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花生油中添加路边青多酚提取液,分别考查紫外光、温度、氧化剂和金属离子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以及多酚用量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用紫外灯照射6 h,添加路边青提取液的花生油中的过氧化值比恭加BHT和未添加抗氧化剂的分别小11.45%和15.04%;90℃温度下反应6 h,添加路边青提取液的花生油中的过氧化值比添加BHT和未添加抗氧化剂的分别小4.63%和18.11%;分别用0.1 mol/L KClO3和MnCl2氧化6 h,添加路边青提取液的花生油,其过氧化值比添加BHT的分别小11.75%和16.60%,比未添加抗氧化剂的分剐小23.28%和24.16%.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表明:多酚用量增大,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大,在1~8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胡麻油为原料,通过添加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维生素C和没食子酸丙酯(PG) 3种抗氧化剂,测定油炸后胡麻油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的变化,研究抗氧化剂对胡麻油煎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剂种类及含量对胡麻油煎炸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碘值均有影响.以胡麻油质量为基准,最优抗氧化剂配方为BHA添加量0.015%、维生素C添加量0.009%、PG添加量0.013%,在该条件下测定酸价为(0.40±0.3) mg/g、过氧化值为(20.9±0.7) meq/kg、碘值为(64±1.2) g/100g.添加BHA对胡麻油煎炸后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降低效果要优于添加维生素C和PG.抗氧化剂的添加可以有效缓解胡麻油煎炸过程中油脂的劣变,为生产高品质胡麻油煎炸产品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研究其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向压榨花生油中添加0.001%、0.003%、0.005%的羟基酪醇,并以相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作为对照,采用60 ℃ Schaal烘箱法进行加速氧化实验,以过氧化值、酸价、脂肪酸组成和p-茴香胺值为考察指标,分析羟基酪醇对压榨花生油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在加速氧化31 d后,花生油的过氧化值、酸价和p-茴香胺值分别增加了45.98倍、0.99倍和14.77倍,而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呈现下降趋势。当添加0.005%的羟基酪醇贮藏31 d后,花生油的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分别增加了29.77倍、0.61倍和2.92倍,而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下降趋势变慢,但减缓效果不及叔丁基对苯二酚组。结果表明,羟基酪醇能有效延缓花生油的氧化过程,随着羟基酪醇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虽然其抗氧化能力低于叔丁基对苯二酚,但鉴于羟基酪醇的食用安全性和功能性,其有望作为抗氧化剂用于提高食用油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浓香花生油储存期间的风味稳定性是评价其保质保鲜储存效果的重要指标。实验将浓香花生油分别储存于室外地上油罐和地下室油罐,储期18个月,期间自动检测和记录储油温度,定期取油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及气相-嗅闻仪(GC-O)对油样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和风味嗅闻评价,并对酸价和过氧化值及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地下储存和地上储存对浓香花生油风味稳定性及综合品质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初始浓香花生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类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吡嗪类和醛类是含量最高也是对浓香花生油特征风味有重要影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18个月储存,地下储油和地上储油中吡嗪类物质质量分数从初始的36.42%分别降低至29.08%、16.33%,醛类物质中苯乙醛质量分数从9.23%分别减少至1.29%、0.83%,而作为表征油脂氧化程度的己醛含量分别升高至初始值的2.10、6.40倍,地下储油能明显提高浓香花生油中正面属性挥发性风味成分的保留率、减少负面属性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生成,同时维生素E和甾醇损失率分别降低13.12%和9.06%,储油保质期延长8个月。与...  相似文献   

5.
以冷榨核桃油为对象,研究其精炼前后的各项理化指标,并考察气体成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以及抗氧化剂对冷榨精炼核桃油在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核桃油精炼后各项指标远低于精炼前,均符合国家食用油脂标准。贮藏过程中气体成分、温度、光照和抗氧化剂对冷榨精炼核桃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影响显著(P 0. 05),添加不同金属离子对油脂氧化酸败影响不显著(P 0. 05)。在贮藏温度5℃并添加0. 02%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的条件下可有效延缓精炼核桃油脂品质劣变,贮藏28个月时酸价低于国家标准74%,过氧化值低于国家标准2%。  相似文献   

6.
