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由来已久,内容丰富,蕴涵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食品行业从原料到餐桌的各个环节皆与之息息相关。因此生物化学课程在食品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食品专业学生今后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笔者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一、理论课程系列 1.两阶段课程体系 经过二年多的国内外化学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从改革课程内容着手,提出了一个以物理化学为枢纽的两阶段化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第一阶段:以化学原理(基础物理化学)为基础的现代基础化学教育,设置现代基础化学、元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概念等课程;第二阶段: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与专业课程相衔接的工程化学教育,设置物理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相平衡分离与计算、电极过程原理与应用、材料热力学、量子化学、传递动力学等课程。 以物理化学为枢纽是由于物理化学既是化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化学科学各分支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化学、材料化学、能源化学等)的公共理论基础。同时它还是工科,尤其是化工、冶金、轻工等各专业必备的化学理论基础。物理化学作为枢纽在两个阶段中分别由一年级的“化学原理”和二、三年级的“物理化学”课程承担,它们之间有分工,有联系,由浅入深,从定性为主到定量为主,有步骤地拓展现代化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冰 《广东化工》2010,37(10):171-173
选取生物学与化学交叉而产生的一个边缘学科——生物化学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化学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求证其考试成绩与性别、班别、生源、高考X科目及题型的相关性,了解交叉学科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索交叉学科课程教学实践规律,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课程建设调研的目的中国矿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是依托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等几个重点学科建立的,具有生物化工和生物化学等学科优势的生命工程类专业,我们按照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合适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专业建设中,就依托我校化工优势学科,构建具有特色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实践。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  相似文献   

5.
吕雅娟  李变花 《广州化工》2010,38(12):291-291,305
化学作为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生物化学、免疫学、药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化学课程的专业特点和医学院校的教学现状,从教师定位、教学手段、教学思路等方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化学课程是我校工科部分专业(如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的主要学科基础课,同时也与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相关,不断改革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和各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本文是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改进进行了探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变玲  张儒 《广州化工》2022,(14):294-296
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为出发点,挖掘生物化学课程的发展历史、生物化学家的故事、生物化学与生活、生物化学故事和生物化学实验等方面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合理的设计与有机整合,以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为契机实现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全方位思政育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万浩  梁建东 《广东化工》2022,(10):235-236+232
课程思政作为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发酵工程课程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本文以发酵工程绪论为例,通过思政元素的挖掘,以期为今后发酵工程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强化引领作用,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化学》是生物、医学、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当下,为全面落实高校课程思政育人计划,以及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新标准,提升专业课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推动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理念教育有机结合,提出思政元素"三融合"和考核机制"三评价"创新模式,以期为思政元素加入生物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进而为高等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汪谢  武琳 《广州化工》2022,(2):158-159
以安庆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建设为例,从材料化学专业的主要任务和当前地方经济的需求出发,对材料化学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特色作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材料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通过对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介绍,进一步阐述了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希望能引起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功能性食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的体会。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业的可能性,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展示,以及将食用者的体会和访问相关企业的录像或录音以加深认识,开设本课程的个人微信公众平台以补充相应的资料和便于课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紧扣教学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其成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较高实践技能的各类一线人才。要达到此目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注重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重视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3.
选择我校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临床专业16班作为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对象,经过实践研究,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课程内容多,学时紧张,学生自身素质的差距,知识系统性不强等因素使PBL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展开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强化实验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高扬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51-53,59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类及相近学科学生的必修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树立工程观念,根据化工原理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多、设备少的特点,本文提出拓展实验课的时间和空间,采用介入法教学模式,注重抓好实验中的预习特别是现场预习和解析实验内容细化实验操作过程这两个环节;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动态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学中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动态成长规律,协调了教与学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6.
安庆锋  李红 《广州化工》2022,50(3):123-125
物理化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容多、公式多、公式的使用条件严格,尤其是热力学部分,初学者很难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对公式不能灵活应用。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本文以体积功的计算为例,讨论了模块教学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重要知识点作为主线,讨论在不同情况下体积功的计算,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药物分析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药学类专业基础课。针对我校《药物分析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分析了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型教学在《药物分析学》教学实践中的内容选择、思路设计及方案实施。教学实践证明,研究型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强  任庆云 《广州化工》2012,(3):144-145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高效率的教学方法。通过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环节是对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将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本文探讨了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中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法和法律诊所教学都起源于美国,且为各国法学教育吸收采纳。本文在回顾这两种教学方式起源、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案例教学法和法律诊所教学的联系和区别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