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确保粮食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结合柘城县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和水资源状况,对柘城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报告编制中,应从建设地点的选择、水利措施建设内容的确定、优化设计等方面综合考虑,使项目区的建设真正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实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4.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粮食作为一种重要商品,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还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因此必须要将粮食安全问题重视起来.为了推动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很多地区都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文章以蒙城县板桥集镇的项目建设为例,首先论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标准,之后分析了高标准农田...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土地流转、机械化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中诸多矛盾的必要手段之一.结合阿克苏地区柯坪灌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项目区内灌溉排水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基础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从而加快项目区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各地农村广泛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通过实例简述了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方法,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水”施策,充分发挥农业工程效益,更好地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水资源平衡分析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才能保证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有效实施。文章通过对项目区进行供、需水平衡分析,科学计算项目区总需水量、农业灌溉供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灌溉需水量、人(畜)用水量,定量分析项目区水资源状况。同时,对项目实施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和处理措施,有效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促进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贾淼 《陕西水利》2016,(5):26-27
本文以凤翔县陈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渠井结合灌区为例,探了讨灌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方法,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江苏里下河地区水循环与生态系统特征,根据里下河腹部地区1961—2018年降水、径流资料,运用累积距平、相关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揭示径流系数多年的演变趋势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径流系数随着降水量丰枯而变化,且与降水量主、次周期基本一致,但年内、年际不...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里下河地区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于2013年4月对里下河地区4个典型浅水湖泊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测定分析相关水质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找出了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湖泊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趋向于单一化,铜锈环棱螺和霍甫水丝蚓是该地区典型湖泊的主要优势物种。冗余分析排序中,排序轴前两轴特征值较大,为0.168和0.115,合计0.283,分别解释了42.6%和31.8%的物种-环境变异,PO3-4-P、Chl-a和DO是对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治淮建设中,江苏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转变治水思路。创新治水实践,积极发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着力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功能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浦东新区农田水利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灌区高标准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升级改造及农田水利设施综合配套建设,通过采用新材料、灌区重新规划及综合配套灌排设施、交通系统、水系整治等措施,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及农田水利设施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冯志祥 《水资源保护》2017,33(5):117-122
在继承全国地下水超采区现有分类分级体系的基础上,从超采区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超采区进一步细分,以完善现有地下水超采区分类体系。提出地下水超采区分类治理模式和适用条件:对地下水超采引发严重地质环境问题并具备替代水源条件的地质灾害型地下水超采区,采用以禁止开采为主导的超采区治理模式;对现状超采型及前期超采型中目前水位仍在下降或虽然趋稳,但仍在预警线之下的地下水超采区,采取以压缩开采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对目前水位已回升至预警线之上的前期超采型地下水超采区,可采用以维持现状开采为主导型的超采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淮河流域纳污能力浅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依据江苏省水功能区的水质保护目标要求 ,对现状水资源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江苏省淮河流域最突出的超标污染指标为CODCr和NH3 N。用小型湖泊、水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和中小河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对江苏省淮河流域部分湖泊和河道的纳污能力、污染物削减量、总量控制目标进行计算分析 ,并提出目标水平年的污染物削减量和污染物的入河控制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2—2018年江苏省沿江地区相关数据分析了长江岸线利用率的变化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研究了可能影响江苏省长江岸线利用率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长江岸线利用率随时间逐渐增大;岸线利用率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6年以前岸线利用率的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2016年以后岸线利用逐渐转化为以提高效率为主;就业人数、工厂数量和内河港口吞吐量是目前影响江苏省长江岸线利用率最主要的因素。通过推进长江岸线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措施,可以更好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岸线利用效率,助力江苏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里下河地区主要水环境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质时空特征分析和污染源识别是里下河地区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2011年里下河37个监测断面的10个水质指标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及GIS软件分析了里下河地区水体污染物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汛期的综合水质要差于非汛期的综合水质,非汛期40.5%的断面水质为Ⅲ类水质断面,汛期70.3%的断面水质为Ⅲ类水质标准;无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东北部的监测点水质劣于西南部的监测点水质,但是西南部的灌溉总渠沿线由于受洪泽湖的影响水质状况最好;汛期关键污染因子为来源于非点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的高锰酸盐、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非汛期为来源于生活、生产污水排放的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锰。  相似文献   

19.
张艺  冯英艳  贾健  鞠大为 《人民长江》2016,46(14):108-112
征地补偿是水利建设工程移民安置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的法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研究解决。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和征收补偿理论,分析了江苏省水利工程征迁移民土地补偿标准,认为补偿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各地标准差异,引起矛盾和冲突;江苏省政策和国家政策不一致,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征用及临时占地的具体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20.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沟渠堵塞,机耕路荒芜,田、水、路、林、村之间协调能力差,易于旱灾,涝灾及台风的影响,对乐甭市近几年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