在一级压榨浓香花生油和三级大豆油中分别添加油质量0. 02%的叔丁基对二苯酚(TBHQ)(纯度≥99. 0%)、茶多酚(纯度≥95. 0%)、迷迭香提取物(鼠尾草酸含量≥20. 0%)、维生素E(纯度≥90. 0%)等抗氧化剂,采用Schaal烘箱法加速油脂氧化,以过氧化值、酸价、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对一级压榨浓香花生油和三级大豆油氧化稳定性及预测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以过氧化值达到相应国标限量(一级压榨花生油6. 0 mmol/kg、三级大豆油9. 85 mmol/kg)作为评价指标,空白花生油及添加TBHQ、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的花生油预测货架期分别为55. 7、229. 3、161. 6、161. 0、56. 5 d,对应大豆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144、408、112、152、108. 8 d;在预测货架期内,5种花生油中甾醇和维生素E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不超过3%和12%,5种大豆油中甾醇和维生素E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不超过4%和11%。4种抗氧化剂在浓香花生油中的抗氧化效果为TBHQ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在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效果为TBHQ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E。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化学抗氧化剂BHA+BHT和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鼠尾草酸及熊果酸+齐墩果酸添加至花生油中,经过20天高温加速氧化实验,测定花生油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和酮类物质生成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脂肪酸组成及非皂化物组成变化等指标,考察抗氧化剂对花生油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油样过氧化值和共轭二烯值的增长幅度大小顺序:无添加﹥熊果酸+齐墩果酸﹥BHA+BHT﹥鼠尾草酸,鼠尾草酸抑制花生油中过氧化物和共轭二烯类物质生成的效果最显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幅度大小排序:无添加﹥熊果酸+齐墩果酸﹥BHA+BHT﹥鼠尾草酸,鼠尾草酸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最明显;花生油中8种非皂化物成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天高温贮藏阶段并没有明显被消耗;油样DPPH自由基清除率下降幅度大小顺序:无添加﹥熊果酸+齐墩果酸﹥BHA+BHT﹥鼠尾草酸,鼠尾草酸减缓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下降速率最显著;油样ABTS自由基清除率下降幅度大小顺序:熊果酸+齐墩果酸﹥无添加﹥BHA+BHT﹥鼠尾草酸,鼠尾草酸减缓ABTS自由基清除率下降的速率最有效。综上可知迷迭香提取物鼠尾草酸对保持花生油抗氧化性的能力显著优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A+BHT,而迷迭香提取物熊果酸+齐墩果酸抗氧化效果略逊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该研究可为迷迭香抗氧化剂在花生油及其它油脂产品生产中的推广运用奠定基础,为企业研究植物油新型抗氧化剂、实现迷迭香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玉兰 《中国油脂》2021,46(11):139-144
为了研究地下储油的可行性,将大豆油分别置于室外地上和地下室的钢制油罐(单罐容量200 kg)中储存,地上储油分别采用常规储存、添加抗氧化剂TBHQ储存、充氮储存,地下储油采用自然低温储存,储期24个月,期间自动检测和记录储油温度,每月取样检测大豆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维生素E含量和甾醇含量,分析不同储油条件对大豆油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地上储油的全年周均温度为19.5 ℃,最高温度接近40 ℃,最低温度接近0 ℃,夏季(6—9月)月均温度为33 ℃,冬季(12月至次年3月)月均温度接近10 ℃;地下储油的全年周均温度为16.8 ℃,常年日均温度在12~21 ℃之间。经24个月储存,4种储油的酸值均未超出国标限量,但地上常规储油的酸值升幅明显高于其他3种储油,其过氧化值在7个月时已超标,地下储油和地上添加TBHQ储油的过氧化值至24个月也未超标,充氮储油的过氧化值在17个月时开始超标,地下储油的保质期比地上常规储油延长了17个月。随储存时间延长4种储油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均持续降低,但与地上常规储油相比,地下储油中维生素E、甾醇损失率分别下降19.36、8.57个百分点。