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井间最近距离的表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井间最近距离的描述与计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防碰、中靶、轨迹监测与控制,以及对实钻轨迹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阐述邻井间最近距离的计算原理、扫描图的绘制方法,并将球面坐标形式的最近距离扫描图分解为以2个极坐标形式表示的平面图,从而实现了视图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还用实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邻井间最近距离扫描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钻井轨道设计、井间防碰计算、实钻轨迹监控等问题中,邻井之间的最近距离计算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最近距离扫描算法使用迭代法来计算最近距离点,计算量较大,迭代算法的收敛性对扫描算法的整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推导了点到线段和圆弧最近距离点的解析计算公式,使用该公式替换常规扫描算法中的迭代计算过程,得到了一个快速扫描算法,该算法的总计算量一般比常规算法低一个数量级,并且有非常好的收敛性能。该快速扫描算法只适用于井段曲线为直线段和圆弧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邻井间最近距离的表述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邻井间最近距离的描述与计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防碰、中靶、轨迹监测与控制,以及对实钻轨迹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阐述邻井间最近距离的计算原理、扫描图的绘制方法,并将球面坐标形式的最近距离扫描图分解为以2个极坐标形式表示的平面图,从而实现了视图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还用实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邻井定向分离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丛式井和加密井设计间距的不断减小,仅利用邻井距离扫描计算和传统分离系数监测邻井距离已不能满足现场需求。定向分离系数不仅将井眼轨迹误差分析与邻井距离扫描计算结合在一起,而且考虑了参考点和比较点误差椭球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传统分离系数相比,其可以更精确地反映邻井的交碰概率,为邻井防碰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以更好地满足现场需求。对比了传统分离系数和定向分离系数的区别;利用空间解析几何方法实现了法面距离扫描、最近距离扫描及水平距离扫描定向分离系数的计算,一般把最近距离扫描定向分离系数作为邻井防碰的依据。实例计算分析表明,在以定向井、大位移井为主要构成的丛式井中,传统分离系数的计算结果比定向分离系数小得多;定向分离系数在丛式井和加密井的设计和钻井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CB油田多目标,小靶区,大斜度定向井的特点,从定向井剖面类型,造斜点的选择,方位前然的确定,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防碰绕障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工艺要求入手,详细描述其操作要领和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6.
丛式井和救险井井眼轨迹相互位置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井眼轨迹计算是丛式井和救险井必需要进行的工作之一。丛式井要求井眼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井眼相碰;救险井则要求两井连通井段间距尽可能小,最好相碰。本文介绍在丛式井和救险井井眼轨迹上任意测点的井距计算方法,以算出该测点与周围邻井在水平面上及法平面上的井距;通过误差分析计算该测点在一定概率下的空间分布情况,求出其误差椭圆(球),并与邻井同一深度误差椭圆(球)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对位置;通过安全圆柱法对正钻井规定一个以井口为中心有一定半径的弯曲圆柱安全范围。本文方法可在任意测点计算邻井侵入这个安全圆柱的情况。随着计算点的增多,连续每个测点的侵入点,形成各个邻井对正钻井的侵入线。以上三项计算可为丛式井中的井眼防碰和救险并与喷井的连通提供可靠的设计及施工依据。  相似文献   

7.
