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IPv4地址的加速消耗,IPv4网络和业务向IPv6过渡已经势成必然,但在向IPv6演进的过程中,存在IPv6内容源缺乏,IPv4/IPv6互通困难,网络设备对IPv6支持程度参差不齐等各种问题。电信运营商必须结合自身网络和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过渡技术和策略,平滑地向IPv6演进。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各种IPv6过渡技术,然后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分析对比网络和业务向IPv6演进的各种策略,并指出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IPv6将解决制约我国通信业发展的瓶颈,推动我国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的步伐。但是,发展IPv6是一个演进过程,IPv4和IPv6将长期共存。首先提出我国发展IPv6可从网络边缘介入的基本策略,并描绘了发展IPv6分3阶段实施的整体目标。在分析从IPv4向IPv6演进的技术选项后,给出了我国发展IPv6的基础思路。  相似文献   

3.
IPv4向IPv6演进的技术及应用场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烨  潘崇道 《移动通信》2010,34(18):78-82
文章从IPv6的技术优势出发,对IPv6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描述;在此基础上对IPv4向IPv6演进的三类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其作了对比;最后对IPv4向IPv6演进的业务场景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相应业务场景下的演进技术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子木  傅怡琦  潘丽 《通信学报》2014,35(Z1):16-86
分析了校园有线网和无线网大规模IPv4/IPv6演进环境下的基本地址管理需求,对IPv6地址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适用于这种大规模演进环境的地址管理服务关键运行技术进行了探索性讨论。最后通过实际部署案例,给出了地址管理服务在大规模IPv4/IPv6双栈演进环境中的具体应用,为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有线网和无线网统一地址管理和演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IPv6是互联网向未来网络演进的必然选择,分析了IPv6在部署过程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指出了IPv6在部署后仍需在多个方面进行的技术演进和相关进展,以及IPv6与未来网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IPv4公有地址耗尽的背景,从运营商IP城域网现状出发,聚焦运营商向IPv6演进的关注点,并对IP城域网向IPv6演进的主流方案进行了说明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IP城域网向IPv6迁移路线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不同架构IP城域网的演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IPv6技术及其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IPv6技术的特点,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对IPv6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移动互联网向IPv6演进的目标结构,以及各演进阶段引入IPv6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兴通讯技术》2022,(1):57-61
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互联网协议第4版/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4/IPv6)双栈运行阶段,未来如何向IPv6单栈网络演进是新的技术和产业挑战。结合中国的最新政策要求,在分析已有IPv6单栈过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大规模网络的多域纯IPv6网络的总体框架、演进路线和相关方案,并给出发展IPv6单栈网络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自2010年起在8省开展了IMS的试点工作,验证了IMS商用成熟度,提出了“IMS基本具备正式商用条件”的试点结论;但是前期部署的IMS网络以支持IPv4为主,随着IPv6在网络中的逐步引进,如何实现IMS核心网络由IPv4向IPv6的演进成为网络发展中必须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根据IMS商用推进情况,以及IMS向IPv6演进的具体要求,对IMS整体网络向IPv6演进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的演进步骤,为后续的网络演进及基于IMS的下一代核心网的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营商互联网IPv6网络技术演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智峰 《移动通信》2010,34(9):39-43
文章探讨了下一代互联网IPv6选择的必然性,简要介绍了互联网IPv6化的网络技术方案及演进步骤。同时,结合国内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支撑的网络设备基本情况,介绍了各运营商的一些演进思路和做法。最后,指出总结IPv6研究和实践的技术成果是高效、低成本地实现全互联网IPv6化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1.
虽然IPv6较IPv4有诸多优势.但是如果IPv6支持的应用仅仅是IPv4网络上的那些应用.那么向IPv6过渡的动力将会很小。实际上.除了支持IPv4上的应用之外.IPv6非常适合于拥有巨大数量各种细小设备的网络而不是由价格昂贵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这些简单设备不仅仅是手机和呼机.还可以是RFID、家庭网络、网络视频监控,等等。探讨了目前可以预见的IPv6特色应用,如IPv6与RFID,IPv6与家庭网络、IPv6与三重服务、IPv6与移动、IPv6与VoIP、IPv6与WiFi和WiMax、IPv6与信息家电、IPv6与P2P游戏等。  相似文献   

