业资讯     
《中国食品工业》2023,(1):16-19
<正>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2022年全国粮食收购入库4亿吨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2022年全国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4亿吨左右,与近年来平均水平相当。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1月11日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说,2022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政治责任,在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国内粮食市场保持总体平稳,国家储备实力进一步增强,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及时有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技术在自动化仓库中的应用可以推进自动化仓库的发展。在回顾物联网关键技术和自动化仓库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应用原理,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自动化仓库自动寻址、自动识别、监控系统和物流管理上的应用方法,并列举了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证, 有利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对物联网的概念、技术和层面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现状, 并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系统的构建思路, 从风险监测原则、内容、技术应用和监测标准4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系统的构建、解决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中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在白酒行业的应用刚开始,主要是基于无线传感网的酿酒生产过程自动化应用和基于RFID及二维码的防伪溯源应用。白酒酿造生产过程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包括曲药温度监测、曲房环境控制模型、浓香型白酒发酵窖池温度监测数据模型、粮食储藏环境控制、酒库环境监测。防伪溯源应用主要包括防窜货、防造假、抽奖管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有机食品溯源体系建设中,运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防篡改性、安全开放性等技术特征,针对有机食品溯源安全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整、物联网融合不够以及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结合有机食品溯源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健全有机食品溯源安全体系、完善有机食品溯源信用体系、优化区块链与有机食品物联网融合以及建立统一规范的有机食品溯源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冷链食品的安全管理与预警,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食品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冷链食品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冷链食品的安全监控及预警管理.鉴于该系统的推广还面临许多问题,应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加快RFID及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技术核心,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积极引导行业示范应用,以推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突发猛进,数字化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世界进入一个数据驱动决策的智慧时代。科技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本文从日常粮食供应链安全和应急状态下粮食安全两方面着手,详细阐述了数字化建设在粮食安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对加强日常粮食供应链产、运、储、加、销各环节的多主体信息共享和交互、助力粮食生产的精细化、促进粮食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等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捕捉系统的细节逻辑和随机性,对建立突发事件下的粮食安全的应急管理模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粮食储备能力、优化粮食储备布局,加强粮食监测预警能力、达成粮食动态供需平衡,健全粮食应急保供能力,实现粮食区域协同调度。本研究有助于搭建粮食应急数字化平台,推进粮食应急智慧决策,为信息化时代我国粮食安全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学校餐厅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在食品安全风险预防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一代学校餐厅食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分析了学校餐厅食品安全风险的常见诱因, 结合现有信息化系统在食品安全风险预防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对新一代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 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逻辑结构; 阐述了常见群体性食品安全风险的报警、检测食品加工过程不规范行为的视频分析算法、大批量关键业务数据的自动快速采集等关键技术, 给出了解决上述关键技术的技术路线。展示了系统一期建设的部分功能。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成果目前已投入实际使用,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纺织空调控制系统。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纺织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包括RFID系统、GSM/GPRS无线传输系统、PLC程序、集中监控程序等,并介绍了在企业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明显。认为:行业应尽快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形成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结合物联网技术和Internet技术对蚕桑的种植生产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的方案。以用户层、业务层、数据层的三层体系构建了蚕桑安全追溯系统平台,研究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开发了基于CF射频卡的接口以及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电子标签和移动终端的数据之间的读写,并利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了远程数据查询和网络数据推送,最终实现追溯系统和移动终端无缝对接。为蚕桑生产基地提供了生产安全的监控平台,为蚕农提供了详细的蚕桑履历查询,以确保蚕的存活率和蚕茧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