与地上储油相比,地下储油依赖于自然的恒定低温和避光条件,在不添加抗氧化剂和不充氮的条件下可实现对大豆油的保质保鲜储存,是一种绿色安全和优势明显的储油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复配抗氧化剂在广式腊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肉制品常用的抗氧化剂对广式腊肠贮藏过程中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抗氧化剂对广式腊肠的过氧化值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其酸价的影响作用则不一,其中复配抗氧化剂的酸价抑制效果最佳,可有效延长广式腊肠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山核桃内果皮提取物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在70℃条件下添加了山核桃内果皮提取物的花生油和菜籽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趋势,并与BHA和TBHQ的抗油脂氧化效果进行比较,计算出添加不同含量的提取物以及BHA、TBHQ的花生油和菜籽油的货架寿命。结果表明,山核桃内果皮提取物能有效降低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的上升,延长食用油的货架期,且抑制效果和提取物的添加量有关,添加量越大,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不同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次数为因素,以未添加抗氧化剂的菜籽油作为对照,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酸价,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研究TBHQ对菜籽油热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140、160、180、200、220℃下对菜籽油加热0. 5 h时,添加TBHQ可显著降低其过氧化值(P=0. 011 8),但对酸价没有显著影响;在180℃下对菜籽油分别加热0. 5、1、1. 5、2、2. 5 h时,添加TBHQ可极显著降低其过氧化值(P=0. 003 6),但对酸价没有显著影响; 200℃下对菜籽油反复加热2~3次,每次加热0. 5 h,未添加TBHQ菜籽油过氧化值已经超过国标一级菜籽油限值,而添加TBHQ菜籽油过氧化值合格。在试验条件下,添加TBHQ对菜籽油感官品质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草鱼为原料,在腌制和油炸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食品抗氧化剂TBHQ,研究其对产品香酥鱼过氧化值和酸价含量的影响,确定香酥鱼抗氧化处理最佳措施。结果表明,添加TBHQ处理可大大降低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长速率及含量;在油炸过程中添加TBHQ效果要比腌制过程中添加TBHQ要好;提高TBHQ处理浓度,有降低过氧化值和酸价趋势。综合考虑,采用在油炸油中添加0.01%TBHQ,经过210d后,过氧化值≤0.12g/100g,酸价≤1.73mg/g,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60℃低温压榨花生油为原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加热时间处理,以酸价、皂化值、过氧化值、碘值、脂肪酸等为测定指标,探讨和研究了温度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在加热温度为60℃~120℃条件下加热不同时间,花生油酸价、皂化值、过氧化值、碘值虽都呈上升趋势,但均在国家压榨花生油标准要求范围内,其中70℃温度下花生油的各项品质指标变化较小;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在120℃以下的高温条件下不受影响。此研究认为冷榨花生油的生产温度可以提高到70℃,从而在确保油脂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出油率。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氧化剂协同效应对花生油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值(POV)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TBHQ、BHA、BHT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花生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一抗氧化剂的,柠檬酸对抗氧化剂有协同增效作用,花生油中添加0.015%TBHQ、0.005%BHT和0.01%柠檬酸抗氧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油炸类调理肉制品炸制用油易氧化变质的问题,采用响应曲面设计研究了BHT、VE、TBHQ三种抗氧化剂对炸制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并对添加比例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三种抗氧化剂都能够显著降低炸制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p〈0.05),VE与TBHQ对酸价和过氧化值表现出交互影响作用(p〈0.05),VE与BHT对油脂酸价也具有交互影响作用(p〈O.05);添加浓度较低时,抗氧化剂的作用相互加强,而添加浓度较高时,其作用相互抵消;得到了BHT、VE和TBHQ对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影响的响应曲面回归方程。抗氧化剂添加比例的优化结果显示,BHT:VE:TBHQ配比为61.98:126.09:195.02时,炸制用油的酸价最低;配比为35.24:195.05:171.86时,过氧化值最低;配比为51.75:168.49:195.17时,酸价和过氧化值同时达到最低值,此时炸制用油的酸价为1.09,过氧化值为0.59,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7.81%和90.15%。  相似文献   

16.