12.
电信IPv6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研究和建设的开展,电信IPv4向IPv6网络迁移的进程日益加快,IPv6网络安全问题随之提上日程。本文结合IPv6协议安全特性,分析了电信IPv6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信IPv6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环节和要素,提出了电信IPv6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NAT-PT技术的IPv4/IPv6转换网关部署在IPv4/IPv6网络边缘,用于两网互通.对转换网关提供网络管理功能对保障两网互通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网关所在网络业务流量的复杂性和其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架构对网络管理的实现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转换网关SNMP代理的设计方案,定义了NAT-PT MIB,实现了网络处理器环境下分布式MIB的采集并提供了对IPv4/IPv6两网内进行网络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陈艳格  马慧 《电视技术》2011,35(19):86-88,92
结合NAT-PT和IVI技术实现了纯IPv4网络和纯IPv6网络的互通,同时为了实现IPv4/IPv6混合网络与IPv6网络间快速通信,提出了一种BRT立体交叉网系统模式。该模式在IPv6网络和双栈网络间搭建高架BRT快速IPv6通道,使IPv6通过BRT高架专用IPv6通道进行通信。实现了在实验网络中混合网络和IPv6网络快速通信,解决了由于IPv6在双栈网络中占用IPv4的通信通道,增加网络负担,影响网络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5.
IPv6网络和IPv4网络并存是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这种情况下,实现连接在IPv4网络上的终端和连接在IPv6,网络上的终端之问通信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事情,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详细讨论了通过NAT—PT实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连的机制,和连接在IPv4网络上的终端和连接在IPv6网络上的终端之间的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运营商IPv6演进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IPv4向IPv6演进的顺序来看,必然是网络要先行。当网络具备IPv6能力之后,内容提供商才会提供基于IPv6的业务,用户才会使用IPv6接入网络。对运营商来说,在IPv6还没有大量普及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现网设备的软件平滑升级,开启IPv4/IPv6双栈,在保持对现有IPv4用户和业务最佳兼容的同时提供IPv6接入能力。  相似文献   

17.
IPv6校园网架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IPv6(网际协议版本6)校园网部署方案多为初期阶段的研究问题,文章对IPv4(网际协议版本4)校园网过渡到纯IPv6校园网的各个阶段的架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研究IPv6的基本服务,探讨了以IPv4为主流的IPv6校园网、IPv6/IPv4校园网共存期和纯IPv6校园网等各个阶段可能的校园网架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由于IPv4地址的短缺,未来网络将向下一代IPv6网络过渡,并且由于IPv4与IPv6的差异,使得这两个网络之间无法互相通信。为在过渡期间,用户能够同时享受IPv4与IPv6两个网络的服务,运营商必须使用IPv4/IPv6网络过渡技术,以达到平滑过渡的目的。文章讨论在教育网中如何通过IPv4/IPv6协议转换技术使IDC机房从IPv4网络平滑过渡到IPv6网络的一个通信场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双栈技术的校园网络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萱  侯国平  张维理 《通信技术》2009,42(10):102-104
随着IPv6技术的不断深入,IPv4/IPv6网络设计与部署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根据目前主流网络技术及应用环境,提出基于双栈技术的IPv6校园网的设计及接入方案,并设计了一种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有效保障校园网络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接入网演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IPv4地址资源的逐渐枯竭,如何引入IPv6是电信运营商非常关注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IPv6的引入对接入网的影响以及接入网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IPv6对接入网的影响和要求;然后结合现有接入网的设备现状,提出了接入网支持IPv6业务的2个主流方式:透传方式和IPv6感知方式;最后,提出了电信运营商接入网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