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机内自栓与测试是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高速脉冲信号源是采集系统自检与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脉冲信号源的设计实例,它采用Altera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F10K10及MAX+PLUSⅡ开发系统实现。由于采用该器件,简化了电路设计,减小了设备体积,同时也使设备的可靠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的高速脉冲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机内自检与测试是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高速脉冲信号源是采集系统自检与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脉冲信号源的设计实例,它采用Altera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F10K10及MAX PLUSⅡ开发系统实现。由于采用该器件,简化了电路设计,减小了设备体积,同时也使设备的可靠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线性脉宽调制信号技术,采用CSMA/CA 和 TDMA相结合的协议,根据噪声、干扰和多径等动态调整传输速率和帧长,以确保最优化的吞吐量和准确可靠的定位信息,并具有强抗干扰性,大覆盖距离。在基站和终端设计并采用了双边双路对称测距算法,以提高测距精度。设计了实验系统,结果表明一维测距精度可以稳定在1米,应用于矿井下的巷道内传输距离可以达到60米,具备一定的超视距能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基于脉冲测距技术的距离传感器,结合贵阳烟厂制丝线,阐述了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电子技术应用》2016,(2):28-31
由于地空无线信道的多径特性的影响,采用脉冲测距原理的机载脉冲测距系统的精度受到较大影响。在对机载脉冲测距设备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径干扰对脉冲测距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为不利的多径形态,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针对多径消除的基于第一脉冲延迟译码的解决方案,并予以了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PIC12C508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PIC12C508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进行了测距实验和数据分析。该系统可以用在汽车倒车雷达,机器人控制等自动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高速成像中自然照明不足、低幅率相机拍摄图像模糊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亮度阵列式脉冲光源,该脉冲光源具有窄脉宽、高频率、照度均匀等优点,系统以大功率、高亮度白光LED为光源,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完成了脉冲光源驱动、精确时序控制、报警和显示等电路模块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脉冲光源最大光通量可达36 000 lm,脉冲宽度为1μs,可有效解决高速目标成像模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无线通讯信号和射频识别应答器来实现无线测距的系统,简单灵活,能方便的在手持设备上实现,测距精度和距离有很高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多径衰落和接收机系统噪声是影响脉冲超宽带(IR-uwB)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在能量检测过程中,能否在干扰下准确估计IR-uwB信号的首径到达时间(TOA),是开展IR-UWB测距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为提高测距精度,提出一种IR-UWB测距的门限选掸算法.首先建立接收机输出信号统计特性与UWB信道衰减特性的关系式,使用全概率公式推导出TOA估计均方误差(MSE)闭合表达式,给出估计误差与多径衰减系数以及信噪比(SNR)等系统参数的严密数学表达,以最小均方误差为性能指标的门限选择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提高IR-UWB测距的性能,使测距精度达到30cm,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门限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利用SPB系列PLC的高速脉冲指令来控制伺服驱动,实现加热炉台车精确定位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大尺度空间内实现更高的测距精度,把激光测距转化为通过测量微波频率测距,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振荡器原理的高精度测距方法。该方法利用光电振荡器产生的低相位噪声、稳定、频谱干净的微波信号,把被测距离作为谐振腔的一部分加入到反馈回路中形成震荡,将长度信息转化为频率信息,利用基频的N次谐波进行测量,将测量误差大大降低,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10μm的分辨力。本文讨论了制约其稳定和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只是对系统进行简单的滤波,即简单地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这样难免会出现传感器误测的情况,导致最终的测量误差很大,引发误判.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传统的超声波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基于SSAL算法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经SSAL算法对返回的信号进行处理,大大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从而得到精确的返回数值,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高速网络带宽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乐晓  张延园  赵晓楠 《计算机工程》2010,36(15):103-104,107
针对单个低速节点的网卡吞吐量无法提供被测链路所需带宽的问题,基于TCP协议,通过多节点并行生成网络流量方式向被测系统输出高带宽负载,从而对被测链路进行带宽测量。实验验证了该并行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分析得到TCP协议中影响被测链路带宽的主要因素为TCP窗口大小与缓冲区大小。  相似文献   

14.
用户偏好及评价准则不一致导致不同用户对同一服务的评分不可比较,基于评价准则一致性假定的信誉机制不能保证不同服务信誉间具有可比较性,从而用户利用这种信誉进行服务选择时会产生不客观的结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Kendall tau距离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距离指标以衡量2个评分向量之间的一致性,然后将在线服务信誉度量建模为寻找一个与用户〖CD*2〗服务评分矩阵距离最小的信誉向量的最优化问题,最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来求解该优化问题,将得到的信誉向量作为服务信誉.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偏好,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参考该信誉结果做出正确的服务选择决策,并且方法在保证信誉度量效率的同时提高了信誉度量方法的抗操纵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波循环反射测量原理的高精度超声测距方法 ,并给出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测距系统的组成 .本测量法克服了多次反射法中对回波脉冲个数的限制 ,经温度补偿后测量精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域间路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AS(Autonomous System)级互联网的动态性测量开始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当前的测量方法无法全面度量AS级互联网演化规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序距离的AS可达距离(ASRD)、AS连通距离(ASCD)两个特征参数,分别从可达性和连通性两个方面度量AS级互联网在不同时刻的差异。通过分析不同时间跨度和时间粒度的路由表数据集,可以对特定AS的动态性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ASRD和ASCD进行时序分析不仅能够准确检测AS级Internet异常事件,而且可以发现AS级Internet的长期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经典证据理论无法处理高度冲突证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测度的证据合成方法。将证据视为空间向量,定义距离测度空间,计算空间中两两证据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距离测度矩阵确立证据之间的一致性测度,在此基础上求得辨识框架对各证据的支持度,通过归一化支持度得到证据一致性因子,以此作为冲突概率的分配权重,最后给出改进的证据合成公式。数值算例证明了改进公式既能处理冲突证据,又能合成非冲突证据,与其他合成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改进合成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互相关函数的时延估计方法是脉冲法超声测距中最常用的算法,但窄带超声回波信号的慢衰减高频振荡特性导致它们的相关函数在峰值位置近似作等幅振荡,从而为精确搜索相关函数的峰值带来困难.首先建立了超声测距时延估计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超声测距的基于功率倒谱的时延估计新方法.仿真与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在高信噪比下可以精确得到时延估计值,同时避免了超声回波信号的慢衰减高频振荡特胜对时延估计带来的影响.最后对该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是一种有效的非接触式测距方法;基于ATmeg嘏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采用渡越时间法进行超声波掣距,介绍了其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并对其由温度变化带来的误差进行了补偿;该测距仪比其它单片机控制的超声波测距仪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测量距离或物位参数的场合。  相似文献   

20.
基于RSSI测距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方震 《传感技术学报》2007,20(11):2526-2530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应用在广泛的领域内实现复杂的大规模监测和追踪任务,而网络自身的定位是大多数应用的基础.基于距离的定位是通过测量节点间距来实现的.利用RSSI测距只需较少的通信开销和较低的实现复杂度,这在能量有限的网络节点中是非常重要的.论文分析RSSI测距的原理,实验验证RSSI测试可重复性,在适度的动态环境中RSSI变化有规律性,采用加权和均值法消除环境因素对RSSI测量的影响.实验验证在15 m以内的测距精度可达到2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