薏苡仁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以酸价和过氧化值为指标对不同温度、光线、空气和抗氧化剂存放条件下的薏苡仁油进行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光线和空气均可加速薏苡仁油的氧化,其中温度对薏苡仁油的氧化影响最大;添加抗氧化剂可明显提高薏苡仁油的稳定性,其抗氧化效果VE 强于TBHQ。  相似文献   

17.
以紫外线辐照花生油为研究对象,对其贮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1、酸价、过氧化值、碘值和折光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不同温度下紫外线辐照花生油的氧化动力学进行研究,推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花生油货架期,探究紫外线辐照花生油贮藏性能。结果显示,紫外线辐照对花生油贮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1、酸价、过氧化值和碘值均有影响,对折光指数没有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试验组和对照组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均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趋势;酸价呈上升趋势,过氧化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经过紫外线辐照的花生油递增的幅度更大;碘值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贮藏过程中花生油的折光指数均没有变化。对不同温度下试验组和对照组花生油的过氧化值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氧化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氧化动力学模型对货架期进行预测,紫外线辐照花生油在30℃下的货架期是194 d,对照组花生油在30℃下的货架期是364 d,经过紫外线辐照的花生油货架期明显比对照组花生油的货架期短,说明经过紫外线辐照的花生油的贮藏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探究不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花生油产生自由基的总量和种类不断增多。通过测定花生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2-硫代巴比妥酸值,得出TBHQ、BHA、茶多酚和MRPs对花生油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MRPs对花生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添加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Schaal 烘箱加速氧化法对比研究4种抗氧化剂及其浓度对油茶籽毛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油脂氧化稳定性分析仪测定4种抗氧化剂及其浓度对油样的氧化诱导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添加最佳抗氧化剂的油茶籽毛油与空白组(油茶籽毛油)及市售油茶籽油作对比,进行高温连续加热实验并测定油样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结果表明, 0.2 g/kg添加量的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氧化效果最佳,诱导期最长,为22.76h, 0.2 g/kg添加量的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效果次之,诱导期为15.65 h,但从抗氧化剂的安全性考虑,最终选择茶多酚棕榈酸酯为最佳抗氧化剂。高温连续加热的结果表明, 0.2 g/kg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添加可有效提高水酶法制备的油茶籽毛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模拟食用植物油储存过程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温度即常温储存(25℃)、夏季高温储存(45℃)、低温库储存(15℃)分别对浓香菜籽油进行储存,并在45℃和25℃各增加1个添加TBHQ浓香菜籽油样的储存,对储油定期取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对其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对油样酸价和过氧化值及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不同储油温度及添加TBHQ对浓香菜籽油风味保鲜和质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浓香菜籽油中初始挥发性成分总量为8439.75μg/kg,其中赋予菜籽油独特风味的硫苷降解产物的含量为3559.35 μg/kg,在相同储期(112d)内随温度升高(15℃、25℃、45℃)硫苷降解产物含量分别降低至3262.50、2141.46、1660.59 μg/kg,同时醛类物质含量从初始的893.15μg/kg分别升高至2441.07、2690.49、4185.69μg/kg,低温储存对浓香菜籽油中有益风味物质的保留和不良风味物质的抑制都有明显作用。在浓香菜籽油中添加TBHQ,在相同储期(112d)内随温度升高(25℃、45℃)其中挥发性成分总量大幅升高,这缘于TBHQ分解产物-醌类物质的形成,为此虽然硫苷降解产物含量(分别为2301.73、1784.75μg/kg)比空白浓香菜籽油中含量高,但在挥发性成分总量中所占比例则从初始的42.17%分别降低至16.71%和12.78%,而同期空白浓香菜籽油中硫苷降解产物的占比分别为27.51%、16.63%,最终醌类物质成为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致使浓香菜籽油的特性辛辣香味明显减弱和不良风味产生。添加TBHQ和低温储存对抑制浓香菜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及减少维生素E和甾醇损失均有一定作用,但低温储油对浓香菜籽油风味保鲜和质量保鲜的作用显著优于添加TBHQ储油,是值得推广应用的绿色生态储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