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改进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岩  武玉强 《计算机工程》2011,37(7):228-230
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算法,即基于子距离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块,对每一子块独立地利用2DPCA进行处理,求出测试样本子块与训练样本对应子块间的子距离,将所有子距离相加得到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的距离,用最近距离分类器分类。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普通的模块2DPCA算法和修正的模块2DPCA算法。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算法在人脸识别的识别率,提出一种人脸识别算法.将训练样本人脸矩阵按光照等相似条件进行分块并进行类内平均归一化;采用2DPCA算法构造特征空间,将分块矩阵在特征空间中进行投影得到训练样本识别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在分类上的优势,对训练样本识别特征和经过归一化分块2DPCA的测试样本识别特征进行分类,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选取ORL人脸数据库的图片进行实验,将该算法与传统2DPCA、2DPCA+SVM等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其它算法.  相似文献   

3.
唐亮  熊蓉  褚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8,13(12):2307-2313
针对单样本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权重模块2DPCA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模块2DPCA方法对图像矩阵进行区域分块和子图像主成分特征提取,再用光流方法度量测试图像和样本图像对应分块像素区域由于人物变化、表情不同、饰物遮蔽等造成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对得到的样本和测试图像的特征矩阵之间的差分矩阵分块区域赋以相对权重,最后进行最邻近分类判别。在JAFFE和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鉴别特征维数下,权重模块2DPCA识别方法较之传统2DPCA方法和模块2DPCA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鲁棒性,证明了在基于PCA的人脸识别方法中加入先验知识以提高识别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小样本情况下,传统的2DPCA算法中采用的训练样本的平均值不一定就是训练样本分布的中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中间值的2DPCA人脸识别算法(M2DPCA),该算法采用训练样本的中间值代替训练样本的平均值,以此重建总体散布矩阵。在ORL和FERET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识别性能,优于传统的PCA和2DPCA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信息的单样本分块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样本人脸识别中,由于训练样本的数量受限,充分利用样本的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这种情况,通过采用旋转和反转原始图像的方法增加样本信息,提出了基于虚拟信息的单样本分块人脸识别方法,充分利用了样本的整体信息和局部信息。实验表明,在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样本下姿态对识别效果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的SRC方法的实时性不强、单样本条件下算法性能低等缺点,提出了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加权超级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WSSRC),同时采用一种三层级联的虚拟样本产生方法获取冗余样本,将生成的多种表情和多种姿态的新样本当成训练样本,运用WSSRC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分类。在单样本的情况下,实验证实在ORL人脸库上该方法比传统的SRC方法提高了15.53%的识别率,使用在FERET 人脸库上则提高7.67%。这样的方法与RSRC 、SSRC、DMMA、DCT-based DMMA、I-DMMA相比,一样具备较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泛滑动窗与2DLDA的单样本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基于每人多个训练样本的传统人脸识别算法效果均不太理想。尤其是基于Fisher线性鉴别准则的一些方法,由于类内散布矩阵为零矩阵,根本无法进行识别。提出一种新的样本扩充方法,即泛滑动窗法。采用“大窗口、小步长”的机制进行窗口图像采集和样本扩充,不仅增加了训练样本,而且充分保持和强化了原始样本模式固有的类内和类间信息。然后,使用二维线性鉴别分析方法(2DLDA)对上面获得的窗口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在ORL国际标准人脸库上进行的实验证实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基于每人多个训练样本的传统人脸识别算法效果均不太理想。尤其是基于Fisher线性鉴别准则的一些方法,由于类内散布矩阵为零矩阵,根本无法进行识别。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样本扩充方法,即泛滑动窗法。采用“大窗口,小步长”的机制进行窗口图像采集和样本扩充,不仅增加了训练样本,而且充分保持和强化了原始样本模式固有的类内和类间信息。然后,使用加权二维线性鉴别分析方法(Weighted 2DLDA)对上面获得的窗口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在ORL国际标准人脸库上进行的实验表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单样本人脸识别中,由于训练样本的数量受限,充分利用样本的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增加样本虚拟信息,提出了基于虚拟信息的单样本分块人脸识别方法,充分利用了样本的整体信息和局部信息.实验表明,在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姿态变化及不精确人脸规范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使用稀疏加权平均脸及对称脸解决单样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脸识别中,传统有效的鉴别分析方法需要更多样本评估类内散度信息。由于人脸的单样本问题,导致某些经典的方法如 Fisherface 和 Eigenface 等失效,解决的方法通常是生成各种虚拟样本来扩充训练集以实施这些算法。针对这个问题,根据人脸的对称相似理论,人脸样本的相关变化信息可以从它的对称脸上提取,提出组合原始训练样本及它的虚拟平均脸、对称脸作为训练样本集,应用稀疏理论进行加权积分融合,分两步进行识别的方法,并在 ORL 和 FERET 人脸数据库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现有一些突出效果人脸识别方法更好,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丰富训练样本的类内变化信息,提出了基于通用训练样本集的虚拟样本生成方法。进一步,为了利用生成的虚拟样本中的类内变化信息有效地完成单样本人脸识别任务,提出了基于虚拟样本图像集的多流行鉴别学习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每类仅有的单个训练样本图像和该类的虚拟样本图像划分为互补重叠的局部块并构建流形,然后为每个流形学习一个投影矩阵,使得相同流形内的局部块在投影后的低维特征空间间隔最小化,不同流形中的局部块在投影后的低维特征空间中间隔最大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准确地预测测试样本中的类内变化,是一种有效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位平面图像与2DMSLDA的单样本人脸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时,基于每人多个训练样本的传统人脸识别算法效果通常不太理想。尤其是基于Fisher线性鉴别准则的一些方法,由于类内散布矩阵为零矩阵,根本无法进行识别。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样本扩充方法,即:采用位平面图像分解法,将每幅样本图像分解为8幅,进而通过各种合成策略构造多幅样本图像。使用一种更加稳定的二维最大散度差线性鉴别分析方法(2DMSLDA)对上面获得的新样本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在ORL国际标准人脸库上进行的实验表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徐倩  邓伟 《计算机应用》2008,28(5):1267-1269