古平1井设计井眼与实钻井眼井下钻具的摩阻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平井钻井施工中,大斜度段(50°~80°)和水平段钻进时的机械钻速低及采用井下动力钻具进行调整工具面角困难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井下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摩阻.文中采用国际通用的WellPlan软件对大庆油田的一口探井水平井-古平1井的设计井眼轨迹和实钻井眼轨迹参数,针对不同的井深,不同的钻具组合进行了相应的摩阻力计算,从而摸索出井下钻具组合的摩阻力变化规律,对古平1井及今后水平井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辽河油田首次施工的15口海油陆采丛式大位移井的情况,分析了其施工技术难点,重点介绍了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导向钻井技术、PDC钻头、无线随钻MWD、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大位移井清岩携砂井眼净化技术、摩阻与扭矩的随钻监测技术等。15口大位移井井身质量、固井合格率均为100%,无事故及复杂情况,共节省钻井时间355d,节约费用860万元。该项技术对开发浅海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丛式井邻井井眼防碰问题,对邻井随钻电磁测距防碰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了解邻井随钻电磁测距防碰工具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磁源看作磁偶极子,利用磁偶极子法分析了磁源周围磁场的分布规律,建立了邻井套管磁化磁场计算模型和探管处磁感应强度计算模型,确立了丛式井邻井随钻电磁测距防碰计算方法,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探管内磁源间距、磁源磁矩和套管相对磁导率等参数对探管处磁感应强度的影响。探管处磁感应强度与磁源间距、磁源磁矩、套管相对磁导率和直径等参数呈正相关,合理设计工具的关键参数,可以增强探管处的磁感应强度,提高工具测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邻井随钻电磁测距防碰工具应用确立的邻井随钻电磁测距防碰计算方法,实时测量计算正钻井与邻井的间距和方位,基本可以满足丛式井导向钻井工程需求,这对丛式井邻井随钻电磁防碰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定向井二次修正的三维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志明 《钻采工艺》1998,21(3):10-14
本文给出一套含有井斜变化率、方位变化率、段长、狗腿度等未知数的井眼轨迹三维设计与计算方法,设计精度有一定提高,设计曲线更接近实钻轨迹,现已完成初步的计算机软件。经实际检验,能够满足现场管理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P26-10井和P28-10井钻井施工进行分析,讨论了H-C地区钻井技术难点和应采取的措施,同时指出了现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定向井井身剖面的选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起下钻摩擦阻力的分析,对目前较先进的几种井身剖面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井身剖面——逆悬链线剖面。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剖面可以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井身剖面应用于定向井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导出了井态悬链线方程,澄清了有关井态悬链线的某些疑惑,并为井态悬链线的设计计算提供了一个直接准确的新方法。作者认为,从多角度看,悬链线与其它类型的井身曲线相比有较大的局限性,但给予悬链线的某些评论也值得商榷;不同曲线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组合曲线具有组合的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圆弧线、椭圆线、抛物线、悬链线等的适当组合,都可作为定向井的优选线型。此外,还对定向井起钻净摩擦力及拉力的有关计算公式作了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15.
定向井钻井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土地资源,合理规避环境风险和各类障碍,增加泄油面积,提升钻井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对定向井井眼轨迹的设计原则和类型选取进行了介绍,以吴起油田为例,对其施工过程中轨迹偏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钻井提速办法,以确保定向井施工质量的安全,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斜直井的漂移轨道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斜直井方位漂移轨道的数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其设计结果不仅可以给出井口处的方位超前角,而且可以得到方位漂移轨道上各点诸参数的设计值。研究表明,方位漂移率对各参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设计实例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定向井预测井眼防碰扫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计算井眼轨道的曲线结构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刘修善  石在虹 《石油学报》1994,15(3):126-133
井眼轨道计算是钻井工程的项基础件工作.本文应用曲线论原理,提出了计算井眼轨道的新方法-曲线结构法.这种方法有益于了解井眼轨道上某点附近的基本形态和变化趋势,对于钻井工程的实际应用来说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 C B 油田多目标、小靶区、大斜度定向井的特点,从定向井剖面类型、造斜点的选择、方位提前角的确定、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防碰绕障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工艺要求入手,详细描述其操作要领和施工步骤。认为:确定合适方位提前角是方位控制的关键;而双增双稳剖面定向井,控制好第一稳斜段井斜变化和第二增斜段钻进前调整方位,对准确命中多目标、小靶区很重要;钻头处使用外径215 双母螺旋稳定器的增斜钻具组合,可明显提高增斜率;简化钻具组合,减少钻铤数量,增加加重钻杆数量,使用螺旋钻铤并在钻井液中加足润滑剂,可减少摩阻及扭矩。该工艺技术对其他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定向钻井技术已是一项成熟的钻井工艺技术,河南油田在新疆焉耆盆地开展了新区定向井和丛式井钻井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训。本文总结出了焉耆盆地定向井丛式井井眼轨迹规律,讨论了定向井井身剖面的设计和优选,综述了各种底部钻具组合及钻井参数对井眼轨迹的影响,获得了对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推广应用的新认识,并提出了对今后开展定向钻井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