针对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提取的是人脸的全局特征,但局部特征对人脸识别的作用非常大,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自适应加权2DPCA。该算法首先根据局部特征把人脸图像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的子块,2DPCA应用到每个子块,自适应地计算出每个子块对识别的不同预期贡献,并把此预期贡献值作为子块权重加权到分类器中以提高识别率,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许孝勇 《计算机工程》2012,38(1):143-145
针对单训练样本情况下的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图像的人脸识别方法。为给定的训练图像增加虚拟图像,以增强单训练样本的分类信息,对其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并将变换的低频子带图像作为人脸识别特征,利用二维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低频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过滤因表情变化和少量遮掩而带来的高频信息,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E)只能保持局部近邻信息,对新测试点无法描述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核主成分分析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2D-KPCA LE)。与核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K2DPCA)不同,该算法首先对训练样本空间进行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在保留样本空间结构信息的同时通过去相关性得到低秩的投影特征矩阵;然后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提取全局非线性特征;由于其核函数需要大量存储空间,再用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E)进行降维。在ORL和FERET人脸数据库中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2D-KPCA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不但可以有效处理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又可以降低算法复杂度,提高流形学习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王斯藤  唐旭晟  陈丹 《计算机应用》2014,34(9):2595-2599
针对传统的三维人脸识别分类算法大多需要多个样本进行训练,而在单训练样本的前提下识别性能会严重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共振理论映射(Fuzzy ARTMAP)的算法对三维人脸数据库进行分类识别。首先对三维人脸深度图像进行局部二值模式(LBP)统一模式算子的特征提取,再对LBP特征进行Log-Gabor小波变换,提取图像的频域特征向量作为训练的输入向量,最后将单样本训练向量集送入Fuzzy ARTMAP分类器进行训练识别。该算法在FRGC v2.0三维人脸数据库中的识别率可达到87.15%,分类器的训练时间为24.88s,单张待识别人脸样本与单张已注册的人脸匹配时间为0.0015s,一张新的人脸样本在数据库完成一次搜索匹配则需要1.08s。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测试中的性能优于概率神经网络(PNN)和极限学习机神经网络(ELM),既能保证较高的识别率,又能拥有较短的训练时间,且时间增幅稳定,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方法在单样本条件下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对光照和表情姿态等变化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梯度脸算法——正交梯度二值模式(OGBP)。首先采用正交梯度二值模式对样本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每个方向特征向量串接起来作为用于人脸识别的总体特征向量,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降维并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分类识别。在YALE和AR人脸库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单有效,性能优于原始的梯度脸算法,且对单样本人脸描述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lack of adequate training samples and the considerable variations observed in the available image collections due to aging, illumination and pose variations are the two key technical barriers that appearance-based face recognition solutions have to overcome. It is a well-documented fact that their performance deteriorates rapidly when the number of training samples is smaller than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image spac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face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where only one training sample per subject is available. In this paper, a recognition framework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so-called generic learning is introduced as an attempt to boost 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appearance-based recognition solutions in the one training sample application scenario. Different from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he proposed solution learns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the subjects to be recognized using a generic training database which consists of images from subjects other than those under consideration. Many state-of-the-art face recognition solutions can be readily integrated in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 novel multi-learner framework is also proposed to further boost recognition performance.Extensive experimentation reported in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and achieves lower error recognition rate when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one training sample face recognition probl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